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纪录片《松花江边的“拉练”》,里面父女俩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张亚南11岁,贪玩、懒散,在家整天围着电视、iPad、手机转,也从不做家务,甚至个人形象和卫生也懒得打理。
父母巴望她改变,也经常苦口婆心地劝说。但张亚南听不进去,跟父母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
于是,爸爸决定带她到乡下吃吃苦,磨掉坏毛病。
出发的早上,张亚南赖在床上不动,催了好几次,才磨蹭着换衣服,爸爸边唠叨、责怪,一边帮她整理好了衣服。
原本不太情愿出门的张亚南,因为爸爸的责备有了情绪,拒绝配合收拾行李,旅行还没开始,父女俩就闹得不愉快。
而在旅途第一站,两人又发生矛盾。
爸爸让女儿干农活,但她看一眼扭头就走。好不容易劝好回来干活,爸爸又看不惯女儿笨拙、为难的样子,又一通爆发。
孩子做事拖沓、懒散,父母就摧促、指责,看不下去又插手代劳,这不但不能改变孩子,还可能激起逆反,让孩子把父母的话当耳边风。
而责备和代劳,也是向孩子传达“你不行,你做不好”,时间一长孩子就会接受这个暗示,认为“我不行”,丧失自信,养成遇事逃避的习惯。
改变孩子,先转变教育方式,学会运用三个心理学效应,帮孩子改善拖沓、懒散、不自信。
罗森塔尔效应,用鼓励代替打击
赞美、积极暗示,能把坏孩子变成好孩子,而打击指责,好孩子也能变坏。
罗森塔尔效应,证实了这一点。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一所小学做实验。他们从1-6年级各选了3个班,进行名为“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有效性。
其实,名单上所谓的优等生都是随机挑选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学生进行复试。让人意外的是,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而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增强,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育要见果效,就用鼓励代替打击,正面暗示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
江苏周先生,11岁的儿子考试考7分。
儿子的成绩,让爸爸很失望,但他知道这时打骂只会适得其反,就想到以鼓励的方式来引导。
周先生买了整车烟花,带着儿子一起燃放,并告诉周围的人,是为庆祝儿子考了7分,爸爸表示,孩子只是考试不用心,并不是能力不足。
爸爸看似搞笑的行为,却让孩子感受到了鼓励。这次激励之后,孩子接下来的考试进步到了57分。
周先生说,现在孩子对待学习越来越认真,还经常自我激励。
孩子受挫时,也最需要鼓励,如果父母打击指责,只会让他信心尽失。
但如果父母看重孩子一点点的成绩,并给予肯定和赞许,鼓舞之下,孩子就能有进步。
此外,如果父母一直对孩子传达“只要你努力,任何事都难不倒你”的信任,并帮他设定目标、付出行动。孩子就会以不断努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最终达成父母的期望。
批评打击,让孩子失去向上的动力,赞美和积极暗示却能带来成长。
超限效应:以规则代替唠叨
对孩子唠叨,容易引发“超限效应”,结果适得其反。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随即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在讲,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后,马克·吐温不仅不打算捐钱,还从盘子里拿走了两元。
这就是“超限效应”,它告诉我们,如果同一刺激过多、过强,导致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人们心理上的极度不耐烦或强烈反抗。
对待孩子,如果总是啰里啰嗦讲道理,他就会不听、不做,甚至根本不在意。
我们家一个有趣的现象,相信很多家庭都一样。
姥姥总是把嘴放在孩子身上,“说好看10分钟动画片,你再看我就要打你屁股了!”“吃饭的时候别到处跑——喂你怎么又跑了,今天我非要告诉你妈不可。”
姥姥对孩子的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威胁和恐吓,但效果呢?第一次,孩子可能会因恐惧而纠正行为。次数一多,他发现,姥姥就是纸老虎嘛。于是索性不听,有时候不仅不听,还学会“挑衅”:那你来打我啊?
但在我和孩子爸爸面前,孩子总是言出必行。我们基本上很少“啰嗦”,做任何一件事,会把原则、规则说到前面,做得不好、犯错了,那对不起,你要接受后果惩罚。
因为我们知道,父母要树立绝对权威,靠的不是强权、命令和体罚,而是对规则的坚守。
以规则助孩子养成好习惯,而不是逮住问题不停地纠正,才能帮他走上成长的正轨。
霍桑效应,极积关注激发动力
强调行为可能引起反感,而关注感受,才能让孩子自觉自发。
20世纪20年代,美国霍桑工厂管理者发现,无论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福利改善得多好,工人的生产效率都提不高。
问题出在哪里?心理学专家前来调研发现,工人需要受到工作外的额外关注。如果工厂注重工人的意见并进行倾听时,工厂的产值就大幅度提高。心理学把个人感受得到重视、情绪得到合理宣泄,个人就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叫做“霍桑效应”。
渴望被关注,是人的天性。读书的时候,如果学生总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学生会更加努力。而父母也要善于利用“关注”的作用,倾听孩子、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宣泄。这样,成长才能爆发出强大的动力和生命力。
《超级育儿师》里,李卓卿上初二,成绩在全年级属中等偏上,她喜欢看网络小说,这也是她忙碌一星期,周末在家放松和娱乐的方式。
可妈妈只关注孩子的成绩,不在乎她学习有多大压力,以及因青春痘而有自卑的心理,总是抓住每一分钟,让孩子学习。
妈妈甚至会以哭、离婚等方式,胁迫孩子学习。女儿对此非常反感,甚至跟妈妈发生肢体冲突,家庭困扰,而她的成绩也从年级前50名落后到150名。
育儿师兰海指出,妈妈最需要转变的,是别再关注孩子的学习,而要多关注孩子的感受。在兰海的帮助下,孩子宣泄出心中的不满,打开了心结,而新发型又挡住了孩子额上的青春痘,李卓卿变得自信起来,也乐意接受父母的意见。
父母的关注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爱,爱又是推动自律的最大动力。其次,孩子的负面情绪得到释放,对待事情的心态就会更加平和,不但利于学习,也让亲子关系更亲密。
做“成长教练”,让孩子活出自律
《双向养育》书中认为,父母是孩子的“成长教练”。
教练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需要明白所教孩子的能力程度、个性特点,知道顺应孩子步调的同时,还能以鼓励和爱激发他的潜力。
如此,才不会出现父母追逼太急,而孩子始终跟不上的局面。
放慢脚步,允许孩子踩着自己的节奏,鼓励他一步步走稳、走好,孩子就能够找到自信,也才能更珍爱自己,从而活出自律。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8905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248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241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0972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3552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