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购买的欲望,热衷购物也是一种强迫行为
作者:镭宝 2019-11-10 09:59:20 心理百科

双十一购买的欲望,热衷购物也是一种强迫行为

随着双11购物节一分一秒地逼近,你的紧迫感越来越强烈。有时购物需求越大越要通过,打折优惠的时机,给自己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果断囤货,买到就是赚到!

我们控制不住“买买买”行为背后的动机,只是为了省钱?优惠?有没有想过,那些东西我们真的需要吗?我们需要的是东西本身的价值,还是“拥有那些东西”携带着不为人知的隐秘?

首先感受一下,挑选商品的过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兴高采烈地输入关键词,虎视眈眈寻找各种秒杀链接,塞得满满的收藏夹,像动物生存本能被激活了一般,时间一到,盯着秒杀屏幕的你我他,活脱脱就是圣斗士与奥特曼,“钱没了可以再挣,东西下架了就没了!”抱着必胜的信念,火拼24小时,愣是活成了商家最爱的模样。

双十一购买的欲望,热衷购物也是一种强迫行为

会不会在囤货的同时,获取了强烈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来自于哪里呢?

所谓的满足感,也是一种“控制”,对商品所有权的控制,对限时抢购价格的控制。秒杀成功的买家,会有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带着被犒赏的鼓励继续选择下一件商品,如此一来,恶性循环。

选择商品的同时,在给购物者提供了一种对己对物的超级掌控感,而掌控感也是安全感的一大来源。

安全感对应着恐惧情绪,而“恐惧”的本质是对周遭的失控感。

我们知道强迫症就是想把对生活的失控感,重新找回来的一种病态的行为,最常见的强迫症,会出现反复洗手,反复关煤气阀门,强迫性检查,计数……殊不知,不停买东西,热衷购物也是一种强迫行为。

有些人提前一周甚至一个月就把购物车塞得满满的,通过在物质上的得到或者积累,来补偿心理上的失去,这其实是一种应对“资源稀缺”的本能反应!

这个“资源”是什么,“稀缺”的又是什么呢?

1.

疯狂的双11,疯狂的购物车

囤积癖,是一种心理问题,一般收集邮票,马克杯,小摆件,属于个人爱好。但是,有些人把不需要的东西也攒起来,甚至藏在不被人发现的地方,比如十几年前的旧衣服,坏掉的包包,破洞的鞋子……甚至生活垃圾,过期食品,纸盒子,报纸,空瓶子,只是满足心理需求,总觉得留着会有作为,不能扔掉,扔了就有负罪感,这就算病态了。

双十一购买的欲望,热衷购物也是一种强迫行为

再说购物这件事,并不是每个人都负担得起,甚至超出购买力,赊账贷款也要把商品据为己有,比如某某品牌每一季的经典款鞋,衣帽,包包……甚至一种款式不同的颜色,一种颜色的不同款式。完全超出了商品提供的使用价值,只为图一时之快,总觉得不买难受,错过了打折优惠更会寝食难安。

这种怪心态从何而来,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在发育时,经过一个时期叫肛门期(肛欲期),肛欲期是对肛门的控制,对排泄的控制,带来的乐趣也就是原始的“性快感”。

这个时期没有过渡好,很容易造成日后的囤积现象,我在咨询中,有个好玩的例子。

一个热衷血拼双11的星级买家,打算买一床丝绵印花的双人床单,早早就放在了购物车。商品原价400元,活动价300元,她心想便宜了100元,正准备下单的时候,她浏览到印花四件套,两个枕套,一个床单,一个被套。四件套活动价才400元,原价850元。她迅速拍下四件套,两者对比,前者是一件,而后者是四件,太划算了!

当她告诉我这件事时,并没有显露出想象中的得意表情。她说,买回来后,才发现品质不一样,而且多出来的枕套与被套根本不需要,还占了柜子空间。其实可以花300元,结果多花了100元,等于不但没有打折,还让自己忍受了不如意的商品。她后悔地说,而且床单颜色太艳,又不亲肤。

2.

购买的欲望,控制的快感

有没有感觉拉臭臭的时候,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呢,就像一键点击“购买”,清空购物车的酣畅淋漓。我们的肛门之所以伟大,在于它拥有绝对厉害的括约肌,这种可以自我调控,可以憋住五分钟跑去厕所解决的过程,是有生理及心理满足的意义。

生理上叫伸缩快感,而心理上叫控制欲望。

这个东西我一定要买,我就要完成对购买的绝对控制,然后又会陷入囤积过量的无奈之中,看着去年“双11”囤的洗发水、护肤品还安静地躺在柜子里,为凑单买的假睫毛、明星口罩一次都没有戴过,强行安利给家人的保健品,硬是没拆封直接过了保质期,数十本育儿书连第一页都没打开过,不得不考虑,这场狂欢的不计后果的盲目积累,究竟有多少,是出于本意。

这种病态的囤积行为,无疑是对过去创伤的报复性发泄。

双十一购买的欲望,热衷购物也是一种强迫行为

创伤就来自于父母对这个时期孩子排便行为的态度,即:负面反馈。

被禁止随时随地大便,要求大便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或场所,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导致羞耻感。不能一边玩一边拉,强调规则性。

但是,从孩子的感受中,想怎么拉就怎么拉是多么快乐且自然的体验啊,不幸的是,被剥夺了原始的快感。此时他们将面临两难的选择,要么听从父母的旨意,在合适的时间,专属的空间里便便,要么听从内心的声音,像小动物那样无所畏惧。

这种心理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小孩子面临着人生第一次的“选择”。

无论他们选择了哪一方,都将对于另一个不被选择的内容进行强迫禁止,强迫自己忍耐。就像憋住大便一样,我们要把购物车填满,等到被允许的时候,双11购物节,清空粪便,清空购物车。这就导致了人生的第一次“强迫”的感受。

3.

控制物品,囤积缺失的爱

生物学家达尔文和英国球星贝克汉姆都曾得过强迫症。

无论是学者,明星,还是普通人都有可能面临这种局面,这个创伤怎么发生的呢?

在小孩子体验到肛门括约肌带来的快感的同时,也莫名其妙地伴随着父母的命令与约束。

即:当“我”做最想做的事时,

父母总是对“我”快乐的体验加以管制和禁止。

难道“我”的快乐是错的吗?

“我”的快乐体验是不被允许的吗?

我该满足父母的要求吗?

父母是爱我的吗?

之后,一系列疑问在小孩子的意识里产生,

并试图寻找答案。

反复几次后,小孩子不得不妥协,

他选择了压抑获得快乐(只能在条件合适时排便)。

长大后,购买者压抑了真正对物品的需求,

等到适当的时机才可以下手。

他内心的答案形成,

“我”需要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才是对的。

长大后,我只能在购物节优惠打折的时候才能满足自己。

而,购物节一年才有一次,我必须囤积。

双十一购买的欲望,热衷购物也是一种强迫行为

这是稀缺资源——父母的爱就像购物节一样,不常有!

抓住机会,使劲地满足自己。

就形成了囤积癖!

只有我服从父母的旨意,

他们才是爱我的。

我买了大量的商品,我是值得被爱的!

4.

越囤越多,无法取舍

理性地说,当人们在决定是否购买一样东西时,衡量的应该是商品使用价值与售卖价格。可是,“囤积癖”在决策时,总是受感性驱使,这笔交易能不能给我带来满足感,而不是这个东西能不能为我所用。只要钱花得低于参考价越多,我就赚得越多,无形造成了金钱与空间上的浪费。

而我们往往不以为然,在“买与不买之间”失去判断力,即便“不需要,但是非常便宜”之间左右为难。

这个错误的观念就是,“只有强迫和被强迫才可以满足父母的意愿。我要做一个好宝宝,乖宝宝,我就得勉强自己!”

5.

理性购物,拿捏有度

想一想我们曾经缺失的,无法自己作决定,无法享受天然的快乐。那种需要用囤积的方式获得掌控感,就像我们把曾经失去的权利重新夺回来。

我们通过对购物数量的控制,对购物价格的控制,找回曾经失去的自我掌控感,我们借由填满购物车,填满心理缺失的不确定性,购物节过后,接连不断收快递包裹的感觉,就像获得一份又一份认可的奖赏,仿佛父母默许了我们的行为,尽管这是需要用金钱购买的,甚至是透支自己未来得到的结果,但也让曾经缺失自由,缺失了爱的“我”,品尝到了暂时的“我值得拥有的快感”“我是值得被爱的荣耀”!

双十一购买的欲望,热衷购物也是一种强迫行为

听过一句有意思的评述:“看一个人是否缺爱,看TA是否疯狂购物就知道了。”

作家索菲·金塞拉曾说:“人是拿来爱的,东西是拿来用的。这世界一团糟,是因为东西被拿来爱了,而人却被拿来用了。”

你究竟被什么控制了,是什么在操控我们无休止地囤积没有必要的东西,理性购物,愿我们能够让购物只是购物,让爱成为爱,让每一种需要各有各的归宿。

双十一又要到了,小小购物贴士:

❶ 使用购物清单,划分必须购买的和并不需要的;

❷ 经济上做预算,给自己制定一个限额,不超出预算;

❸ 找到除了购物,其他可以替代获得满足的方式;

❹ 如果因压力过大或情绪困扰而购物,可同时求助心理咨询师

作者:镭宝  WMECA国际催眠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镭氏心理创始人,接受系统精神分析学习,专长整合疗法,擅长处理亲密关系,个人发展问题,艺术治疗,深度解析梦境。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外貌焦虑职业性格心理学职业价值观容貌焦虑哈利波特智商源码心理恐惧症抑郁症咨询师绿帽情节孤独症情绪管理叛逆智商测试存在主义九型人格EPDS俄狄浦斯情结偏执型人格治疗师女人心理依赖型人格男人心理洁癖回避型人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