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孩子会厌学?
有人说,10个孩子中可能有9个都厌学,其实这并不夸张。现代社会不仅让孩子感受到学习压力,有些父母在这方面可能比孩子更紧张、压力更大。如果从焦点解决取向的心理学来理解厌学的话,“厌学”只是描述了一个表象,而非一种疾病的诊断。
焦点解决跟传统心理疗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采用非病理化的视角:问题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只是一个现象。如果非要给厌学一个定义,那就是这个学生当下没有进入到学校学习的状态,这种状态被我们称为厌学。
很多被送到我们门诊的厌学学生,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孩子不肯去学校上学,可能是出于自己的愿意,可能是在学校受到了处罚和批评,也可能是跟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第二,孩子意识到现在的应试体系内存在各种不合理现象,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不进去又不得不去学校,于是阴奉阳违,被家人和老师贴上不爱学习的标签;
第三,还有些孩子网络成瘾,把大量时间花在玩游戏、聊天、看小说等上面,对学习无暇顾及;第四,还有一类厌学被称为空心病,这些孩子成绩很好,考试在前几名,但总跟人说学习没意思,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突然可能就打死也不去学校了。
我们如何理解厌学干预?
首先,从生物性传统医学模式来说,一个人出现了问题一定是出现了失功能现象。低年级学生如果无法学习,在医院的门诊当中,我们会首先排除他是否有先天性的生理问题,比如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发育迟缓等,存在这些现象的孩子可能在生理机制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首选药物治疗。
其次,从心理角度来说,孩子不愿意学习,也有可能是患了抑郁症。抑郁的情绪导致他无法好好学习,想要促进孩子学习,就要先治疗抑郁症。
第三,从社会角度来说,孩子可能存在社会适应不良的情况。他在学校跟同学、老师的沟通和交往出现了关系层面的问题,所以在学校会感觉很不舒服,甚至被排挤欺负,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
我们从这三个层面来确认孩子的问题出现在哪里。从经验上来看,生理性、心理性和社会性三个角度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一般来说都会出现两个甚至三个层面的问题,所以在我们医院的青少年厌学门诊,通常会采用心理辅导加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模式,甚至也会邀请父母进入咨询室和孩子一起做家庭治疗。
焦点解决视角如何看待厌学?
SFBT(焦点解决)与其他疗法最大的不同,就是用平常心来看待问题。面对厌学的问题,我们不仅仅是去评估学生的厌学有多严重,而是去关心当孩子出现厌学的时候,他在社会互动中可以被理解的部分有哪些。他可以讨厌学习,但讨厌中一定有合理的部分存在。
例如,一个学生最初不喜欢数学这门课的任课老师,开始讨厌学数学,后来慢慢泛化到其他学科,产生了厌学。厌学一定是关系互动的结果,我们要能够识别孩子的社会互动体系,在这当中寻找可能出现的变化。
厌学的产生,也可能是孩子在资源应对中出现了问题,即一方面想要学习,另一方面又想要做感兴趣的事情。从这样的视角来看,我们就可以挖掘孩子有哪些资源可以使用,让他在学习的同时兼顾自己的兴趣爱好。
如何用焦点解决应对网络成瘾的孩子?
网络成瘾的厌学在门诊是非常有挑战性的案例,孩子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游戏上,引起一连串相应问题的出现,比如跟父母的冲突升级、无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导致第二天到学校受到批评和惩罚等。这些问题会形成一个循环:玩游戏导致跟父母和老师关系恶化,跟父母和老师关系不好又进一步影响学习。
SFBT解决厌学问题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不管孩子接下来如何,不管他是否愿意做出改变,理解都是最重要的一步。我们要理解玩游戏对他的价值和意义,获得孩子的认可,建立起交流的通道。有了通道,干预才能够获得他的认同,才有帮助他的可能性,这是第一步。
第三步,深深相信没有一个人愿意沉溺在网络中丧失应有的社会功能。我们要有一个意识:哪怕一个孩子网络成瘾非常严重,他的内心也一定有想变好的愿望。在这样的基础上,针对上面挖掘出来的信息,该扩大的扩大,该忽略的忽略。
厌学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都极为关注的问题,它不是像抑郁症或者焦虑症那样的病症,而是社会价值引导、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层层问题的最终呈现。厌学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是孩子自己的,对那些不上学孩子的父母的影响可能尤为深远。
所以,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需要用一种系统性的视角,在学校、家庭教育,甚至是社区层面展开工作,改变孩子的生存环境,可能是更为有效的治本之策。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9913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391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401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2048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85398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