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小雨
近期影院上映的《少年的你》受到了许多观众的青睐,票房和口碑节节攀升。这是一部关于校园霸凌的影片,观看的人群大多以成年人为主,我猜想他们的第一角色是父母。
这部影片的剧情较《悲伤逆流成河》相比,“血腥”程度可能更高,整场看下来,我感受到的是压抑和愤怒,头有些晕,好似被人灌了迷药,没有多余的精力欣赏胶片画面的美感。回家后,晕眩的感觉一直萦绕在头上,我意识到这里有被触动的部分,压抑与愤怒的来源或许是对霸凌现象的若有所思。
校园霸凌之所以让我感到难受,在我心里,学校里读书的孩子都是花与绿草这样美好的象征,霸凌如同一剂沾染毒素的染色剂,它无情且反复地摧毁着面向阳光的心灵,制造难以愈合的伤口,我体会到是丧失,是美好景象在眼前丧失的愤怒与无奈。
校园霸凌中的施虐者,他们不仅给予受虐者躯体上的伤害,还会娴熟自如地使用言语或非言语来对受虐者实施精神虐待。
躯体上的虐待暂且先放置一边,我着重来分析精神虐待。
法国幽默大师皮埃尔·德普罗日曾说过:心机深沉的遣词用字不必弄脏自己的手,也能杀人辱人。羞辱地位相当的人,乃人生一大乐事。
看似无害的字眼、指涉、推论以及非语言的暗示,确实有可能让一个人惴惴不安甚至崩溃,而周围的知情者通常不会过问。施虐者牺牲受虐者来壮大自己,并把问题的责任推给对方,以避免自己内心或精神上的冲突。如果责任在对方,那么就是别人的问题,自己就不会觉得不对、内疚或痛苦。
施虐者绝无可能自我怀疑,为了满足自身对获得钦慕和肯定的无尽需求,他们一定要通过贬抑他人的方式来维护自尊,继而获得权力。由于他们不在乎与他人的关系,也就不会有同理心,也不会懂得尊重别人。而尊重的意思是,重视他人身为人的价值,并知道我们可能带给别人痛苦。
施虐这种不恰当的行为唯有长期且不断重复发生,它才具有破坏力。
形成精神虐待的方式有许多,在关系里,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被排挤在外,拒绝直接沟通。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和一群同学待在一起时,大家愉快的聊着天。当你把你的生活经历与大家分享时,总有那么一个人会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在他所讲内容上,屏蔽你的分享。你或许会感到不开心,于是有些生气的问大家你们怎么没听我说话,而你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啊!?你说话了吗?你说的什么,我们没听见。
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施虐者不以为然的一句话可能就会对受虐者造成伤害,其目的是为了牢牢掌控受虐者。施虐者需要一种能够制造沟通假象的程序,一种单向的沟通,目的不是为了关系,而是为了保持距离,阻止双方有意义的交流。拒绝直接沟通的方式旨在操控受虐者,使他不清楚自己的受害过程:阻断资讯交流,仿佛断电般让受虐者陷入一片漆黑中。
二、运用讽刺、嘲笑的伎俩。
我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女生把她所暗恋的男生偷偷告诉了她的闺蜜,并且叮嘱她不要告诉别人。而没过多久,班上人的都知道了这件事,大家时常拿这件事来调侃她,并在私下评论:都长成这样了,还想着谈恋爱,更何况她喜欢的还是我们班班草,别人哪会看上她呀,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最后这个女生不去上学了。
这位闺蜜暴露他人隐私的行为不仅打翻了同学之间友谊的巨轮,还致使这位女生的内心遭受重创,鲜血淋漓的伤口让她痛苦绝望。施虐者可能并不是真正的坏人,她们的一些行为或许只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比如在枯燥的学习生活里找些乐趣,但他们却不懂得以损害他人感受而获得的乐趣是沾满灰尘的。这种攻击来自于不自觉的破坏心理,指一个人或几个人针对特定对象怀有或隐匿或明显的敌意,无论怎么解读,其对象都是具体、真实的目标。
三、否定人格。
施虐者对受虐者人格的侵蚀包括速写受虐者的一切缺点,并一再强调对方毫无价值,直到他本人最后也相信这一点。这是经由非言语沟通策略达成的:轻蔑的表情、“实在太过分”的叹息、令人不安或有恶意的暗示、令人不快的刻薄话、伪装成幽默的间接批评。
由于这类攻击不是直接的,所以受虐者几乎不可能认清真相,也就无从抵抗。自我意识脆弱、缺乏自信的人听到这类贬抑的话,就容易将其吸收内化,以为那是事实。“你什么事都做不好。”“要是没有我在你身边,谁会理你,少了我你只会孤零零的。”施虐者把受虐者吃得死死的,并用歪曲的事实欺骗对方。
受虐者一旦直接或间接听说自己一无是处,人格就会渐渐瓦解,以致让那种说法应验。由于施虐者表示那是事实,受虐者无法正确判断其真伪,自我便会跟着消失。如此用尽心机的目的,就是使受虐者更严重地自我否定,并提高施虐者的自尊。
霸凌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两类人的合奏曲,是施虐者与受虐者的双人芭蕾,两人“合谋”演绎了发人深省的舞台剧。
对于施虐者,他们在其他的关系中很有可能也是受虐者。比如和父母的关系。
当父母没有共情同感的能力,对孩子的伤心、低落、生气、烦躁、恐惧等情绪感受视若无睹,孩子正常的情感需求被缺乏耐心的父母视为麻烦和无能,为了不去面对因管教孩子所导致的挫败感,他们常常选择把这一切的错都归结在孩子身上,绝不怀疑自身有什么问题,通过对孩子躯体上和言语上的攻击,把心中的愤怒与憎恨甩给孩子,不关心孩子能否接的住。
虽然施虐的父母带给孩子的是痛苦,但对弱小的孩子来说,也意味着父母是强大和有力量的,孩子的内心可能会形成这样的观念:如果我变成父母那样的人,我就可以像他们一样强大,这样就不会遭受痛苦了。
电影《少年的你》中的“女老大”,她虽然没有受到来自父母躯体或言语上的伤害,但父母远离她的生活,对于缺少陪伴与关心的她来说也是一种虐待,是精神层面的虐待,有时其严重程度并不亚于其它的虐待。宽阔奢华的房间并不能提供“女老大”所需要的温暖,暖人的灯光失去了它的效应,就像冰箱里的灯,没有温度。一次次对温馨家庭的热切期盼,换来的却是一次次失望,乃至绝望。对父母的怨恨无从排解,内心冲突愈演愈烈,急需找寻发泄口的她盯上了那些受虐者,借由攻击受虐者来达到疏解心中愤恨的目的。
而受虐者,他们除了在黑暗中舔舐伤口,还需要学会保护自己,给予施虐者适当的回击。
受虐者常常以弱势者、受害者的角色出没在人群中,他们谨小慎微,异常敏感,在意他人的眼光,对所有的纠纷予以让步,甚至牺牲自身利益。他们拥有模糊的自我边界意识,害怕冲突,而这常常给施虐者们以可乘之机,从另外一个层面解释,受虐者在“诱导”施虐者进入自身领地,以此来温习过往的关系模式,目的是为了向某个重要他人认同,表达敬意。
对于他人侵犯自我领地的行为,他们意识层面是讨厌、排斥的,而潜意识层面是欣喜的,往往潜意识里遗留的伤害在影响着人的选择与判断。对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矛盾,他们无所适从,只能任其发展。
受虐者要想改变处境,首先要做的是制止施虐者对自己的侵犯,必要时需寻求他人的帮助;其次是弄清自己的边界,并坚守自己的原则;最后,与能够帮助你的人共同商量应对策略,从源头上杜绝霸凌发生。
把施虐者和受虐者放在一起来看待,会发现其实他们是属于同一类人,都是缺少关爱的人群。几乎所有的问题追根溯源到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里,更确切的说是回到了母婴关系。孩子身上所显露出的问题并不是只有他个人的因素,从大的视角观察,是整个家庭系统,乃至社会系统的问题。
治未病比治病更重要,防微杜渐才是最安全的举措。等到事情曝光、渲染扩大再来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78924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1713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8265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8472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23269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