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剧《隐秘的角落》大火,揭秘剧中隐藏镜头和情节的文章也层出不穷,很多观众对创作团队的才华大为惊叹,同时对剧中展现出的复杂人性和悲情故事颇有感慨。
除情节外,这部剧中展现的亲子关系、青少年成长等问题也成为了大家讨论的重点。男主初中生朱朝阳凭借聪明、冷漠、孤独的学霸形象,让很多观众产生了复杂的情感。他有着不符合自身阅历的成熟,也有着超越自己年纪的残忍。
新精神分析派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分为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心理冲突。良好解决冲突、平稳度过每个阶段会培养出相应品格,反之不但会对这个阶段的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更会影响下一阶段品质的形成。诚如埃里克森所说:“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
朱朝阳虽然成绩优异,在很多阶段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品质,因为身边的环境让他无法度过这些阶段的困难,而他自己更是无法合理解决成长的冲突,以致他的生活很多时候处在矛盾之中,最终让他丧失了形成良好人格的机会。
01、自我同一性与外界评价的冲突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阶段理论,朱朝阳处在12~18岁的青春期,这个时期主要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之间的冲突。
所谓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人基于过去的经历和未来的价值观,将自己各方面的特征、性格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独一无二的个体。通俗来说,就是要明确:我是谁,我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这一生将秉持怎样的信念或理想。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难免会受到外界的评价,甚至会有来自环境的阻拦。是否可以明确是非,保持本心,不盲目地以成为他人眼中的”成功”模样为目标,是形成同一性的重要方面。
在这个方面朱朝阳无疑是可悲的。每个人都认为他是个懂事的孩子,妈妈也告诉他一定要懂事。于是,朱朝阳一直维持着“懂事”的人设:懂事的孩子要考第一名,懂事的孩子要听话乖巧,懂事的孩子要永远值得信任。于是,他从不允许自己有任何错漏,至少,他要让所有人认为他从不犯错。
可是,这些懂事孩子做的事情,并不是他心中的真实所想,至少他过去十几年的成长经历早就注定了他根本不是“懂事”的性格,他的价值观也并不认可做个懂事的孩子是正确的事,他只是在迎合周遭人的期望。所以,他不得不一次次压抑自己,比如他忍受同学们的欺凌,乖巧地完成妈妈的各种要求。也许他深感痛苦,却无法摆脱“懂事”对自己生活和行为的控制。
如果“懂事”是朱朝阳自我同一性下的懂事:他是真的热衷学习,真的善良正直,真的渴望亲情,又或者,他可以不那么懂事,随内心所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也许他会同这个年纪的大多数孩子一样:可能成绩平平,会犯错,会任性,但不需要面对内心与环境的巨大冲突。
埃里克森认为:
同一性的感觉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
而同一性产生危机甚至形成角色混乱后,青少年很容易滋生犯罪、反社会等行为,这在埃里克森看来就是“以惊人的力量反击着环境社会,宁愿做一个罪人,也不愿不伦不类地活着”。
朱朝阳就是这样的例子,他的内心秩序在遭受环境的巨大冲突后,导致他无法在人群中产生归属感。他压抑后的结果,是更多负能量的爆发。那些浮在表面的正面情感终于被甩掉,他反抗着环境,对抗着身边的人,变得越来越冷漠甚至冷血,一步步向让人毛骨悚然的杀人犯靠近。
他在以近乎残忍的方式,亲手撕碎那让自己无比痛苦的童话。
02、单一成就感与社交自卑的冲突
虽然青少年时期是开始形成同一性的关键时期,但早期品质的缺陷或是解决冲突的失败,都有可能导致在青春期出现自我同一性的失败。因此,朱朝阳在青春期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在人生的前序阶段就可以找到原因。
首先,他在学校的表现,可能并不是到初中时才有的。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7~12岁的学龄期是克服自卑感、获得成就感的阶段。儿童通过探索周围的环境、学习各项知识技能,不断培养自己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优异的成绩是这个阶段成就感的来源之一,但在埃里克森看来,这不是决定是否能解决冲突的唯一标准。若是儿童在这个阶段被灌输“工作是唯一任务”的思想,就会逐渐成长为“最无思想的奴隶”。
这个时期也是儿童开始培养社交的阶段。儿童的成就感不是指单一的学习成就感,这个时期需要获得的能力也不局限于考试能力,还有与同学和谐相处、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对全新生活的探知能力等。
朱朝阳有可能在学龄期被培养了单一的成就感。家长会上班主任婉转提醒朱朝阳妈妈:“朝阳学习优异,但不太合群。”妈妈却认为,学生只需要好好学习,社交能力是进入社会才需要培养的。从她的语气可以看出,她很有可能是一直这样教育朱朝阳的。
这无疑对朱朝阳青春期时产生的很多问题埋下了隐患,虽然朱朝阳在读书学习上很勤奋很擅长,但他却只有这单一的成就感。他不被鼓励与周围人建立联系,更没有开始学习社会交往技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上了初中后的他没什么朋友、性情孤僻、同情心匮乏。
03、情感与内疚的冲突
除学龄期外,朱朝阳的很多表现也可以将原因追溯到更早的时期,如3~5岁学龄初期。这个时期需要面对的是主动与内疚的冲突。
这个时期的幼儿会开始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好奇,四处活动,问各种问题,表达自己的情绪。父母的耐心与鼓励是让孩子保持探索精神和自信心的基础,反之孩子则会认为自己的行为不可取,产生做错了事情的内疚感。
《隐秘的角落》中有一幕发人深省的细节。朱朝阳妈妈要求他每天都要喝牛奶,某天朱朝阳委屈地表达:今天吃得有些多,牛奶实在喝不下了。
妈妈只回了一句话:“不喝就倒掉。”
语气听起来冷漠疏离,带有隐隐的失望。朱朝阳听罢,拿起牛奶一饮而尽。他必须喝下这杯牛奶,不然会让妈妈失望。
相信类似的事情从朱朝阳幼年起就时常发生,每一次他都会以停止自己的“任性”收场。可能他早就知道妈妈的冷言冷语代表着否定,他会认为自己想做的事情是愚蠢的,若是不加以“改正”,就会成为被讨厌的孩子,内疚感就会不断增加。
这样的内疚感,一直伴随着他成长至青春期,让他在形成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格外艰难。
整部剧看下来,我们眼中的朱朝阳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孩子。他看起来优秀聪明,却一点也不开心;他看起来善良隐忍,却一次次展现了生命角落中的隐秘黑暗,这样的性情,绝非一朝一夕形成,也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
教养孩子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耐心,更需要爱心和见识。而教养青春期的孩子,则更加困难,因为青春期的孩子面临人生的转型,问题更复杂,心理更动荡,所以对家长的要求更高。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74623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9470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189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305969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5448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