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社交恐惧的人,大多也是边界损毁的人
作者:孙平 2020-11-14 16:53:15 人际心理

1. 边界

心理咨询师经常会使用“边界”(boundary)这个词。在心理学领域里,它经常被用来指代“人与人之间适宜的身体和心理距离”。

我们都知道人与外在世界最重要的身体边界,就是皮肤。这层薄薄的身体组织,在物理空间上区分了你和我。

而这层边界,在人生的最开始阶段,经常和母亲(或其他照顾者)相混同——每个婴儿的皮肤都要和母亲的皮肤亲密接触。

婴儿观察研究和现代儿科学都有定论:母亲和新生儿之间的第一次肌肤亲密接触(first contact),对于刚刚暴露于宫外环境的婴儿而言,极其重要。它极大地提升了新生儿的心身安全。

温尼科特把新生儿出生后的五个月,称为“绝对依赖期”(absolute dependency)——在这段时期,新生儿和母亲(或母亲替代者),身体边界极度融合,甚至分不出彼此,辨不出你我。

从6-8个月开始,新生儿开始可以区分母亲(主客体)和其他照顾者,也开始了“自己和母亲不同,母亲并不是我的手,也不是我的腿,亦非我某个部分的延伸”这样一个漫长,而有意义的你-我分化阶段。

心理咨询中,我们知道:很多人一辈子在身体和心理层面上,这种分化都未能完成。这是后话。

2. 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Social Phobia)是一种心理疾病,它的学名是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

我们在国内来访者中观察到比较多的是广泛性的社恐(Geralized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它对应的是特定情境下的,如演讲情境中的社恐).

它表现在和他人互动、接触过程中产生的紧张、焦虑、害怕等等情绪;也表现在心跳加速、脸红、呼吸急促、颤抖等等身体反应上;还表现在从社交环境中退却、回避等行为上。

长期以来,学界都在找社恐的起病原因。当然如果你去查DSM,它一定会给你生理-心理-环境三方面原因,说了等于没说。

我在这里不打算做一个社恐专题,只是想把我的临床观察进行总结。所以行文至此,我也就要开始把自己的researcher style给放下了。

患有社交恐惧的人,大多也是边界损毁的人

3. 边界的建立和损毁

在我的临床经验中,社恐和边界损毁,两者之间的因果关联显得越来越密不可分。

在第一部分谈“边界”时,我已经点了个题:孩子和母亲(以及其他重要照顾者)之间的边界,是要逐渐树立起来的。

随着孩子的长大,ta的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强,而父母也会随之意识到:这个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身体主张——ta有时候已经不愿意我随便亲ta,抱ta,触摸ta——所以我在和ta的身体边界混同(如亲亲,抱抱、捏捏)之前,要先征询一下ta的意见。

这种“征询一下ta意见”的父母思考方式,实际上就是在帮助孩子建立ta和周围人(哪怕是亲人)之间的身体边界意识。

随着孩子的进一步长大,尤其是12岁开始步入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边界也会要开始建立了。这个阶段,他们已经不会再不假思索地直接把父母的价值观当成是自己的,他们要找到自己和父母不同的,基于自己生活体验和好恶的价值观,审美观,偶像......

所以在这个阶段,他们会开始出现“隐私”的概念——你作为父母,不光不再能不经允许地在身体层面上和他们混同;而且你还不能不经允许地翻看他们的日记,查看他们的手机,抑或强制他们认同你所认同的价值观(在不能说服他们的前提下)——你甚至无法再在心理层面上与自己的孩子混同。

隐私感的形成,标定着孩子“心理边界”的初步建立。

这时候你会问:我自己的亲生骨肉,小时候我一把屎一把尿照顾着长大,现在倒和我生分了,不准我碰了,不准我不敲门进ta房间了,还要锁门了,跟我讲起“隐私”来了.......隐私以后能当饭吃啊!?

隐私不能当饭吃,但是没有隐私权,没有身心边界意识的人,以后却真的很可能没饭吃。

为什么?因为社恐!

很多不尊重孩子身体和心理边界的父母会发现,等到孩子青春期过了,进了大学——却不怎么和人接触;有时发现他们和人接触,却不够大方,“扭扭捏捏”.......

接着,这些父母发现孩子,到了父母认为的适婚年龄,却不谈恋爱,也没有结婚生子的意思。

于是父母开始着急了——你怎么不和人交往啊?你怎么不会和领导打交道啊?你怎么不会来事儿啊?你怎么不谈对象啊?你这样下去会被社会淘汰啊!

关键是,很多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他们只是体验到一种泛化的人际焦虑和紧张,在此情绪的胁迫下,哪怕他们心向往之,也不得不从大量的社交情境中退下来——有一种败下阵来,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前一阵子,国内流行一句“你剪断了我的翅膀,却要我去飞翔”的梗,我深有感触。

我认为社恐的cases,是最经典,最明显的“剪断你翅膀,却要你去飞翔”的例子:

我亲手折断了你曾经试图建立的边界感(有边界的保护才有基本安全),现在我让你去“裸奔”,光着身子,没有一丝自己可以保护自己的基础边界感和安全感,去和人交往——这怎么可能?

一个个鲜活的社恐cases提醒我们:边界感被损毁的人,他们在人际间的主观体验,的确感觉就像在裸奔。

我有一位来访者甚至直接把这种感觉形容为:“一只被剥了皮的兔子,以至于任何一阵风吹,都能让我全身疼痛”。

你扒去了孩子的“衣服”,却让ta去与人交往,去来事儿——这是荒谬的,也是残忍的。

4. 边界损毁和社交恐惧

在两种情况下,一个人的边界会被损毁得最严重,而他们的社恐也会最明显。

第一种:身体边界损毁

具体情况又有几种:

a. 有些家长长期身体虐待或者体罚自己的孩子。

有些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事;

有些是因为家长自己有情绪要发泄,借着孩子做错事,打出来发泄;

有些父母殴打孩子,完全没有理由,更多是因为自己儿时也被打,在潜意识中与自己的施虐者认同(identify with aggressor),于是现在有了孩子,“自然就是要打”;

还有是因为自恋暴怒(narcissistic rage )——你是我生的,你就是我的一部分,你不听我的,极大地损害了我的自恋,我就是要打!(自恋暴怒者的内在对话大意如此,但具体表达千差万别)

另有一种,我认为最最严重,最具有羞辱意味的体罚:不允许孩子穿衣服,或者起码衣衫不整、不成样子地暴露于他人面前,或者公共场合。这种惩罚,对于一个孩子身心边界感的摧毁之程度,是灾难性的(这在加州是要坐牢加剥夺监护权的)。

在我接触过的,比较严重的社恐case之中,来访者绝大部分有过被身体虐待的成长史。

这很好的理解,你试着去理解一下:如果我最亲的人,本应是我最信任的人,总是突破我的身体边界,折磨我殴打我,那么我对人类总体,还会有什么信任感?我还怎么敢去和陌生人交往接触?

我有一位曾经深受父母身体虐待的来访明确告诉我:人,伤ta最深;所以对ta来说,新冠不可怕,人最可怕。所以ta出门不怕新冠,怕的是比新冠更狠的人。

所以因为新冠,而不用和人接触,对ta而言,不是痛苦,是纾解,是一个blessing.

苛政猛于虎,虐待猛过病毒。

b. 被性骚扰和性侵

这种类型的来访,尤其对异性,对亲密关系会产生极端的焦虑和恐惧。他们身体的最隐私部分,这部分边界曾遭破损——他们怎可能再冒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异性父母,对自己的青春期,甚至成年早期的子女并没有经典意义上性侵,但是却经常不经过其允许,亲密接触其身体,如亲吻、拥抱、触摸、挠痒痒等等(很多cases发生在酒后,抑或以“开玩笑”的形式进行),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若较长,频率若较高,和性侵产生的边界损毁的后果,基本难分伯仲。这本质上就是性骚扰,或者说一种以开玩笑为名的,更为隐性的躯体虐待。

另外值得一提的情况:遭遇他人性侵或者性骚扰的孩子,如果其监护人,主要照顾者能够为其伸张正义,让侵犯者受到制裁,那么这个孩子受创的严重程度会小很多。有很多cases良好的预后,可以佐证这一点。

与此相反,如果监护人&主要照顾者,不但不为孩子伸张正义,而且还反责于孩子的“粗心”、“不检点”、“一个巴掌拍不响”之类,那么,恭喜你——伤害加倍。

c. 霸凌

在学校,尤其是青春期在学校遭遇过校园霸凌的孩子,其身心边界也会遭到破损。这种类型的来访者,以后对于学校、工作单位,尤其是有明显小团体存在的组织,会感到非常焦虑和恐惧,会有明显的社恐症状。

现在我们在临床上又会区分“热霸凌”和“冷霸凌”,判断标准是是否有暴力卷入。以前我们更看重热霸凌,这会严重打破一个人的身体边界,会让人对群体的恐惧感持续存在。

但是近几年我发现冷霸凌的伤害性,完全不亚于热霸凌——它更微妙,更缠人——不止一个来访对我说:对一个人的终极霸凌,就是所有人都不理ta,当ta是空气。

逐渐的,ta有时,也会觉得自己成了个怪物。

还有一种霸凌,我在近几年接触得越来越多,那就是教师霸凌。我认为,老师因为自己的偏见和好恶,而长期公开批评、羞辱、不公平对待、甚至体罚某个学生,也是一种霸凌。

这个学生以后会对老师、leader,甚至特定年龄、特定性别的人(常见的,比如说中年女性)产生泛化的社交恐惧。

d. 隐私被侵犯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隐私被侵犯——不敲门进房间,不经允许看日记、信件、手机,不许锁门,时刻监察你在做什么......这应该是心理边界受损,为什么我要放到身体边界这个部分来谈?

实际上,这是我新近在咨询中获得的一种体悟——对于孩子,尤其是身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自己的某些隐私,实际上在主观上,就如同自己的身体。

不止一个来访者告诉我,当他们的日记被家人偷看以后,就感觉自己身体“被扒光了”,甚至比那更羞耻。

而今天的一个session,让我感觉到,对于一个正在试图建立边界感的孩子而言,ta的房间,实际上就是其身体的外延。

因为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其边界感并未完全建立,所以他们需要一个房间,也就是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外在空间,来支撑自己还不完整的内在空间。

很多人把这个外在空间,在主观上视为自己内在空间的重要辅助和外延。因此你不允许ta锁门,你随时可以进来探查,实际上就是在持续性地撬动其内在空间。在感受上是极其相似的。

一个隐私频繁被侵犯,一个时刻感到被监察, 更糟糕的是,你的侵犯者和检查者,还经常因为探到了你的某部分隐私,而评价甚至指责你,那么恭喜你,伤害加倍。

这个孩子,不但边界被全摧,而且还要为自己的隐私曝露而遭到进一步的羞辱和惩罚——ta将来如何不社恐?ta将来如何不感到,自己每在人前走一步,都像在裸奔?

5. 结语:

今天的时间有限,我没有讲第二种边界受损的情况,也就是心理边界的损毁。它和持续不断地,带有比较性的评价息息相关——这实际上是一种言语霸凌。

但是,我认为我在此还是点出了社交恐惧患者,最重要的一个恐惧——我深感在人前,保护不了自己,我有时感觉在他们面前就像没穿衣服一样。他们会伤害我,会嘲笑我,会羞辱我,会觉得我傻、不自然、不会说话、不会来事儿,他们甚至很可能会霸凌我,在性和金钱方面剥削我......

在与社恐在专业层面上打了接近十四年的交道后,我可以自信地说:你所担心的别人对你的评价、羞辱、伤害.......其实曾经,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发生过。

身体都记得。

人的确是社会性的动物,人若不经历过真切的,切肤的伤害,是不会把自己局限于一圄之地,瑟瑟发抖的(包括内向型人格)。

前几天,有一位读者在我的公众号里留言,她问我:“精神分析老是这样,老是从过去找原因,老揪着过去不放,放眼未来开始新生活不好吗?”

我没有单独回应她,因为我相信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想问的问题。所以我在这里统一作答:

不是精神分析看重过去,而是对一些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来说,过去从未离开。那些伤痛,那些屈辱,那些霸凌和它们所伴随着的身体、情绪记忆......在此时此地,分分钟地局限住了他们,让他们感到自己没有未来。

所以这是真实的苦,这是真实的痛,它们应该被看到,被理解,被温柔地对待——而非在“正能量”,“放眼向前看”,“不钻牛角尖”,“四个现代化”的田园牧歌下,向前,向前,向前!

那种正能量是肤浅的,那种向前是带有强迫的,而心灵的现代化是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万不可缺的。

收拾好自己的房间,每个人都才能轻松的上路。因为你知道,下次回来,此处窗明几净,是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是你永远可以回来的地方。

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PUA性取向偏执型人格存在主义心理效应孤独症爱丁堡心理情商测试抑郁症心理学焦虑症人际关系社交恐惧哈利波特心理健康倾诉咨询师依赖型人格心理恐惧症自卑焦虑症社交恐惧症控制情绪洁癖心理测评系统强迫症自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