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外面玩,没看到他,就想叫他。结果他说我没喊他,我喊了他。”
“你们班上有这种情况吗?”
“有啊!”
这是不久前发生在某校幼儿园的一幕,许多孩子都有这样的经历。而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他们往往被贴上了“问题孩子”的标签,导致不敢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久而久之,他们的性格会越来越孤僻、内向。
如何让孩子摆脱这些标签,重新成为别人眼中那个快乐的、开朗的孩子呢?这是每个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问题孩子的表现:
1.不愿与人交往。当别人与他交往时,他不是回避,就是拒绝。
2.不能接受批评、表扬。当别人对他提出批评时,他会生气;当别人对他说表扬的话时,他也会生气。
3.不愿参加集体活动。集体活动中,如果老师要求全体小朋友一起参与,他总是找借口不参加。
4.在老师面前或同学面前爱发脾气,爱插嘴;
5.做事丢三落四;
6.不守纪律,经常违反纪律;
7.做事拖拉、磨蹭;
8.不讲卫生、不懂礼貌。如在幼儿园或在家里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涂乱画、在地上乱涂乱画;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大声喧哗;随地大小便;不听老师和家长的话等。
这些行为都是问题孩子最明显的表现,如果老师不及时引导或纠正的话,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问题形成的原因:
造成孩子这样的行为,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生理因素。比如:缺乏安全感,怕黑,胆小等。
比如:对父母的依恋,害怕与同学相处等。
比如:幼儿园环境复杂,孩子容易受到欺负,学校老师严厉等。
了解了孩子产生问题的原因后,我们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小希妈妈每天接送她时会跟她聊天、讲故事,给她树立良好的榜样。妈妈的行为对孩子也有很大的影响;小希的爸爸妈妈都是老师,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孩子。
因此,作为家长要和老师配合起来,一起帮助小希走出困境。而对于老师来说,要帮助小希更快地走出困境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
问题解决方法: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孩子在父母面前表现得非常乖巧懂事,但是到了外面就是个“问题孩子”。究其原因,就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只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却没有及时地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因此,我认为,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这些孩子的心理需求。
首先,我们要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正确地引导。父母平时要多和他们交流沟通,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当孩子在外面表现得好时,父母要及时鼓励他;当他犯了错误时,也不要一味地批评和责备。
其次,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
一个温馨和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和温馨融洽的家庭氛围会给孩子带来正面影响。父母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相互谅解……让孩子从小就在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7091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464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6281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264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7922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