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直想控制孩子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作者:精诚心理 2021-03-10 13:25:00 成长心理

很多父母整天忙着给孩子设计未来,但孩子的未来,父母岂能设计!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他们都不是无缘无故来到这个世界,之所以来到世上,是因为他们要用自己的天性来完成上苍赋予的使命。

父母是什么?父母就是那个能帮助孩子发现天性和使命的人,然后,再鼓励孩子去走自己的路。尊重孩子的天性,就是顺从了天意;违背了孩子的天性,注定会后悔终身。

父母一直想控制孩子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有一天,当我读完纪伯伦的这首诗后,仍然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诗是这样写的: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并不是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像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用力将你拉开,为的是让箭射得又快又远。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从纪伯伦的诗中我们看到,父母是弓,儿女是箭,箭的方向和道路不是弓能设计的,设计它的只能是弓箭手。弓箭手是谁?弓箭手就是上苍,它早已将自己的设计放进了孩子的天性之中。

父母只能去发现孩子的天性,而不能去改变;父母只能给予他们爱,而不能给予他们想法;父母只能去关心他们的身体,而不能去塑造他们的灵魂。

一切妄图改变孩子天性的人,大多会以惨败告终。他们不是抹杀了孩子的特长,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瞎奔,就是把心理疾病的病根埋进了孩子的心灵。

郎朗有郎朗的天性,他的父母顺应了孩子的天性,所以,郎朗才能幸运地去完成自己来到这个世上的使命。

你的孩子不是郎朗,但他也有他自己的天性,如果你放弃为孩子设计未来的想法,孩子的天性就会凸显出来;顺应天性,孩子将来就一定会杰出。因为这不是你的安排,而是孩子自己的意愿。

父母一直想控制孩子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我相信大部分父母的初衷,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好家长,可遗憾的是他不知道要怎样做。

很多父母想要设计孩子未来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愿望:我想成为一个好家长。

这种爱看起来很无私,但其实是出于父母满足自身愿望的目的,来源于自身的局限性。

比如,孩子挑食,妈妈就会表现出很难过,因为孩子的行为让她感到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她没有尽到“让孩子餐饮健康”的职责,孩子挑食影响了她成为一个好母亲的目标。

亲子关系赋予了家长控制的主动权,但正是“努力让自己成为完美父母”的焦虑,有时候会跳出来操控教养的方向。

控制性教养会在孩子身上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1. 退缩或暴力

过度控制会让孩子的负面情绪无处释放,这些积累的情绪会令他们产生内隐行为问题,比如社交退缩、上瘾行为;或者引发外显行为,将不满发泄到其他事物身上,比如暴力、犯罪,校园霸凌等。

2. 过度自我批判

控制型的家庭往往会为孩子制定过高的标准,比如我们熟知的望子成龙,给孩子带来的是巨大的压力,家长的本意是想让孩子“追求卓越”,但孩子发展的结果往往却是“避免失败”。

新加坡一项5年的纵向研究表明,从小受控过度的孩子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批判,同时焦虑、抑郁分数都很高。

3. 无法对自己负责

有的父母为了避免孩子少走弯路,会以爱的名义要求他们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指导做事,这样的孩子很难发展出自我管理的能力。

孩子从小到大一直遵从父母的要求,那么等到长大成人之后,在面对重大抉择时,也很难有自己的判断力。

父母一直想控制孩子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许多父母,迷恋于为孩子设计未来,他们不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只把孩子当成是自我的延伸。

他们所谓的设计,其实就是将自己的幻想强行装进孩子的心灵:自己没考上北大清华,就希望孩子去完成自己的心愿;自己喜欢钢琴,就希望孩子去学钢琴。

在他们的心目中,孩子就是满足自己虚幻梦想的工具,他们的这些行为具有惊人的破坏力,会彻底毁灭孩子的天性,正如有人说的那样:“很多父母都是先废了孩子的武功,然后,再让他们去闯荡江湖,结果可想而知。”

这是一个我特别喜欢的故事,最能说明这个道理:

一个人失业后,一直没找到工作,穷得连水电费都交不起了。他的邻居是一位孤单的老教授,老教授家的窗帘从不拉上,因此他能将屋里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

他发现老教授的家里堆满了古董家具和古董花瓶,他就想:为什么不弄个古董花瓶去卖呢?一定能卖不少钱。

这人回到家中,在地下室找出了一支老枪,这是很多年前他曾祖父的心爱之物。他并不打算用枪,但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把枪藏在了大衣下面,可是枪实在太长了,他只好用锯子锯掉了枪托。

第二天,等老教授离开家后,他就揣着枪翻墙进入了老教授的家。看见老教授家中的墙上挂满了字画,地板上到处都是古董花瓶,他高兴极了。

他刚要伸手去拿那只最大的花瓶,就听见了开门声。进来的正是老教授本人,原来他出门的时候,把一份重要的文件忘在了家里。

这人胆战心惊地掏出枪来,对着老教授说:“我什么东西都没偷,快让开!不然,我就开枪了!”老教授忍不住大笑了起来,“你就用那支枪?你那支古董枪是打不死人的,它早就该被收藏进博物馆了!”

“这是一支古董枪吗?”那人问道,“能值多少钱呢?”“它本来应该值5万美元,但现在最多能卖10美元了!”老教授说。

“为什么呢?”那人继续问道。“因为枪托没了!”老教授回答道。

父母一直想控制孩子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很多父母不都像那个锯掉枪托的人吗!?自己的孩子明明拥有独特的天赋,但父母却视而不见,一心惦记着别人的天赋。

据说,受到郎朗的鼓舞,现在中国有四千万孩子学习弹奏古典钢琴,这究竟该让人喜,还是该让人悲呢?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不知有多少孩子被自己的父母锯掉了枪托,废掉了武功。

我去保利剧院听演奏,到了剧场一看,光部长级以上的领导就有十几位,场面十分隆重。

听郎朗的演奏,我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扣人心弦,那琴声出神入化,直指心灵,让人沉醉。

看着台上正在演奏的郎朗,他那如痴如醉的神情,分明已将自己融入了音乐之中,我强烈地感受到郎朗的每一个细胞都是那样地热爱钢琴,此时此刻,他同钢琴已经融为一体。

父母一直想控制孩子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弹钢琴这件事,调动了郎朗全部的天性;而他自己也把全部的爱投入其中。别人之所以没他弹得好,是因为别人对钢琴没有像他那样爱得炽热,这种爱不是装装样子,而是发自内心的,它是发自真心的热爱。

郎朗之所以幸运,是因为他的父母帮助他找到了自己的天赋,并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坚定地走了下来。所以,郎朗的父母只是一张弓,郎朗是一支箭,弓只做了弓的事,它愉快地弯曲,让弓箭手射出了手中的箭。

倘若郎朗没有那样的天性,没有对钢琴的那种爱,那么他父母所花的心血就是在锯掉孩子的枪托,废掉孩子的武功,这样一来,今天他们要面对的就不是郎朗,而是一个心理有问题的青年了。

控制永远做不到的是:让人真正的成长,真正的快乐,真正的认同并爱父母。

父母一直想控制孩子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如果一直在控制或是被控制,该怎么办?

打破父母控制的循环,需要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同时你还可以寻求专业帮助,咨询师可作为家庭系统改变的媒介帮你打破这种怪圈。

你还在设计孩子的未来吗?欢迎关注京城催眠师,听听教育专家是如何说的吧!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恐惧症心理测评易怒症边缘性人格障碍控制情绪悲观主义九型人格亲子关系焦虑抑郁症测试反社会人格心理学家桃花运聊天心理医生心理治疗源码心理学绿帽PUA心理智商测试职场心理心理恐惧症依赖型人格产后抑郁症社会心理学MBTI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