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个时常被动的人,会是一种什么体验?
作者:小雨 2019-12-21 18:05:54 心理百科

面对一个时常被动的人,会是一种什么体验?

被动的人看上去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他们若有幸碰到另一半,也总是表现的毫不在意,似乎需要对方付出极大的热情才能点着他们内心里那团许久不见火星的柴堆,然而点着了,他们也不会及时添柴加火,眼睁着看它熄灭。

因此,就算他们恋爱了,他们在关系中也缺乏创造力,缺乏制造共同经验的能力,进而对方在了无生趣的关系中感到疲惫不堪。

这类人在工作中大多以配合者角色出现。比如公司开会,他们一般不会有自己的主见,也很少发言。同事朋友聚餐,问他们吃什么,经常回应“随便”而结束问答,看上去的合群实际上是想掩饰失去活力与自我需要的事实。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积极主动,有自己的想法、主见,为自己的需要而努力争取;反观被动的人,他们可以随意丢弃自己的真实需求,默许别人闯进他们的领地。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呢?

面对一个时常被动的人,会是一种什么体验?

1、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

心理学家们有一项研究发现,人类的个人动机有两种:一种是追求成功,一种是避免失败。根据动机的不同,人类因此被分为两种:追求成功的人和避免失败的人。

对于追求成功类型的人来说,他们所有的关注点都会放在目标上。他们会为此制定一系列计划,为每一个步骤准备行动方案与应急措施,并极其认真仔细地执行。就算失败了,他们也不会一直陷入伤心难过的情绪中,他们会及时调整好心态,从失败里找问题,从中学习并积累经验,直到达成目标。

而对于那些避免失败的人,他们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如何避免失败上。他们围绕“失败”做功课,就像一个有窟窿的木桶,填补窟窿成了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懂得跳出思维局限,制作一个更结实、更合适的桶来代替残破不堪的旧桶。

他们之所以没法办这么做,在于受到羞愧、紧张与恐惧的情绪困扰,心里世界腹背受敌,焦虑不安令神经紧绷,思维意识紧缩与肌肉动作变形也变成顺理成章的结局。

在被动者的心理存在这样一种价值观,他们会认为不失败就是成功、不出丑就是成功、不引人责怪就是成功。出丑、失败、被人责怪是他们难以忍受、害怕面对的情绪和状态,所以他们很少主动出击,每一次主动都会增加面对危险的心理负担,在严重被动的人的心里,这种恐惧会让他们生不如死,陷入失控的境地。

那么,是什么缘由让他们拥有这样的认知呢?

面对一个时常被动的人,会是一种什么体验?

2、与父母的关系模式

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模式是成年人与他人关系模式的雏形。

我们或多或少能窥见被动者心理活动背后的形成机理。可以看到他们胆怯与慌张之下是不被接纳和被拒绝的影子在暗中作祟。可以想象,当他们还是孩子时,有多少次发自内心的需求与渴望被父母等重要抚养者所弃置一旁,每一次拒绝都形成一个钉子扎在幼小的心田上,只有当心灵被戳成筛子时才会不再索要,不再幻想着任何期望,从此变成一个心如死灰的躯壳。

成年后,他们离开了父母,与外界产生了关系,但与父母的关系模式并不会因空间距离拉远而消解,它隐藏在潜意识深处。或许有一天,他们不想循规蹈矩,想让生活变得多一些色彩,增添一分光亮,然而潜意识里的关系模式如同一头野兽再次冲进了他们的生活,搅碎了积蓄已久却有如星火般微小的希冀。这一刻,肌肉记忆开始觉醒,使他们下意识后退,保护自我不受伤害,避免重新体验那个痛苦的过往。

毫无疑问,在被动者的内心里,他们有着极低的自我评价,低价值的自我致使他们失去了冒险的勇气、割断了“我是值得的”的信念、丢弃了重拾信心的可能。

而低价值的自我评价是他们内化了小时候父母对他们评价的结果。内化过程是:被动者的父母在被动者年幼时,由于父母自身存在的问题有意无意地指责批评他们的正常需求,谎称其为不受人喜爱的缺点,随着时间奔涌向前,他们逐渐相信父母对他们的评价,并深植进潜意识。如同一个所有人应当遵从的标准,人们都应该向标准看齐。

一个塑造被动者孩子的家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一定是以父母为中心的,而不是以孩子为中心。这样家庭的父母是不会鼓励孩子探索陌生领域的,他们思想意识里认为不犯错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能完成他们交待的任务的孩子就是好孩子,符合他们定下的标准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他们觉得这样教育出的孩子肯定是健康又优秀的。

他们常常这么认为着。

当孩子的需求被长时间无视后,他们主动发出需求的能力就会逐渐丧失,这时他们思考的会是如何达到父母的标准,满足父母的期望。而当这些无法完成时,父母会启用苛刻的评价模式,进一步削弱他们提出自我需求的能力。

他们潜移默化地学会了把全部的关注点都放在了满足外界及不让外界标准失望的关注上,害怕失败的恐惧统治了他们内心。因此,追求成功、自我探索的那一部分自我功能会完全萎缩退化。他们从来没有体验过自我探索,追求成功冒险带来的成就感。

被动者的生命力是封闭的。他们习惯性压抑原始生命活力,由此形成的能量也会被扼制,是一个向内收缩的状态。更有甚者,当一个被动者长期处于自我攻击形态时,内在积压的愤怒升级为暴怒,以一种较为隐晦的方式释放到外界,因此,人们有时会感受到来自被动者的恶意,这不是他们有意而为之,是基于情绪洪流溢出的迫不得已。

被动者的活动半径很小,外围是一座堆砌而成的堡垒,阻止他人侵犯的同时也困住了自己。在这一片感到安全的领地上,他们也会有开心和快乐,但开心快乐的程度却不高,远不及“爽”。这是因为他们无法尽情释放自己,需要保留一点注意力在防御上,防止有人闯进他们的领地。

如果这时有一个人能向他们伸出一只手,他们会感到惊喜,也会乐意伸出自己的手去握住他人。如果这个人的手足够有力且耐力十足,就能把他们从防护圈里拉出来,但凡这个人欠缺力量,他们就会被恐惧拉回圈里,让自己暂时获得安全。

面对一个时常被动的人,会是一种什么体验?

3、改变得从自身做起

被动者如果想要改变这种状态,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潜意识部分里的旧的关系模式带进意识层面,然后保持警觉,将旧模式牢牢控制在意识范围内。一旦它冒了出来,就得学会告诉自己,它已成过去,不再重要,我需要健康积极的关系模式。

其次是需要学会用身体感受情绪,慢慢体会情绪背后的自我需求是什么,大胆地做出改变,努力将每一次改变获得的经验积累成日后面对生活和他人的信心,这是跨越的关键。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你的存在即是不凡,你的与众不同即是最好,告诉自己你是值得拥有滋养关系的人,值得获得周围人的疼爱。

如果有人能击垮你,那么这个人就是你自己。做自己的勇者,你肯定能行。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心理医生原生家庭心理医生正念悲观主义绿帽癖回避型人格心理健康九型人格冥想心理测评系统树洞人际关系控制情绪产后抑郁自卑心理存在主义强迫症心理效应社交恐惧症男人心理负面情绪女人心理恋母情结无性婚姻哈利波特社交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