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意志活动缺乏,还伴有负性认知模式、注意力降低、自残自杀的消极观念或行为等症状。
据我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抑郁症终身患病率为6.9%。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报道,全球约有3.5亿患者,每年因罹患抑郁自杀的人数高达100万,在全球疾病负担中位居第二。抑郁症一直以来都是不可忽视的全球问题。
近年,儿童抑郁症逐渐走进公众视野,电视新闻里青少年因情绪问题而自杀的现象时有发生。其实早在2014年《世界青少年健康报告》上就指出:2012年全球约有130万青少年死亡,15-19岁为高风险阶段;自杀是全球青少年的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始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抑郁症,对一生精神健康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大多数中国父母对此现象的认识并不深刻。在精神科门诊,可以看到很多未满18岁的青少年都是独自就诊,问其原因,大多回答“父母根本不会理解,只会说是我自己想多了”,更有甚至“爸妈不想陪我过来”,亦是虽有父母陪同,但当精神科医师给出“抑郁症”的诊断后,父母嗤之以鼻,完全当笑话来看待,“我的孩子才这么小,怎么可能得抑郁症?”是大多数父母一个无法理解的问题。
关于抑郁症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可能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精神病学家在《我的孩子得了抑郁症:青少年抑郁家庭指南》里指出:我们的精神世界受到生物学因素和心理学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这种内在关系很难完全梳理开,一者会影响另一者,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加工过程和影响作用使两者之间交织在一起,无法分开。而心理因素究竟是怎样影响儿童,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呢?
美国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在《自驱型成长》中提出:因为新时代的生活削弱了孩子原本具备的压力应对机制。压力应对机制是指当个体遇到危险时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在新时代的生活中,持续不断的慢性压力和疲劳输出,使儿童越来越感受到压力感和焦虑感,最终会引起抑郁的发生。
即使这样的压力并不来自于重大的生活事件,但潜移默化的慢性压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导火索。孩子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实则与物质条件并无必然联系,即便在富裕的硅谷,也有百分之五以上十的高中生报告自己的抑郁程度处于中度到重度的水平。
原生家庭对儿童情绪的影响至关重要。当一个家庭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爱的支持时,孩子就像一颗小草,失去了养分,难以茁壮成长。在那些整日争吵的家庭,或是父母缺乏沟通的家庭,孩子的处境就会更加艰难。当她们遇到困难时,难以得到求助和支持,最终导致了抑郁的发生。
然而,父母过度的溺爱或是“以爱之名”的自我感动式付出,也将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负性影响。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付出更像是一种无孔不入的控制,把他们压制到窒息。看似是为了爱,实际上会让孩子感到极为的无力和的痛苦。
因此,在孩子的生活中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家庭系统是治疗的关键。与其说是为了治愈一个孩子,实则更需要推动的是一整个家庭,只有让家庭内部关系得到改善,才能让治疗变得有意义。真正的去理解孩子,设身处地的去感受他们的痛苦,给予他们适当的关心和鼓励支持,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当我们感受到痛苦时,我们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他们也一样能够感知到情绪,却更难找到排解的方式。洞察孩子的心理,我们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76673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870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394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9472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64814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