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曾经历过沟通破裂。比如:前一分钟你还在和某人进行正常的对话,下一分钟你们就会吵架,或者其中一个人开始拒绝沟通。
在这两种情况下,沟通都出现了问题。两人的互动几乎是在瞬间就破裂了,无论是被倾听、建立信任、解决问题……都无从谈起。这种情况无论是在婚姻中、亲子关系中,还是工作中都会出现。一场对话从一个积极的、以交流为导向的互动,转变为消极的、带有敌意的互动,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
而消极的互动会对我们的关系造成伤害。研究表明,我们需要5次积极的互动才能弥补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每一次负面互动。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图 源 | pixabay
01、沟通中的PAC理论
这里有个看起来似乎很“高级”的问题:在沟通中,我们表达出的内容,究竟代表了什么角色?
其实在大约半个世纪前,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就提出过一个PAC理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每个人的内心都会存在P(Parent-父母)、A(Adult-成人)、C(Child-孩子)三种状态。那么它们各自代表了什么呢?
父母型的表达
包含了从每个人父母(或任何主要照顾者)那里吸收的态度、感觉和行为。
例如在沟通中说他们会说的话,感受他们会感受到的态度,表现出他们曾经会有的行为。而其中积极的成分包括:关怀、指导;消极的成分包括了指责、控制。
成人型的表达
每个人根据此刻发生的事情,进行逻辑化的思考和行动。想想自己与同事或朋友之间的沟通。往往都是很理性、直接的,没有太多情绪上的因素。
孩子型的表达
是一种很自我、开放、原始的表达。这些表达中,带有了好奇心、创造力、天真、幻想、害怕、固执、讨好等等孩子般的心态。其中,也分积极和消极的成分。
沟通中,我们有时会遇到“把天聊死”的情况。例如夫妻两人一般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老婆:我刚才发给你那个地毯好不好看,我想给家里换个新的!(积极孩子型)
老公:几点了?明天不用上班啊?这些东西你想买就买嘛。(消极父母型)
图 源 | pixabay
02、沟通理论的深化
虽然说沟通是个永不休止的主题,但是作为个人,我们在每次沟通中需要去把控或感知的,无非就是三点:
1)你表达了什么?
2)你期望得到什么反馈?
3)你得到了什么反馈?
让我们继续深化一下上面的PAC理论。成人世界的沟通还是比较复杂的,而在每次沟通中,我们不见得只会表现出一种状态。
例如,可能是“父母型”和“成人型”并存。而不同类型的组合,也导致了不同的沟通效率,甚至是后果。
在伯恩的理论中,只有两种类型的组合能够达到高效、互补、互利的沟通效果:
1. 成人型——成人型
通常来说,沟通的发起方都带有着一定的目的、想法或好奇心,同时期望自己的表达得到理解、赞赏或正面解答。当对方能够“接住”发起方的意图时,自然也会明白该用什么方式去回答。
所谓“接住”,也就是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去“看见” 发起方内心的自我,并且明白发起方的其实是拿着一个“空碗”,等待着自己往里面装有价值的内容。
2. 积极父母型——积极孩子型
这时要看发起方是哪一边。如果是“积极父母型”发起的对话,通常已经具备了明确的目的和计划,展现出来的也应该是一种成熟、深思、关爱、包容的态度。
如果是“积极孩子型”发起的对话,也许会带有一些天真、幻想、冲动。这时“积极父母型”的一方就会用一种带有责任感的姿态,去聆听并解读,最后给出相应的积极反馈。
图 源 | pixabay
然而很多情况下,沟通是呈现“交叉模式”的。也就是说,一方可能同时想扮演好几个角色。
例如想表现得理性成熟,又想约束或控制另一方的行为。这个过程相当微妙而又有趣,这里举几个例子:
甲(想扮演“成人型”):电费好像一直都是从你的卡上扣钱啊?我看这个月没扣成功,是不是有大的花销了?
乙(“消极孩子型”反馈):什么哦?我的钱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你是在查我的帐吗?
甲(转换为“消极父母型”):问都不能问了?你看看你这个月都买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案例1中,乙方没有理解(或拒绝理解)甲方的意图,甲方实际上期望接收到乙方正面的回答,最后却受到乙方的攻击,于是甲方自动把身份“降级”为消极父母型。
甲(“消极孩子型”表达):不要跟我说话,我今天很烦……
乙(“成人型”反馈):你没事的,休息一下,明天就好了。
乙(“消极父母型”补刀):每次你都是这样,动不动就心情不好,第二天吃得比谁都多。
案例2中,乙方为什么要在表达了基本的理解后,却要补上一刀呢?很可能这种习惯性的表达方式,是从原生家庭那里延承下来的。这里面的潜台词有好几个:
1)你不该那么软弱
2)你的软弱会给大家造成麻烦
3)你是在无病呻吟
图 源 | pixabay
03、小技巧提升沟通氛围和效率
人与人之间如何沟通更有效率?这种十本书也说不完的话题就不在这里展开讨论了。但是理解了PAC理论里面的几类角色后,其实可以学习一些小技巧,帮助我们在婚姻、亲子、工作沟通中改善沟通效率。
A. 一定要注意眼神交流
这一点其实也不用深谈,眼神交流所传达的信息量是很大的。所以,如果两人有机会面对面沟通,不光是要注意提升眼神交流的频率(当然也不是让你盯着对方看),还可以配合上笑容、点头、歪头思考等更丰富的头部动作。而如果真的无法保持眼神交流时——例如你在开车——则可以用一些简单的语言表明自己的态度,例如:“嗯,我在听呢。”
B. 恰到好处的肢体表达
肢体表达在亲密关系中特别重要。尤其是婚姻和亲子关系中的交流,如果能够配合上肢体动作,效率会倍加提升。
这些动作包括:拥抱、牵手、抚背等等。而在一般性沟通中,如果想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征求请求对方的意思,则可以手掌向上,或者双手呈抱西瓜的动作。而要表达歉意、顾虑或疑惑,则可以两个手掌朝着自己身体,抚摸着心口来表达。
图 源 | pixabay
C. 避免过度解读文字信息
现在很多的交流,是通过社交软件来进行的。但是,纯文字的交流,其实会遗漏很多信息(例如当事人的心情等)。
因此,当双方处于文字沟通状态时,一定要记住在自己和手机/电脑之间,立起一道隐形的“屏障”。这道屏障既说明了:很多信息被过滤和遗漏掉了;又能暗示自己:不要过度解读文字信息,使自己和对方受到无谓的伤害。
D. 拆解表达和沟通的目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似乎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沟通的高手,其实并不见得。最有效的沟通,就是专注于当下(对话中)要表述和解决的问题。
例如上文中,甲方说电费没有被扣成功,那么双方应该行动一致,先着手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站在一个简单的问题上,去做无意义的思维联想,其实是一种幼稚。
E. 预判自己的方案和对方的反馈
开始进行比较重要的沟通之前,最好能够把话对自己先说一遍,问自己两个问题:1)我要是对方,听了会有什么感觉?2)我自己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有解决方案吗?
第一个问题,其实就是在根据自己对对方的了解,来预判对方的感受和反馈;第二个问题,就是在提升自己的责任感,使自己的表达从“消极的父母/孩子型”,升级到“成人型”。
参考资料
Berne, E. (2016). Transactional analysis in psychotherapy: A systematic individual and social psychiatry. Pickle Partners Publishing.
Harris, T. A. (2012). I'm OK, you're OK. Random House.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72360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9039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1836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8935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2253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