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害怕体检吗?你害怕看体检报告吗?
2019年,《中国青年报》针对18-35岁青年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
63.6%的受访青年,害怕看体检报告。
35岁的直播带货女王薇娅,在视频录制过程中也曾自曝不敢体检。
年轻人对于体检和体检报告的害怕,最终极莫过于一个癌字。
20多岁的年轻人患癌、猝死的新闻不断跳入我们的视野。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2000年,20岁到39岁的年轻人每10万人有大约40个肿瘤发病,2013年变成了70个。
13年间,涨了近80%。
这些都在悄悄刺激我们:死亡,如影随形。
在《直视骄阳》中,心理治疗师欧文亚隆引用了吉尔伽美什的一句话“我心悲伤,惧怕死亡”,大概表达我们对体检的深层恐惧和回避。
恐惧:万一快要死了怎么办?
回避:只要我不体检,我就不必去面对体检的结果。
但是回避掉的感受不会消失,它弥漫我们生活周围,用新面孔出现——
你可能一边努力,一边焦虑;一边消耗身体,一边反复怀疑自己得病;你怀疑人生的意义,在空闲下来之后感到无比空虚……
今天的文章,想与大家一起,来直面一个重要的人生命题:死亡焦虑。
01好好地,为什么要谈死?
谈论死亡是一件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欧文亚隆将这种感觉形容为:直视骄阳。
对死亡的焦虑,不是等到年老才出现,实际上它伴随着我们整个人生。
当我们还是孩子时,就可能接触到死亡,如,爷爷奶奶离世,宠物突然死去……
我们可能会感到害怕,但并不真正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进入青春期后,有些人会感受到强烈的死亡焦虑。
为了消解死亡焦虑,他们会和朋友一起看恐怖电影,或者通过游戏(比如魂斗罗、荒野求生)体验“二次生命”,掌控死亡。
而一旦成年,我们忙于成家、立业,便没有太多闲暇去思考额外的问题。
等到中年,人生开始走下坡路,无论是事业还是身体,我们都面临着很大的丧失感,死亡焦虑又会再次来袭。
这时,我们再也无法对死亡视而不见了。
我们希望一直活着,一直往前进,但客观现实是我们一定会失去,也一定会死亡。
这就产生了无法调和的冲突,唤起了我们内心的死亡焦虑。
但每个人恐惧死亡的原因不同。
有些人过于担心死亡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害怕垂死的过程很痛苦;
另一些人担心死后我们会去到什么样的世界,灵魂是否还存在,害怕未知和不确定性;
而最核心的死亡恐惧还是:生命的彻底终结、自我意识的完全消失。
有些人的死亡焦虑非常明显,甚至会影响到日常生活。
尤其是在一些生活应激事件后,这种外显的死亡恐惧就会被迅速勾起。
如,自己身患重病、身边亲近的人过世、基本安全感面临重大威胁(离婚、失业)等。
有些人的死亡焦虑压抑得很深,只会以噩梦的形式隐秘地展现。
许多时候,我们会无意识地采用一些心理防御机制,将赤裸裸的死亡焦虑压抑下去。
但那些关于死亡的想法总会不经意地冒出来,散播到梦里。
在梦中,我们可能会被追赶逃生、从高处坠落、面临致命威胁四处躲藏等等。
欧文亚隆认为:每一个噩梦都是死亡焦虑挣脱束缚、恐吓做梦者的结果。
有时,死亡恐惧还会伪装、转化成其他问题(如浑浑噩噩的生活、对金钱和地位的执念、强迫症...),给我们的内心带来冲突。
03埋藏起来的死亡焦虑,变成了什么?
理智上,我们都知道,我们和别人没什么不同,都会迎来死亡。
但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却是否认死亡的——相信必死的命运只适用于别人,而绝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就像,当一个人突然得知自己患上癌症时,第一反应通常也是否认。
“为什么是我?我活得好好的,怎么就得了癌症了呢。”
所以,我们常常会无意识地采取一些方式回避死亡焦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影响:
1)狭窄的人生体验
一种常见的回避方式是,否认死亡,不承认生命的有限。
有些人寻求真正的不朽,将死后的世界寄托于来世。
有的人则希望通过孩子将自己的生命延续下去。
部分父母,会无意识地借由孩子,实现自己生命的“不朽”。
他们希望孩子能认同自己的价值观或是宗教信仰,按照自己安排好的路径发展。
通过否认死亡来减轻死亡焦虑后,有些人会像能永远活着那样去度过每一天。
他们不介意把许多时间花在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也会忽略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逐渐地,就失去了对生活的激情,生活的方式也变得更僵化,不再拓宽人生体验。
就像一句诗写得那样: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2) “成功神经症”
许多人努力获取权力以控制他人,实现财务成功。
这样他们就可以感觉到自己变得全能,从而暂时缓解意识层面的死亡焦虑。
2018年9月,来自《实验社会心理杂志》的研究发现:金钱可以帮助我们抵御在死亡面前的无助与焦虑,防止我们产生更多与死亡相关的念头。
研究解释:这是因为金钱充满了象征意义,它看起来强大、无所不能,以至于有时我们仅仅是看到或者想到它,都能从中汲取力量。
但随着权力和财富的累积,无意识层面的死亡焦虑却会增加。
许多临床工作者描述过“成功神经症”——
当一个人经过长久努力而获得巨大成功时,表现出的并不是兴奋,而是极度的烦躁不安。
因为人走到了顶峰时,没有人可以引领自己,也没有人可以相互依靠,面临着彻底的孤独。
3)人生停滞
心理学家罗洛梅曾风趣地说:
在没什么可焦虑的时候,人们总是试图焦虑点儿什么。
欧文亚隆曾接待过这样一位名叫贝丝的来访者:贝丝厌倦了单身生活,也非常想要小孩。可是,每当她的情人试图与她探讨结婚问题时,她都感到恐慌。
对方越催促,她就越感到焦虑。也因此有好几个愿意与她结婚的男人最终离开了,她就一直停留在这般痛苦中无法前进。
贝丝认为,结婚意味着永远被困住,一直安于现状。
而她害怕衰老、死亡和停滞,强迫自己要不断向前。
对贝丝而言,害怕婚姻只是表层问题,更深层次的则是死亡焦虑。
除了上面的这些表现外,死亡焦虑还常常与一些精神病症相关:
强迫症
今年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
死亡焦虑越强烈,强迫症的一些症状也会变得更严重,如:囤积、反复检查确认等。
另外,死亡焦虑也会带来一些强迫性的想法:
自己将会被所有人遗忘;反复体验与死亡相关的想法或者图像。
患者也会被那些讨人厌却无法停止的想法吓坏——
开车时会觉得自己会撞上别人的车;站到高处会有跳下去的冲动;拿着刀时忍不住想自己会捅的画面。
这也给一些强迫症亚型的心理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处理来访者的死亡焦虑。
疑病症
患有疑病症的人,会忍不住一直担心安全、身体健康。
他们一般是在自己或者亲人朋友等患上严重疾病之后,发展出疑病症。
这类病人会直接体验到死亡恐惧,并将这种恐惧扩散到身体的很多器官上。
虽然给病人来了不便和限制,但这些病症却能成功地保护病人远离可怕的死亡焦虑。
不得不说,死亡焦虑真的很狡猾,它会以一种很难被我们觉察到的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
我们也许可以体会到,生活确实有些不对劲,但却很难意识到,真正的根源是死亡焦虑。
04临近死亡,才学会好好活着
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曾说:尽管肉体的死亡会毁掉人,但死亡的观念却能拯救人。
为什么说死亡的观念能拯救人呢?
2015年,前央企高管范宇,在脑子里查出一个鸡蛋大的脑瘤,生存期只有1年。
在这之前,她过得就是那种“别人家的生活”:不到40岁就是央企二级企业的一把手,儿子也在美国留学。
但患癌后,她开始反思自己过去所追求的“完美主义”、“优秀”,还有“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拒绝别人”的习惯。
在心理咨询的帮助下,她逐渐可以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可以马虎、随心所欲,可以直接了当地说“no”。
也开始践行自己的人生清单,做了很多以前她不会做的事情:
签了生死状去南极、参加斯巴达障碍赛,得了超级赛的冠军、开始学做美食、也有时间和精力去谈一段真正的恋爱......
因为她觉得:在人生倒计时的时候,不希望自己有遗憾。
当我们清晰地知道,我们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一定会死时,
我们不会再瞻前顾后,更不会再把时间浪费在“他人/社会规则认为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上。
哲学家海德格尔,就对学会死亡前后,这2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做出了总结。
他发现,人有两种基本的存在模式:
不真诚的存在:
人通常都处于这种状态中。
这时,我们会任由日常世界摆布,只关心事物应该的样子,沉浸于日常琐事。
他们倾向于“逃避”,“沉沦”和麻木,通过随波逐流来回避选择。
真诚的存在:
这时,人会关注事物本来的样子而非它应该的样子,并能因事物的本身之美而感动、惊诧。
在这种状态中,人可以真诚地存在。
他们可以意识到生存的脆弱性,也会注意到个体对自身生命存在所负有的责任。
只有在这种存在中才会触及自我的创建,也只有在这种存在中,我们才能掌握改变自己的力量。
海德格尔认为,要靠某些特定的不可改变、无法挽回的状况,才能使人受到震撼,将人从第一种日常的存在状态猛地拉入真诚的存在模式。
而死亡,就可以像催化剂一样将我们拉入更真诚的生活方式中,增加我们活着时的乐趣。
日本导演黑泽明曾拍过一部豆瓣评分高达9.2的电影——《生之欲》,它就很好地诠释了死亡的这种作用。
电影的主人公渡边是市民科的科长。
近30年都全勤的他,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盖章,盖章,盖章...
他也并不真正关心老百姓的诉求,整天和同事们互相踢皮球。
直到一个月后,他因身体不适,在医院检查出胃癌。
他被吓坏了,破天荒地头一次没有去上班。
直到要辞职的女科员小田和他说:做点什么吧。
他终于打起精神,亲自督促建设一直没有被提上日程的社区公园。
他也30年来头一回注意到每天下班时的日落,忍不住感叹这番美景,而自己却没有多少时间了。
电影的结尾,他坐在建好的公园里的秋千上,面带微笑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临床上,也有很多人在得知自己的死期后,改变了对生命的看法。
有1项对10位从金门大桥跳下但自杀未遂的人进行访谈。
结果发现,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经历导致其中6位改变了对生命的看法。
有1位说:
我再次充满了活着的希望和目的。
我欣赏生命的奇迹——
比如看着鸟在飞翔——当你险些失去时,每件事物都变得更有意义。
我体验到与所有事物融为一体,和所有人和谐一致。
当你知道你必然会死亡时,你才会知道所有东西都是没有意义的,
包括金钱、地位、美貌,因为它们无一例外都会随着生命的消逝而消失。
当你真正知道自己时间有限,就会想要把这些仅剩的时间利用好。
你会重新安排生活的重心,关注那些真正重要美好的事物。
与家人伴侣的深入交流、彼此陪伴;注意到那些原本稀松平常的事情,如变幻的四季、即将到来的节日...
好好地认识死亡,才能在活着时,不留遗憾。
05
关于死亡,你还需要知道这4件事
几乎每个人都会存在死亡焦虑。
但如果我们能深入探索背后的原因,也许就能把生活变得更真实、有意义。
这里想分享几个关于死亡焦虑的认识。
如果你为未曾真正活过而悲伤
欧文亚隆经常问他的来访者:可以谈谈你害怕死亡的具体原因吗?
许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回答: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
也就是说,对死亡的恐惧常常与人生虚度的感觉紧密相关。
你越不曾真正活过,你对死亡的恐惧就会越强烈。
哲学家尼采曾在他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提到一个“永恒轮回”的观点。
人生便是你目前所过或往昔所过的生活,将来仍将不断重演,绝无任何新鲜之处。
每一样痛苦、欢乐、念头、叹息,以及生活中许多大大小小无法言传的事情皆会再度重现。
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假设你必须一次又一次地过着同样的生活直至永远,你将会有怎样的改变?
想这个问题时,你是感觉心满意足、充满期待,还是有些痛苦、难以忍受?
如果是后者,可以借此问问自己:
现在什么地方过得不好?你对自己的人生还有什么遗憾?
也许,你可以从现在开始做点什么,让5年后的自己回首再看时,能少些遗憾。
像尼采说的:爱你的命运。
去创造你所热爱的人生吧。
如果你害怕死亡带来的痛苦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在减轻死亡焦虑方面有一些精妙的论点:
当我活着时,无所谓死亡;当我死去时,我已经不存在了。
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害怕那些我们永远也感觉不到的死亡呢?
而且,我们死后“不存在”的状态,与出生之前是一样的。
我们会对死后的另一端的黑暗充满恐惧,却很少想到出生前也是这般黑暗。
这样想,也能让我们有所慰藉。
如果你害怕自己彻底消失
另外,我们每个人,即使离开了,也依然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周围的人许久。
有些人投身艺术、文学,创造自己的作品;
有些人选择为家人、朋友、甚至更大的群体做出自己的贡献;
......
我们总会留给他人一些东西,如:某种特质、某些智慧、某些教导,或是他人会记得你带给他们的舒适感觉。
即使我们离开了,这些东西也依然会留在这个世界上,留在和我们相处过的人身上。
如果你害怕死亡的孤独
在关系中讨论死亡恐惧,也可以缓解孤独与焦虑。
死亡时,我们要面临与他人分离,与这个世界告别的双重孤独。
这几乎是人世间最孤独的事,但是它却只能是一条独自走过的路,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陪我们一起走。
这种孤独,往往会强化死亡恐惧的痛苦。
然而,如果有人愿意在场陪伴,就会让人们感受到安慰。
英国《卫报》曾推出一个纪录片《死亡之地》,其中一集这样的:
爱丽·狄金森是一名临终关怀师,同时她也会经常组织“死亡咖啡研讨会”。
参加的人里面有癌症末期病人,也有身体健康但饱受死亡恐惧折磨的人。
他们会在死亡咖啡馆里彼此交谈对死亡的体验和看法。
有人接话,有人共鸣,有人给予拥抱。
死亡在这一刻,这个空间里,不再是彻底孤独的。
最后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我们都是“被抛”的存在:
我们无法决定是否来到这个世界,也无法决定自己出生在什么样的国度、家庭,更无法与“必死”的命运抗争。
而只有越臣服,我们才能越自由。
当我们真正接受,我们会在世上活一段时间,也必然会迎来死亡,我们才会真正为自己而活。
希望大家都能在有限里活出精彩。
毕竟我们自己的人生,是不会再重来的、唯一一次的人生。
一个互动
你有接触过死亡吗?它对你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留言区和我们说说吧~
References:
[1]Menzies, Rachel E., et al. "Subtypes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death anxiety." Journal of Obsessive-Compulsive and Related Disorders 27 (2020): 100572.
[2]GASIOROWSKA A,ZALESKIEWICZ T,KESEBIR P. Money as an existential anxiety buffer:exposure to money prevents mortality reminders from leading to increased death thoughts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8,79:394-409.
[3]Irvin D.Yalom, 张亚. 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J]. 心理与健康, 2018, 000(003):76-77.
[4]欧文·D.亚隆.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M]. 商务印书馆, 2015.
[5]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the-human-experience/201805/death-anxiety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65994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125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235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793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33059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