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中年危机来自“自我认识”的坍塌
作者:落心 2020-11-16 16:57:10 成长心理

编者按:本文为十分心理大咖课——施琪嘉《中年危机》的学员在课程结束时所写的生命故事。

我是一个70后的中年女人,出生在小县城,家中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工人家庭,爸爸是一名司机,妈妈没有正式工作,靠爸爸挣钱养活一家子。是众多普通家庭的一份子。

在我六岁时,全家从县城搬到了四线城市。在这个小城里,从上班到结婚、生子没离开过。现在回想,除了工作不是很顺利外,其他都还算能平稳。平淡的生活总觉得哪里不对,就是说不出来哪里不对来。这个不对,促使我走进心理学

到底哪里不对了呢?请大家一起帮我看看哪里不对了。

十八岁时在父母的安排下,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内心对他是不喜欢的,但是怯于父母的压力,不敢反抗,加上又不懂恋爱、结婚之类的事,总认为是别人的事,和我无关,如果实在不行,结了婚还可以离,也是对父母有个交代:听你们的话了。

抱着这种思想浑浑噩噩的结婚了,结婚那年二十岁,结婚后一直和丈夫磕磕绊绊,直到二十四岁生子,一直还认为这个家不是我的,过不好可以离,这就是我的婚姻心态。

真正的中年危机来自“自我认识”的坍塌

再看看我的工作吧,因为起点低,刚从学校出来分配到一家工厂上班,在单位比较受器重,但因为企业不景气,从破产、重组、被排挤、辞职、创业、亏损…..,二十多年的折腾,到现在四十七岁的年龄负债二十万元,想想这个过程五味杂陈,有遗憾、有自责、有不甘,总想再折腾点什么,至少不欠债吧,细想,还是有些不对劲的地方,又不知道哪里不对劲。

在懵懵懂懂的日子里,有一个主线是从未放弃过,那就是进修,从一名中技毕业生到现在本科生,虽然没什么值得炫耀,至少内心一直渴望有一个我想要的学历证明的愿望达成了,内心不对劲的感觉没有消失,反而更强烈,仿佛自己被魔咒给限制了,那个魔咒是什么呢,一直没明白,很想搞明白我到底是怎么了,受了什么魔咒的控制,遵循着这个声音,终有一天闯进了自我探索的领域。

清晰的记得,2013年,在我四十岁的那一年,走上了自我探索的路,也走上创业之路。

当离开了组织,想着自己能做出些成绩,谁知,组建的几个人的小团队,只撑了半年,实在经营不下去,被迫解散。想从心理学层面寻求答案,谁知花了几十万的学费,仿佛掉进了一个大大的坑里,怎么爬也爬不出来,面对如网被缚的困境,自己深深的陷入了抑郁。

真正的中年危机来自“自我认识”的坍塌

一直认为能力不错,在各种困难面前还能活下来,比如单位破产、重组,协助老板把公司带上正轨,被挤兑,辞职,又一个单位也是,后来觉得还是自己干吧。单干时,才发现,压力和焦虑更甚。单干的那一年,也就是2013年,开始进入心理学领域,想着通过学习心理学来理顺工作中的困扰,边学习,边做销售团队,七年时间,过得水深火热,白头发长出不少,扭转乾坤的局面没有出现,不得不去反思,我是怎么了。

从心理学视角,看到自己的胆怯,一会认为自己能力不错,遭遇挫折又把自己批得啥都不是。自体的不稳定,也造成工作状态的不稳定,在捉襟见肘中,2016年,抑郁了,不愿意动,不愿意见人,就在家里看书、追剧,谢绝了所有的朋友交往,体重也从95斤,长到120斤,我知道自己出问题了,遭遇了中年危机。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童年没过好,就会有个叛逆的青春期,青春期没整合好,到中年就会遭遇中年危机。

目前我的问题,怎么也不相信自己创业失败,总觉得自己可以从头再来,从头再来的了四年,还是原来的样子,内心的撕扯、不甘心一直在内心翻滚,消耗极大,时常会体会到在一片沼泽中,水淹过了头顶。

看到不对劲了吗?仔细回顾发现自己无法面对困难,认为困难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雪山,面对它会丧命的。困难是如此恐怖,用逃避的方式不去面对,希望困难自行消失。

认为是自己的心理问题,导致无法克服困难,不停的报各种学习班:精分、自体、CBT,个人体验、团体小组、中年危机课程,把拯救自己的方法全部放在了心理学的学习上。

近乎绝望的感觉再一次袭来,这种绝望太熟悉,突然发现这些都是自己观念的限制,是我自己把这个经历体验为绝望,儿时的体验确实是绝望,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被打击、否定、批评、指责、羞辱,内化了这些声音,在遇到困难、挫折,在需要支持、理解、温暖的时候,我依然沿用了熟悉的方式,在精神上用上述语言打自己,直到把自己打趴下。

原来自己从小没有被恰当的对待,而以前,内心一直认为自己像小公主似的,这一刻才知道,在成长环境中,我连最起码的尊重和呵护都是匮乏的,更别说支持和允许了。一直活在战战兢兢的讨好里,特别是面对权威时,那种不安和胆怯,害怕出错,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害怕和人走的太近,因为太近了,会让人看到自己的怯懦、胆小。

一直用获取他人赞美的方式确认自己是可爱的、讨人喜欢的,用讨好的方式给自己套上一个金光闪闪的光环,我的这个光环一直用努力满足他人的需要向周围散发 “夸夸我”、“夸夸我”的信号,当得到满足,我认为我是好的、可爱的、值得的,如果倾尽全力没有得到想要的夸奖,我的内心是坍塌的,我不好、我不值得、我不配的声音把我淹没了,当遭遇挫折,不仅没有他人赞美,还会有鄙视、指责时,靠外界夸奖给自己搭建的内心那个美好的、金光闪闪的金銮殿似的结构坍塌了,发现真实的内心结构,犹如风雨飘摇的茅草屋,摇摇欲坠。

这个意向画面吓到我了,我怎会如此不堪?很不相信内心是摇摇欲坠的茅草屋。每当向内内看一次,内心就狠狠的痛一次,非常不愿看。

真正的中年危机来自“自我认识”的坍塌

直到有一天,真正理解到坚强、稳定、抱负的含义,再来审视内心,看到内在脆弱,渴望赞赏、对权威的依赖时,仿佛看见内心犹如一间风雨飘摇的茅草屋,随时会因别人的负面评价倒得稀里哗啦。

那一刻,原有的不甘、委屈、惶恐仿佛被看见了,当被看见时,是对多想抱一抱这个脆弱的“我”,告诉她:你是可以不好的,你是可以偷懒的。当允许出现,绷得很紧的弦松可口气,自责、不安减弱很多,至少内在体验到可以和委屈、惶恐保持一个距离,不再被不甘、委屈、惶恐卷走和淹没。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时刻,我可以看到以前被否定出去的脆弱、没主见、怯懦,可以尝试接纳这就是我的一部分,当接纳这个部分时,我的“茅草屋”上的“草”逐渐变得厚实而金黄,支撑屋子的四根柱子粗且直,在蓝蓝的天空下别具美感,而不再风雨飘摇。

仔细体会这个过程:当“我不好”、“我很糟糕”的声音再次响起,偶尔内心会升起“我在干什么?”的疑问,这个声音把我带到当下的此时此刻,我在干什么呢?当多次这么做时,就会把觉知带到当下,觉察到:我在用自己的惯性思维“揍”自己,当发现的那一刻,我就有能力叫“停”。当能停下来,原有的“揍”自己的惯性被打破了。有了一次这样的体验,就会复制,当复制的越多,揍自己的机会就越少,内心的力量就会变强。

这个过程,听起来有些恍惚,但对于当事人的我来说,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无异于重生。像打开了封印似的,看到世界不仅仅只是风雨飘摇,还有阳光明媚。

真正的中年危机来自“自我认识”的坍塌

这种体验让我的内心消耗变小,当消耗变小时,用在恰当地方的力量变多,人生进入了良性循环,可以有力量选择自己满足自己,不会那么依赖外界标准评估自己。

这时自己对自己有了笃定的认识,我是好的、坏的、还是可爱的、有活力的……,当对他人的评价不那么在意时,内心可以安心的做该做的,喜欢做的,不太会受到外界干扰,虽然也会恐惧、不安,知道这些负性情绪的存在,可是不会让恐惧、不安占据主导地位。

能带着恐惧、不安该做啥做啥,这种感觉很美好。美好的感觉多了以后,就会自信、有活力,整个人变得美好而轻盈。

外界看起来似乎什么都没变,但内心觉得什么都不一样了。

由内而外的内心笃定,真好!

回头再来看曾经的“金銮殿”真的不是“金銮殿”,它只不过是用他人的夸奖堆砌出来的光环,内在如何,只有自己知道。内心的“茅草屋”不会永远是“茅草屋”,如果你愿意,可以把“茅草屋”变成“金銮殿”的,不是吗?虽然过程有些艰辛, 但非常值得!

作者:落心,2008年接触心理学,2013年正式师从英国知见心理学大师杰夫.艾伦学习三年;至此一直在跟随各路心理大师学习。2019年正式接个案至今。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原生家庭孤独症心理咨询弗洛伊德抑郁症测试叛逆期回避型人格障碍EPDS强迫症社交恐惧症情商九型人格情绪管理容貌焦虑心理健康心理效应亲密关系心理学心理绿帽情结焦虑症焦虑症易怒症MBTI测试冥想智商测试心理测试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