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孩子长大后,却与父母成为路人?
作者:刘敏 2020-02-25 18:57:02 成长心理

在学校讲授心理课后,我接待了一些学生来访者。这是一群刚刚离开父母的大学生,双眼满是对生活的渴望与迷茫,一张张青涩的面孔掩饰着容易波澜起伏的内心。

学生A:老师,我和室友经常闹矛盾,没心思学习,失眠、痛苦。大学生活让我好失望,爸爸妈妈从来只关心我的成绩。

学生B:老师,我最近几乎每天都哭泣。到了傍晚就一个人去宿舍楼楼顶痛哭,甚至想从楼顶跳下去……这些,我不想告诉我的爸爸妈妈,不想让他们担心。

学生C:老师,这个暑假我没有回家,不想回家。回家看到爸爸就烦,小时候,他打我和妈妈,我恨他,他怎么不早点死。

……

绝大多数大学生在讲述了他们内心的困境后都会说,我不想告诉我的爸爸妈妈,哪怕正处在极其痛苦的冲突之中;还有少数孩子痛恨父母,仿佛那不是养育自己的亲人,而是势不两立的仇人。

父母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呱呱坠地之后,每一个孩子都向父母投去了生命中最热切的眼神,那是全然的依赖和追随。那么,是从哪一刻开始,这种关系渐渐地冷却的?以至于成年后,他们仅仅维系着亲子的名份,内心早已沧海桑田,亲人变成路人,甚至是仇人。

为什么很多孩子长大后,却与父母成为路人?

曾经,我的眼里只有你

婴儿出生至六个月,属于母子共生阶段。共生是指心理上的共生,婴儿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无法区分我和“非我的客体”,也无法区别内部和外部,以为你的呼吸就是我的呼吸,我的所思就是你的所想。这种水乳交融的感觉,类似于成年人的热恋和性高潮。

人类最初的情感来自这份浓情蜜意,它需要成为母亲的女人在那一段时间里忘掉世界的存在,眼里只有这个孩子,与孩子共同沉溺于属于她们的王国。命运把孩子托付给不同的家庭,孩子的到来则重新定义了女人的身份。

生命的地图以此为点,开始慢慢地铺展开来。

这是没有办法平等的关系,婴儿需要占据妈妈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而妈妈们呢?有的充满喜悦,臣服于这个只知道吃喝拉撒的小东西;有的陷入抑郁,身边的婴孩也会抑郁;有的焦虑,孩子会情绪不稳定;有的过度自恋,孩子会感到恐惧……

从这个起点开始,孩子经由不同的妈妈去往了不同的方向。因为爱着你的爱,苦着你的苦,孩子对父母的忠诚,常常以生命为代价。顺利渡过共生期的孩子,成年后会更容易活出自己。除了爱情,事业也一样有着共生的特质。当朗朗充满激情地弹奏钢琴时,仿佛看到他与钢琴合二为一,举手投足都是音乐。

理想的共生,是彼此滋养,彼此升华,从生到死。

为什么很多孩子长大后,却与父母成为路人?

有一天,我看到了世界

没有谁会永远停留在共生阶段,除了精神病患者,他们只是以一种疾病的方式与妈妈一辈子不分离。伴随着身体的成长,孩子的心理也在慢慢成长。

心理学家马勒提出,婴幼儿心理发展会经历自闭、共生、分离个体化、建立客体永久性四个阶段。

六个月以后,生活中的一切都无比吸引着孩子的目光。最开始,孩子注意到他身边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爸爸。爸爸是孩子最初的世界,这个男人似乎和妈妈是一伙的,不过,他让人觉得安全。他设置规则、界限,给人力量,还带来一个更宽广的世界,和他一起游戏很有趣。慢慢地,会有越来越多的东西吸引着孩子,如玩具、电视、手机、书籍……

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每一个人对它的描述都不一样。云卷云舒,潮起又潮落,不变的是,在生命早期,世界的模样就被父母装进了孩子的大脑,就像一个硬件设置,这个设置有一个名字——杏仁核。大脑的杏仁核掌管着一个人的内隐记忆。内隐记忆里藏着本我、潜意识,是一个人命运的密码。3岁左右,如果发展顺利,会基本形成一个人自恋、依恋关系、客体关系、内化、现实能力等心理功能的雏形。

所以,当我去寻找世界,其实满世界都是你的影子。

为什么很多孩子长大后,却与父母成为路人?

分离,注定是一场远行

人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而唯有父母与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

分离个体化是一个发展心理学的概念,指个体脱离原来所依赖的家庭而形成自己独立个性的心理过程。这种探索从1岁左右便开始了,孩子有了“我”的意识,想要挣脱父母的怀抱,想要独立,去探索无处不在的未知。

从身体的分离到心理的分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八大阶段里,从青春期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分离化,追求自我同一性,即明确我是谁,建立内在和外在持续同一的自我。少男少女们茫然又冲动,开始追星、发展友谊、爱慕异性,痛并快乐着,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分离个体化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空间的分离很容易,而心理的分离仿佛将连在一起的根须血淋淋地割开,痛的让人想要放弃,以至于一辈子也很难完成。

人本主义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终级目标是成为自己。人生短暂,没有谁愿意为别人而活,哪怕这个人是父母。父母与自己的人生之间有着太多太多的纠缠。当学生们说,我的问题不想让父母知道,极少是因为心理界限,想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更多是对父母的不信任或者情感疏离。然而,这是一个魔咒,这份不信任或疏离会让你不断地发生困扰。所有未解决的心理问题,会像一个幽灵一样不断地重复,产生蝴蝶效应,并且传承给下一代,直到问题被解决,谜底被揭开。

为什么很多孩子长大后,却与父母成为路人?

相濡以沫,不如相望于江湖

如果孩子必然会离开我们,那么生儿育女的意义是什么?养儿防老是早已过时的说法。孩子借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让我们的生命得以重生,血脉相传,世世代代流传。这份骨肉至亲让我们对人生倍加珍惜与留恋。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人世间最深刻的情感关系,它持续一生,所有美好的词语都不足以形容它,它给人快乐,也带来痛苦。

因为是自己的孩子,你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爱他,而这份爱里又有多少控制、无知、为所欲为?你是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尊重、爱护、帮助这个生命?没有谁会评判你的所作所为,但因果轮回,你付出多少真心就能收获多少快乐。你付出过多会得到一个低能的孩子;倘若你以爱的名义去控制和剥夺孩子,你的中晚年可能会多一份苍凉。

是的,你爱孩子,全世界都知道。然而爱到最后,是希望孩子离开后过得好。在各自的生活里,彼此能欣喜地遥望对方,发自内心地想:有你真好!谢谢你!

最好的爱是成全。当你成全孩子的生命,孩子也成全了你作为父母的身份,彼此可以分享生命的美好。因为爱所以爱,一切都心甘情愿,爱在爱中就已经满足。如此,就不会有那么多怨怼、愤怒、失望,而正是这些造成了成年后对父母的不信任和疏离。

为什么很多孩子长大后,却与父母成为路人?

只有放下,才能回家

民国旷世才女张爱玲的妈妈在临终前写信给女儿:我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见你一面。张爱玲没有去,只寄了一百美金。一直以来,张爱玲都痛恨妈妈。幼年时,妈妈只顾追求所谓的艺术,成年后,又要求孤僻的她成为社交名媛。母女间充满争执和对抗,没有一点温情。得知妈妈去逝后,张爱玲大病一场,悔恨无比。晚年的张爱玲独自生活在美国,在病重神智不清的时候,她说:我现在唯一想说话的人,就是妈妈。

对父母的怨念其实也在折磨着自己的人生。理不顺和父母的关系,也很难过好这一生。你知道你生命的真相吗?真相可能并不完美,也许真实的有些残酷,但没有谁能否认它的存在,它会一直等待着勇敢的人揭开。

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那对被称作爸爸妈妈的人,你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知道他们的局限吗?你来源于他们,但你属于自己,唯有面对,你才能找到自己。

面对,是放下所有的怨与恨,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接纳。无论父母给过我多大的伤害,我都接受命运的安排,我尊重他们是我的父母——爱和伤都一样让我珍惜。

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终有一天,我的内心会恢复平静——心安处是故乡。

为什么很多孩子长大后,却与父母成为路人?

回家,是再一次出发

杨绛先生在百岁感言里写到: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唯有回家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回家是重拾内心与原生家庭的链接,不再怨恨,从而收获力量;回家是以新的眼光来解读自己的父母、自己的成长经历,也是为自己签订新的存在主义合约。

电影《沙漠之花》来自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华莉丝出生在索马里沙漠,3岁时被迫接受了惨无人道的割礼,12岁时为了五头骆驼被父亲嫁给一位60岁的老人。逃婚路上遇到好心人帮助,最终走出索马里,成为世界顶级名模。

成名后的华莉丝没有停止脚步,积极投身于妇女解放事业,四处奔波,呼吁废除割礼,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她通过自己的努力终止了延续三千年的割礼,而她自己的人生也因此获得了重生。在联合国的演讲中,她饱含热泪地说:我爱我的妈妈,我爱我的家人,我爱非洲,为了所有女性,让我们去改变。

我相信那一刻,她的内心宁静而充满力量。

这就是回家的力量:重新定义你的人生,以及你存在的意义。这世上有多少回不了家的浪子,就有多少受苦受难的心灵。在心灵的故乡,再一次出发,你必征战天下,所向披靡。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智力测试恐惧症情商测试自卑绿帽双相情感障碍心理医生心理学社交恐惧症恐惧心理树洞回避型人格易怒症心理咨询原生家庭情绪管理焦虑焦虑症产后抑郁症心理测评系统负面情绪外貌焦虑男人心理爱情挽回自闭症九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