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抑郁会留下人格伤疤、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诱发抑郁症?
作者:白果 2020-12-03 19:12:35 心理百科

昨晚一条#日本10月自杀人数超新冠死亡人数#的热搜,再次将“抑郁症”这个名词带进了我们的视野。

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自杀了呢?

其实,有些人,他们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自己存在长期的抑郁问题。

所以,今天我还是想跟大家聊聊“抑郁”这个话题。

长期抑郁会留下人格伤疤、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诱发抑郁症?

长期抑郁会留下人格伤疤、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诱发抑郁症?

每个长期抑郁的人,体验到抑郁情绪的方式都不一样。

有些人的情绪波动会比较大,状态好的时候完全感觉不到抑郁,状态不好的时候会感到非常强烈的抑郁;也有些人,会以更持久、更温和的方式感受到抑郁。

长期与抑郁情绪为伴的人,可能符合周期性抑郁症、或者持续性抑郁障碍的诊断,也有可能什么诊断都不符合,只是人格特质上不太容易感到高兴。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在长时间里,反复出现的抑郁情绪,都会给人带来一些特定的影响。

去年年初,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为6.8%,而其中有47%的患者,会因自杀或自伤的行为造成无法挽回的身体伤害。

据估计,全国有9500万人曾受到过抑郁症的困扰。

抑郁像一条隐蔽在日常生活角落里的小蛇,它可能就在你感到疲惫、孤独、或者放下防备的时候,偷偷爬出来缠绕住你的脆弱,迅速蚕食你的心灵。

关于抑郁,有些你或许知道但并不了解的,我们想要讲给你听—— 一、抑郁症 ≠ “伤心”或“矫情” 可能你失恋了,心痛的感觉挥之不去,眼泪会不受控制地流个不停。你也许会有这样的担心:“我这么难受,该不会是得抑郁症了?” 你或许是受到了一时的低郁情绪的困扰。

暂时性的难过、消沉、悲伤或沮丧,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但如果这种情绪持续了两周以上,你需要引起警惕,你可能正被“抑郁症”这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所困扰。 我们常说的“抑郁症”指的是“重度抑郁障碍”,它是抑郁情绪的不断累积、持续恶化,最终使人完全进入无法正常生活的状态。 二、重度抑郁不是“想开点”就能解决的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内心想象成一间空房子,那么当我们陷入重度抑郁的状态时,房子就像因内心能量不足而倒塌,我们被四面墙压得无法动弹——此时的我们,已经完全丧失了行动的能力。

我们需要的是借助药物治疗或临床心理治疗,重新找到支柱将“房子”撑起来。

因为只有争取到必要的空间,我们才有能力爬起来、活动、修补房子。 研究表明,抑郁症的遗传率为40%~50%,一个人体内的神经递质与激素的分泌异常,也会导致抑郁症状的产生。

这种“生理性”的抑郁,靠我们的自我调整或意志力是无法改变的,吃药几乎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三、如果抑郁了,请不要自责 抑郁的人常常会被误解或谴责:“怪你自己想的太多”、“你怎么一点都不坚强”。

而他们自己也可能会将这种指责内化为深深的负罪感,为自己“性格软弱”而感到内疚。 而事实上,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抑郁的产生很可能是受到生理性的影响,是不受我们控制的。

如果你确实感到抑郁了,并因此感到内疚,觉得自己成为了他人的负担,请制止这种不合理的想法。

接纳自己抑郁的情绪,承认需要别人的帮助,会成为你做出改变的勇气。

长期抑郁会留下人格伤疤、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诱发抑郁症?

根据抑郁的素质—压力模型,确实有一些人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抑郁的侵扰。我们称这群人有抑郁的易感性。 那么来看看,究竟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抑郁呢?

一、低自尊的人 低自尊的人更容易消极地评价和解释事情。

他们总会想“我是不是做的不够好”、“好像他们并不喜欢我”……他们将自我价值感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而自己就像环境中负面信息的吸铁石,于是总抱持着对自己、对世界、对未来的消极态度。

一旦生活中遇到了重大的挫折,他们就会想:“看,我就是这么差劲,所以不值得好的事物,不值得被爱”,这就成为了他们抑郁的源头。 二、完美主义者 拥有完美主义信念的人,和自卑者有相似之处。

他们常觉得一定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否则就显得自己一无是处;

他们希望一切事情都井井有条,按照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否则可能会感到烦躁和沮丧。

一旦当他们发现自己所做的没有达到预期,就会对自己产生难以忍受的失望情绪,甚至对未来也失去信心。 三、高敏感的人 拥有高敏感特点的人,常常过度思索别人“话里话外”的意思,将一句客观的表达进行消极的解读。

高敏感的人情绪的起伏更为频繁和剧烈,也更难应对自己的消极情绪。

他们时常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反复回忆一些让他们不快的细节,因此成为了易患抑郁症的高危人群。 另外,有一些对于外界环境敏感的人,他们会在阴雨天、低气压的天气、甚至太久没有看到阳光的天气里,比正常人更容易感到抑郁。 四、遭遇了重大应激的人 研究发现,生活中的应激事件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当糟糕的事情发生,人们又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时,消极的情绪就会积攒起来,转化成对内的自我攻击,滋生出抑郁。

长期抑郁会留下人格伤疤、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诱发抑郁症?

五、在情感破碎的家庭中长大的人  在破碎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会更容易受到情感忽视、情感剥夺,也会更早地体验到丧失。

如父母离婚后其中一方的离开、亲人的离世等,这种重要他人的丧失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哀伤。

而那些忽视孩子情感需求、不允许表达悲伤等负面情感的家庭,无法让孩子理解现实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会让不经世事的孩子认为错在自身;

甚至有些孩子会觉得需要去保护情绪低落的父母不再陷入更深的悲伤。

这样的成长环境成为了滋生抑郁的温床。

长期抑郁会留下人格伤疤、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诱发抑郁症?

抑郁会改变一个人的人格吗?

在reddit上的一个网友写道,当他翻阅过去的日记,看着还没有患上抑郁时自己的所思所想,他感到那时的自己仿佛是“彻彻底底的另一个人”。

有研究支持了这个说法,认为抑郁发作会改变一个人的人格,并且这部分改变成为了抑郁再发作的诱因,这种改变被称为“人格伤疤”。 伤疤理论的提出是由于人们注意到,比起从没有患过抑郁的人,曾经抑郁发作过的人在将来也更容易再次发作抑郁,就像受过伤留着伤疤的地方,下次也会更容易受伤一样。

比如,抑郁症的首次发作会缘于一些比较严重的负面事件(失去挚爱);而在这次发作缓解后,患者会因为更温和的事件(失去宠物)、甚至在没有社会及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复发抑郁。 那,这种伤疤究竟是什么呢? 研究发现,抑郁发作后,人们“伤害回避”的程度会增加 。 如果你是一个“伤害回避”程度高的人,你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

你觉得自己一定会把事情搞砸。你觉得自己好像生活在一个对你充满敌意的世界里。你担心自己身上会发生各种可怕的意外,而且你觉得自己面对这些意外无力抵抗,只会被深深伤害。即使现在的生活好像一切都好,但是在内心深处,你觉得最糟糕的事情一定会发生。你希望一切都井井有条。他人对你表现出喜爱会让你很满足,但一旦当他们有一点冷落你的迹象(大多数时候不是故意的),你就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被讨厌了。过度道歉。

伤害回避程度较高的人会更神经质、对让人不舒服的刺激反应更激烈。

并且即使在安全的、支持性的环境中,他们依然会感到害怕,这种下意识的“感到世界很危险”并不受自己控制。

同时,他们应对外界刺激时也会表现的更消极,更容易感到疲劳,也相对更不愿意尝试新的事物。

长期抑郁会留下人格伤疤、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诱发抑郁症?

研究者认为,之所以伤害回避的程度会上升,是人们患病后的适应性调整。

当我们在抑郁的时候,生理和心理状态不佳、应对危险的能力有所下降,于是会自发采取更谨慎的态度来应对外部环境,这些原本是为了更好地自保。

但事实上,这种变化反而使得人们更容易抑郁。

以社交为例,抑郁症患者会过分担忧社交时被拒绝带来的痛苦,一方面,痛苦给他带来的感受会更强烈;另一方面,对痛苦的担心会让心情更糟。

于是,TA自发地将自己和他人隔离开。而这种自我隔离带来的孤独感反而加重了抑郁。

长期抑郁会留下人格伤疤、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诱发抑郁症?

身患抑郁症的人会厌恶自己,总觉得自己是不够好的。

这样的想法时常回荡在他们的脑海,使他们无法看到真实的自己和事情本来的样子。

他们站在抑郁的悬崖上,晃动的石块使他们的处境岌岌可危,外界一个微小的触动就可能使他们跌入深崖。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希望你至少能了解一件事:抑郁症并不是一种臆想,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心理疾病,是一种可能在21世纪影响人类数量最多的疾病。

写这篇文章为了提醒,更是为了预警——抑郁症会对一个人产生糟糕的影响,可能会完全改变ta的人生轨迹。

如果发现自己确实出现了抑郁的症状,或是有很强的抑郁倾向性,该怎么办?

1. 药物治疗

有时候,药物治疗是必须的。

很多人会担心吃抗抑郁药会导致成瘾,因此抗拒用药。

实际上,抗抑郁药并不会让人成瘾。

但每个人对于每种精神科药物的反应都可能不一样,你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尝试和调整,从而找到合适自己的药物。 a. 什么情况下,我需要选择药物治疗?

如果你持续的存在植物性症状,应该考虑寻求药物治疗,因为它的出现意味着患者在生物化学层面上出现了紊乱。

和抑郁障碍有关的植物性症状有:睡眠改变、食欲改变、疲劳感、性欲减退、注意力严重无法集中、记忆显著减退、白天感觉很不好(特别刚醒来的时候)、完全无法产生愉悦感等等。 具体哪种情况下该采用药物治疗和/或心理治疗,可以参考下面的自查树状图:

长期抑郁会留下人格伤疤、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诱发抑郁症?

b. 用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首先,虽然药物可以帮助消除或减缓植物性症状,但抗抑郁药不是快乐药。它无法让你的空虚与不快乐消失不见。 其次,药物的生效需要时间,一般2~4周起效。

很多人没有立刻看到效果,以为药物无效而私自断药。

而随意停用药物会增加复发几率。

切忌在和医生讨论前就擅自停药,不然可能会造成难以预料的不良反应。

但如果过了6-8周,你依然没有感受到抗抑郁药带来的效果,应该和医生讨论,医生可能会更换药物剂量或种类。 而服药开始后,个体需要的服药时间不同,通常服药6-8周会度过抑郁急性发作期,但这时不能停止继续服药,通常需要继续服药6个月,之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少用药剂量。如果过程中复发,则恢复用药。 另外,抗抑郁药可能会有副作用,比如刚开始用SSRI时,可能会感到嘴干、恶心、头痛甚至失眠。

有些药物的副作用会随着时间过去而逐渐好转。

如果没有好转,可以告知医生,医生能通过更换药物或改变原有药物剂量等方式降低副作用。 最后要说的是,抑郁症患者因为受到抑郁影响,容易对治疗感到绝望和消极。

特别对周期性抑郁症患者来说,反复经历发作会让人沮丧而疲惫。

但保持对治疗的期待是重要的,研究发现,如果人们越倾向于认为自己能在治疗中获益,那么治疗的效果也会更好。 2. 日常自助

除了向专业人士求助外,也有些日常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抑郁。 你可以写日记。

不止记录发生的事件,而是要记录围绕这个事件的感受和想法。

处于抑郁状态的人时常会描述自己的思想像是“被困住了”,好像头脑结成了一块,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写日记正可以帮助我们同自己的心智对话。

在写作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察觉自己过去没有意识到的、一闪而过的念头。

而当个人主观的想法变成客观的文字呈现在纸上,你就可以去观察它、去改变它、甚至去摧毁它,你可能会发现面对同样的事情,你可以用一种与当时不同的方式去描述,用不一样的感受去应对。 记住自己感受良好的时刻。

即使接受了治疗,我们也会有感觉非常糟糕、甚至生不如死的时候。

但是,记住自己曾经感受良好的时刻,这样我们会知道抑郁带来的痛苦不会是永恒的,而自己有能力感到快乐。 最后,要对抑郁有合理的期望。

和抑郁为伴可能会是个漫长的过程,可能会经历一次甚至多次反复;而即使经过治疗,我们在将来可能依然会因为一些事感到低落或痛苦。

虽然治疗无法彻底消除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学着更好地和抑郁共存,到那时,可能你会发现抑郁也并非那么可怕。

说了这么多,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至少希望你能了解一件事:抑郁确有其事。

它是一个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并不是一种臆想。如果你自己深陷抑郁情绪,要寻求治疗和帮助;

如果你身边有人表现出抑郁,你可能无法理解,但至少可以尊重。 请随手把本文转发给有需要的人。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思维反刍依赖型人格无性婚姻智商安全感原生家庭回避型人格焦虑症控制情绪孤独症强迫症易怒症社交恐惧症治疗师叛逆期哈利波特心理医生男人心理心理悲观主义绿帽情结恋母情结桃花运产后抑郁自愈能力抑郁症反社会人格智力情商心理健康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