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性别平等意识、性侵害和性骚扰防治的倡议正盛,研究颇丰,因此我特别想知道:在性这个主题上,除了防治教育,心理咨询业还有哪些指导性的观点?我们究竟还能为这个主题做些什么?我毅然决然地报名这个课程——对当时的我来说这是很昂贵的训练课程,但结果表明,这是我做过的最值得的投资,它完全开启了我对性的全新视野,直到现在,我还能受惠于它。
在向吕嘉惠老师学习并共事的这12年里,她不仅是我在性咨询专业训练领域的恩师,还是我工作上的老板、人生旅途里的好伙伴及时刻陪伴我的挚友。她给我的每一个点评、每一个建议、每一次分享总能让我茅塞顿开。而在根据人的性健康意识、人的性发展阶段所设计的性咨询训练课程里,更能亲见吕嘉惠老师实践以依附关系为主体来修复人格脊椎的观点,以及如何支持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的生存与生活。
因此,当吕嘉惠老师的第一本以性为主题的书《爱与放手》终于诞生时,我非常激动。本书将上述理念转化为深入浅出的文字来满足关心孩子性教育、对性教育有兴趣的父母们,而能为此书撰写推荐序文,也是我莫大的荣幸。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经常被触动、被激励。正如吕嘉惠老师谈及什么是性教育时所说,性教育绝不只是教生理构造和器官、杜绝性侵害、克制自己和对方欲望的书,而是让孩子能够尊重自己的感觉、爱自己的身体、爱自己的性别,还要知道有人(爸爸妈妈)会爱他,有人会放下权威、放下面子去倾听他的感觉,在意他的感受,帮助他理解自己的感受,愿意跟他协商、讨论性知识,并能帮助他找到可以执行的应对方法,让他相信在这个什么都有可能发生的世界上,无论他经历着什么,他都是被爱着的。我相信每个人都值得被爱,而爱的方式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锻炼。
在这本书里,我充分感受到吕嘉惠老师所说的,性教育是建立在好的依附关系之上的,让一个人了解自己,爱自己的身体、心理、性别,理解人的欲望、性的界限,学习与人互动,学会做自己,并修复自己的人格脊椎包含的五大面向——依附能力、情绪能力、人际能力、资源使用能力及人生哲学,这五大面向也是我们人生的重大支撑。吕嘉惠老师在书中所举出的各式各样案例,都是对这五大能力的印证与实践。
因此,我非常信服吕嘉惠老师对性教育的讲解,这不但是关于爱的教育,也是关于全人类的教育。孩子的这些能力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指导;同样,父母也需要被孩子理解、陪伴和支撑。
作为一个与孩子父母岁数相当的心理谘商师,我能够体会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只能靠自己摸索前进的感受,而很多有意识的性规范、性价值观或无意识的性态度给孩子带来的恐惧与伤害,往往超过父母所能想象的程度。当这个世界还不足以支撑人对性的好奇、孩子还没准备好面对性时,父母想要获得更多的性知识来帮助孩子成长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这只能靠他们自己摸索前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求父母要像个引路人一样去引导他们的孩子理解性教育,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作为一个从事性议题研究且与学校机构合作的心理谘商师,系统的合作共识实在太重要了!孩子性议题不只是父母或老师的事,而是需要一个团队通过共识合作才能解决的主题。当父母与孩子因性教育问题矛盾重重时,当父母或老师为改善儿童的性教育理念而焦头烂额时,我能理解他们曾受过的伤。当成人觉得自己无计可施时,他们需要的是有人能和他们一起度过这些慌乱且心伤的时刻。
我深刻体会到,单向式的演讲已经无法满足成人所需要的性教育知识。现在,成人有机会通过体验型工作坊来探索自己的价值观,厘清自己的观点,吸收知识,锻炼与孩子一起互动性议题的技巧,逐渐建构自己的性教育能力。
当我与孩子在一起时,我常发现他来我这里不是因为性,而是因为缺乏能力;当我与父母在一起时,我会尽力去读懂他们身上的伤、看见他们已经拥有的潜能和资源,再将此作为进一步增能的根基;当学校或机构在面对性议题的危机时,我以专业人员的角色支撑他们度过这些时刻。这些都在说明,所有在系统中的关联者,包括孩子、父母、教师或其他有关的人,都是生命共同体,也是一起成长的。
吕嘉惠老师最擅长的是,她能看见系统中每个人的潜能,并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养分,帮助他们培养所需要的能力、焕发本该有的光彩。当整个社会的性健康意识全面提升,有越来越高的应对能力时,父母自然也就有更好的自愈力来面对这一切。
有性健康的大人,才会有性健康的孩子。未来很长,在性教育这条路上,我们一起砥砺前行。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3868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285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4175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57319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569329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