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而言,去世界卫生组织工作是令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但也意味着我将会离临床越来越远,我十分犹豫,最终还是决定回归临床医生的角色,于是申请了麻省总医院和麦克莱恩医院联合培养住院医生的规范化培训。
美国的住院医生培训非常成熟,有完整的培训计划。美国精神科住院医生的培训时长是四年,一年级轮转内科和神经内科,那一年特别辛苦,一个星期的工作时间经常是70~80个小时。我的一位好朋友说晚上开车回家的时候,遇到每一个红灯都要打个盹。
除了刚刚说的内科、神经科,住院医生还会到精神科的门诊、病房、麻省总医院赫赫有名的精神科急诊室APS、日间病房、短程病房、法医病房轮转。对于我来说,比较新鲜的是会诊联络精神病学、急诊精神病学、特殊人群(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精神病学、社区精神病学、法医精神病学、药物依赖成瘾及有关人格障碍等方面的学习。
住院医生培训的二年级,我开始有自己的门诊,除了提供药物治疗,要求必须有进行长程心理治疗的病人。住院医生培训每个星期有半天专业的理论学习,涵盖生物精神病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二年级时,我有两个督导师,到了三年级和四年级,我最多时候有五个督导师,每天除了在临床做个案,就是参加督导,或者在参加督导的路上,完全是超饱和的学习状态。在心理治疗的学习方面,波士顿有非常长的精神分析传统,住院医生的培训也十分重视精神动力学的教学,我不止一次听过像奥托·肯伯格这样的大师的报告,不过在实践方面,却是认知行为治疗的应用更多。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带过小组治疗。那个小组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小组,由波士顿非常有名的心理学家安妮·阿隆索(Anne W. Alonso)博士建立,病人和治疗师换了一茬又一茬,到我参加时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这个小组主要是针对重型精神障碍患者,以前我不熟悉如何为重型精神障碍病人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做心理治疗,加入这个小组后,我学习到很多东西。四年级的时候,我选修了一年的婚姻家庭治疗,直到现在,我仍然会用到当时学到的技术。
在美国从事精神科行业,我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美国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国家,病人来自世界各地,文化背景可能会和医生不一样。那么,作为一个精神科大夫和心理医生,这会对我的工作有什么影响呢?这个问题是我在督导中经常进行讨论的话题,我也经常跟我的病人一起讨论,听取他们对我的反馈。
因为有过去的积累,我在麻省总医院和麦克莱恩医院如鱼得水,专业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四年级的时候,我被选为住院总医生,毕业时还获了奖。毕业后我跟随家人到了旧金山,在斯坦福大学继续进修情感障碍的治疗。现在我在当地医院看门诊,也在私人开业,同时做一些顾问的工作,有时也带住院医生做教学工作。
记得当时在波士顿做住院医生的时候,我的一位老师曾说:我希望每一个从这里毕业的住院医生,不管面对怎样的病人,他们只要跨入你的办公室来看病,你就能做全面的精神科评定,提出诊治意见。现在回想起来,我希望自己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和培训。我现在的病人来自全世界,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讲各种语言。我接诊过失去听力的病人,有一个病人用方言手语,还需要两个翻译,一个翻译把手语翻译成标准手语,另一个再翻译成英文。我还有一些失去语言能力的病人。我很感激我所有的病人,是这些来自全世界的病人训练了我,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更好的精神科大夫。
这么多年的学习和工作,让我体会很深的是,如果有机会,就尽量多学一些,然后找机会去实践,在实践中寻求督导,继续提高。如果你是一个精神科医生,请尽量去学做一些心理治疗,因为学习精神科不能只懂生物精神病学,还必须从社会、心理和文化三方面理解病人,要学会跟他们沟通——心理治疗会让精神科医生如虎添翼和锦上添花。如果你是心理治疗师,希望你也能有机会学一点精神科的医学知识,包括药物治疗和其他生物性治疗。生物学和心理学并不是对立的,事实上,不管用精神科的药物还是心理治疗的语言,最终作用的器官都是大脑。
心理治疗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大概有60多种治疗方法,到了现在发展到400多种,被研究证明有效的就有80多种治疗方法,能够治疗大概27种疾病。这么多种疗法中到底哪种最有效呢?各种不同的心理治疗中最有效的成份是什么呢?目前比较有共识的看法是,各种各样的流派都没有特殊的有效成份,只有有效的共性,这个共性就是要能够跟病人建立很好的医患关系,也就是治疗同盟,提供非常准确的共情和同理心。
治疗师跟来访者要有共同的目标,彼此达成很好的合作。作为治疗师,要给病人希望和积极的鼓励。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真诚。
学习心理学的兴趣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服务的病人跟有躯体疾病的病人不一样,你必须要热爱这一行。这并不是说你一定需要什么样的天分,而是要有学习的机会、不断的实践和督导。如此以来,即便不是在本土文化长大的精神科大夫和心理治疗师,也可以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心理治疗服务。
本文节选自赵旭东、施琪嘉主编《我的心理治疗之路:中德班25位心理专家自述个人成长和个案实战经验(精装典藏版)》。
原标题为“从中德班学员到美国心理医生”,由杨怀瑜老师主讲。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72579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3177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9683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36858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9517643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