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性理论,温尼科特的过渡客体详解
作者:孙平 2021-03-25 15:33:20 心理百科

温尼科特有一个写作习惯:那就是在开写以前他会看很多参考书和文献,让这些他人的观点隐没在自己的前意识里(preconscious),以备不时之引用。

但是一旦开始写作以后,一旦动笔以后,他就绝不会再翻阅或者查询任何参考文献,他会让自己的思绪无有阻碍地流淌下去——他不愿让任何他人的观点打断自己的写作。

所以我在读温尼科特的论文和专著的时候,你会体验到一种和其他精神分析师很不同的感觉。他的文章蕴含着极深的学理,但是他的文字却相当地有诗意。最为关键的是,读完之后,他似乎会在你心里留下很大的一个追问的空间,让你继续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性理论,温尼科特的过渡客体详解

所以我认为温尼科特是精神分析界的一个奇人,他根本不想绵密系统地编织自己的理论,我个人认为他是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里的“倚天剑”,一招命中,遂不复多言。

关于温尼科特的生平掌故,我在此也不想多说,如果大家有兴趣了解,我有一本书推荐,即郗浩丽教授所著的《温尼科特:儿童精神分析实践者》——这是一本非常精致且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快的话可一两天内读完,而且读完之后同样也会有良久的回味。

一、过渡客体和“第三域”

我要讲的是温尼科特原创性最强的一个理论——那就是“过渡客体”(transitional object)和所谓的“第三域”(the Third Dimension)——以及这两个概念在儿童心理发展,尤其是创造力发展中的意义。

“过渡客体”这个名词,大部分对精神分析感兴趣的人应该都还是有耳闻的。

但是“第三域”呢?我相信听过的应该没几个,实际上在美国也没几个——但这并不是一个神秘的名词,如果你要我简单界定的话——“第三域”就是介于主观领域和客观领域之间的人类经验领域,这个领域最初缘起于宝宝使用的过渡客体,后来会拓展到成年人的宗教、文化、科学以及艺术创造领域——它是人类创造力形成的核心领域。

第三域也被温尼科特称为“潜能空间”(potential space),这个概念解释清楚了,对于理解孩子的创造力发展非常重要,所以我想钻进去理解和研究

二、究竟什么是过渡客体?

要理解“第三域”这个比较艰深的温氏概念,我们首先还要从“过渡客体”(Transitional Object)出发。

1. 过渡客体是什么?

2. 它的功用如何?

3. 为什么儿童会选择并使用自己的过渡客体?

这是我在这里准备回答的问题——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就为理解“第三域”和儿童的创造力奠定了基础。在今天这篇文章里我首先回答第1、2个问题。

我之前写玛勒聊写得很细,所用时间很长。如若玛勒的“分离-个体化”聊得不细,那么温尼科特你就理解得不会通透——这是我在学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过程中一个重要心得。

玛勒把三岁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归纳为三个大阶段,他们分别是:

1. 正常自闭阶段,

2. 正常共生阶段,

3. 分离个体化阶段。

然后她把分离个体化这个大阶段又细分为四个子阶段,我在这里不再赘述。直接给链接——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性理论——“分离-个体化”(一)/ 儿童安全感发展的关键——“分离-个体化”(二)

值得一提的是,玛勒和温尼科特两个发展心理学大佬之间几乎没有争议的发展阶段是什么?就是阶段2——"正常共生期"。

三、母子/女共生阶段

和玛勒一样,温尼科特也把新生儿五个月以前和母亲的高强度共生阶段称为“绝对依赖期”(the Absolute Dependancy)。

在这个阶段温尼科特认为:“足够好的母亲”凭借着自己类似于癫狂的“母爱原初灌注”——她们把自己的身心需求几乎全部抛诸脑后,用一种极为敏感的直觉能力去不断地感知、猜测、体会、意会自己宝宝的所有需要,并且用一种母亲独有的“恰到好处的回应”(the optimal reponsiveness)来及时回应宝宝的各类身心需求——给宝宝一种“叫天天有应,叫地地会灵”的全能自恋感觉。

所以他也认同玛勒的观点,即“足够好的母亲”可以在母子共生阶段给孩子营造出一种“全能错觉”(Omnipotence Illusion),孩子会认为是自己的饥饿感“创造”出了母亲的乳房,是自己的喷嚏创造出了温暖的小毯子,是自己的烦躁和哭泣创造出了母亲肉肉的臂弯……等等等等。

当然,这背后其实真的是母亲及替代者们冲到临界值的辛劳、敏感和付出啊。

再次向很多时候是用一口仙气儿吊着的——新生儿母亲,和母亲替代者们致敬。

新生儿出生四五个月以后,温尼科特和玛勒都认为母子二元共生会被逐渐打破,在玛勒那里,她更多的是站在婴儿的角度,因为分离个体化阶段要开启了,孵化期的孩子就像小章鱼一样,你想抱也抱不住了,他扭啊,他对外界开始感兴趣了,他急切要向外探索。

在温尼科特这里,他更多是站在客母亲的角度来描写母子母女共生的逐渐消退——大部分母亲在“原初母爱”逐渐消耗以后,就会想回归自我,想照顾自己的需要,想回去工作,想找回自己的生活——你不能总是保持开挂的育儿状态对吧,外面的世界不光对孩子有吸引,对此时母亲也会产生一种回归的召唤。

所以在温尼科特看来,“足够好的母亲”,不光是在新生儿的“绝对依赖期”,能够努力感知并满足孩子需要的母亲;而且也是在四五个月的绝对依赖褪去后,能够允许自己逐渐“错过”孩子发出的信号,相信孩子自我调节能力的母亲。

当然这种“错过”绝不意味着抛弃,绝不意味着骤然切断连接直接退场——而是一种允许自己的身心需求逐渐回归,接纳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身份感回归的心态。

要知道没有谁可以用纯粹的母亲身份过一辈子,即便你有志于此,到了后来(尤其是青春期和孩子做父母以后) 局面也会变得很难看。

四、“过渡客体”在母子/女共生阶段开始消退时出现

随着母亲逐渐错过孩子的需要,过渡客体在孩子的世界中就开始逐渐浮现出来了。

你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不需要人教,逐渐逐渐地就迷恋上了一条小毯子,被子,或者一块小布,一块手帕,或者是你给他提供的安抚巾之类的东东。在婴儿观察中,我们发现很多时候,过渡客体是一个毛茸茸的物件。

婴儿观察表明:最早从4个月开始,你的孩子有时会依偎着这个他选择的小物件,有时会摸它,有时会咬它——最重要的是,在睡觉的时候,这个物件能给他带来一种近乎于神奇的安抚效果,让他抱着依偎着入睡。

而如果没有这个物件,孩子轻则不安,重则哭喊,甚至难以入睡。

根据温尼科特的观察,这个被称作过渡客体的安抚物还有几个重要特点:

1. 过渡客体不是父母帮助孩子选择,是孩子自己选择的。也许你给孩子买了很多毛绒玩具,或者很多高档的睡具,但你的孩子最终选择一条破毯子作为自己最钟爱的过渡客体,这是很常见的情况。

2. 对于过渡客体的最初选择似乎没有明显的男女区别,在现实中男孩女孩选择的第一个过渡客体通常是毯子或者被子,抑或是与此有相似属性的东西,这里没有明显的男女区别。

3. 过渡客体不光是其材质触感吸引孩子,它那种特殊的气味,有时甚至咬起来的口感也让孩子有熟悉感。所以它是一个让孩子的多个感官皆有熟悉感的物体。

4. 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在4-12个月里,选择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过渡客体,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这么个小物件,你也不要感到奇怪,更不要硬塞给他。但为什么会没有?原因我们后面说明。

5. 在孩子逐渐能发声说话以后,会给过渡客体取一个特殊的名字,比如说Da Da,Ta Ta之类的,我儿子就给他的过渡客体——一条绿色的小被子取名为“被被”,他曾经晚上睡前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宝贝抱被被,爸爸抱宝贝”…

所以谈到这里,过渡客体是什么这个问题也就浮现出来了,它指的的是逐渐走出母子绝对共生期的婴幼儿,自己为自己选择的一个,具有特殊安抚意义的现实物件。

孩子的第一个过渡客体通常是毯子、被子、安抚巾或者有类似属性的东东。这个东东在帮助其睡眠的过程中带有奇效,平时也能起到降低焦虑的抚慰作用。

到这里,“过渡客体”是什么,其功用如何的问题我们就已经基本回答了。这时有些有经验的父母就会恍然大悟道:我靠,我还以为是什么艰深晦涩的概念,原来,不过,仅仅,只是宝宝的安抚物嘛!

不要急,如果我们进入到本文要回答的第3个问题,即“过渡客体为什么会出现?”以及它的相关问题——“为什么我的孩子就没有依恋过你所说的这种过渡客体?”

当我们决定要回答这两个点时,儿童的安全感和创造力提升问题,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解答。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存在主义爱情挽回双向情感障碍焦虑症源码社交恐惧症恋母情结EPDS心理测试智商测试绿帽情结职业性格亲密关系心理医生咨询师原生家庭依赖型人格抑郁症测试霍格沃茨人际关系正念容貌焦虑心理效应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