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活本身,其实分为两部分:理智、情绪。理智是人的社会性,情绪是人的动物性。
我们的基因里和社会里都包含了大量的动物性本能,这些动物性本能和需求有一部分被称作情绪。有句话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看他能不能妥善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别人眼中。
而我觉得成熟这件事情——未必是一个好的指标。举个例子,智人的历史有一百万年,而工业革命出现才不过几百年。我们的基因里包含的动物性本能在近几百年来的“工作中”受到了极大地压制。换言之,不要把情绪带到工作里去,我们要时刻保持理性。
这带给我们一个认知,理智是高于情绪的。这个观点正确与否,我们先暂且不讨论。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是,和《人类简史》里的经典问题很相似:究竟是人类驯化了小麦,还是小麦驯化了人类?
那么究竟是人类驯化了机器,还是机器驯化了人类?因为你会发现,一个工作状态下像“机器”一样的员工、一个成熟的员工,老板用起来非常顺手——冷静、理智,能够最大限度的维护公司的利益。
在当下这个科技和信息发达的社会,人们的劳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工业社会,工厂工人长期在车间重复简单的体力劳动,面临身心异化的心灵痛苦。如今科技和通讯设备的发展开启了另一层面的劳动。传统的体力劳动逐渐被自动化的机器取代。于是劳动的内容开始渗入意识层面(Cognitive Labor)。
从事高科技产业的劳动者在工作中需要投入经过多年训练培养的专业技能,动用创造力,想象力,还有社交精力。而这些都是一个人才智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the best part of the intellectual capacities)。
因此,人们更容易将欲望投射在工作中,渴望从中得到身份认同与安全感。正因如此,人们开始让工作占据生活,希望通过工作累积财富,忽略了富有感情的社区交流和日常生活。——《工作的灵魂》(The Soul at Work)
人类越来越像“机器”了。
说到这里,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这个员工为公司创造的价值,和他的个人价值是不是统一的。或者说,在变得像机器的过程中,对于个体本身究竟有什么影响。
简单来说,前文提到的两种价值是有部分重叠的,重叠的程度视这个人的性格而定。但是说到底,这部分价值来源于劳动,即理智,即人的社会性。还有部分没有被满足的,显而易见的,就是人的原始本能。
换言之,在工作中被压抑的动物性——情绪。再总结一下,即使百年来人们已经在逐渐的适应并试图去“喜爱”工作,但是工作这件事情依然与我们的部分本性相违背。
这里说多一句。美国人的理想世界和《三体》中描述的三体人的世界,其实是社会的两个极端形态。换言之,美国人理想中认为每一个American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个体价值、动物性),而三体人则一辈子都活在一个统一的理想下,从而优化生产结构、减少资源浪费(理智、社会性)。而人类的实际生活,其实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也代表着个体价值和社会最优资源分配之间的矛盾。
现阶段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允许我们每个人都去追求个体价值,比如艺术;但也不可能要求我们完全的放弃个体的“梦想”,去实现种群的最优发展。所以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如果以生产力发展为主时,个人的情感和需求就会被相对的压制;而当生产力刚刚跃迁到了一定水平时,又会有“文艺复兴”、消费主义等等。
所以人们不断试图向工作中寻求心灵的平静、情绪的欢愉、个人的价值,极大概率是寻求不到的。因为工作的要求和我们的属性只是部分相合,剩余的部分相悖。而寻求不到的那部分诉求满足,倘若没有从其他来源获得很好的补充,就会产生焦虑。
这种焦虑来自于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是的,我觉得这三种需求不全是按照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来分布,他们是交叉影响、共同作用的。
我以前觉得赚钱多的人不会那么焦虑,一个月赚五万十万还有什么焦虑的,剩下的无非就是些小烦恼,更像是无病呻吟罢了。后来等我到了这个层级,我才明白以前那个笑话:皇帝家用的原来不是金锄头啊。其实每个层级的焦虑,结构都是相似的。无非就是对未来成功的不确定,以及对自身努力的不肯定。
这句话可能不好理解,我举几个例子。我的工作是财富管理,但是现阶段我当作销售来做,工作性质决定了我日常与社会其他群体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多是社会中的upper/middle class。
这些人每天往来谈论的生意,动辄几个亿的项目、投资,以及消费品耐受品的升级,时时刻刻的刺激着我的神经,潜移默化的严重影响了我的消费观念,以及快感的阈值。而这种影响是几乎不可逆的,就像你吃惯了米其林就觉得家常菜索然无味一样。见惯了有钱人的生活,仿佛自己也成了他们当中的一份子,想要消费降级是非常困难的。
这在都市年轻白领身上尤其常见,不论男女。女性要精致,衣服鞋包化妆品;男性要格局,投资车房劳力士。但是事实是,有钱人在用被动收入去提升生活品质,而年轻人多半在用主动收入。
而其实这不是焦虑的来源,造成焦虑主要是因为,年轻人们知道自己这个状态其实很辛苦,每个月都是月光才能维持住这个水平。可是未来究竟能不能像有钱人那么“轻松”的消费,还是依然这么辛苦,他们不知道。
进退两难。消费降级,不情愿;而前路在哪里,看不清。这是所谓对未来成功的不确定,这种焦虑来源,对于低、中收入群体来说是主要影响因素。而另一个影响因素,对自身努力的不肯定,其实往往是人们忽略的,也是我现在面临的严重问题。
换句话说,我时常觉得自己努力不够。而我反思过后明白,这不是我的问题。或者说主要原因其实不出在我身上。
中国人,尤其是出身贫苦后来靠自身努力实现阶级跨越的我们父辈的那代人,时常强调一个词叫做“要强”。我从小就被教育要做一个要强的人,而我也确实深深受到了这个词的影响。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学习中。当然,要强这件事是有好处的。在一个人的个人成就未达到他能力的天花板时,要强确实能让一个人进步。
以我自身为例,我们行业有一个业界荣誉叫做MDRT,百万圆桌会员。年销售额达到一定数目之后可以达成,全世界范围内大概有不足2%的从业人员想有这个资格。
而对我来说,我从来就没有考虑过我要如何去取得这个荣誉,我只知道这个世界上如果只有0.002%的人能达成,那我可能做不到;但是有2%的人可以达成的荣誉,一定有我。我不会去想那些人是从业了多少年,积攒了多少资源,如何努力才做到的。我只知道,尽管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工作的第一年,但是今年这份名单里,没有任何借口和理由,一定有我。
所幸的是,这个荣誉目前还在我的能力可控范围之内,可以靠努力达成。但是许多人,包括我们的父辈们不能理解的一句话是:“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他们错误的以为是自己的要强和努力100%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其实恢复高考和改革开放才是前提。其实倒不是要否定他们的努力成果和“要强”这件事本身,努力也许决定了命运的90%,但剩下的10%其实更加重要。
换言之,我们的生活、事业,其实很多情况下不是单纯由自身决定的。所以结果与否,不要产生归因谬误。而“要强”、努力这样的事情,从来都不是一个选择题。不是只有AB两个选项,努力or不努力。很多时候,我们根本就没法去“选择”努力,因为努力从来不是一件只靠理智就能决定的事情。
很多人觉得,努力就是我这一秒下定决心,下一秒就能够100%全情投入到目标里面去。而我目前之所以还没有下定决心,那是因为我的动力还不够,或者说渴望还不够。而事实却是,有些情况,动力和决心是不可能够的——没有一个让你能够去努力的条件。
因为有一系列的因素影响着我们的潜意识。而这些因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当事时作为当事人我们几乎无法察觉。只有经历过后回头去看,才明白当初为什么“努力了”,或者说“没有努力”。
比如我回头去看当初我为什么不好好学习,考上清华。其实当时的环境和心理认知造就了我“不可能拥有努力到可以考上清华的那种努力程度”。这句话有点拗口,大家一定要多读几遍。事实是我当时的心智、我对于未来的规划,让我不会觉得考上清华这件事不为不可。
我们非理智的部分(情绪、动物性)其实才是做选择的主要部分,而理智的部分只能决定努力到哪种程度。不是我选择了努力,而是在环境、健康状况、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我顺势而为的努力了起来。就好比一个化学反应,这个反应也只有在得到了某些特定条件下才能自发进行。不是反应物不努力,实在是条件不允许。
这个势是前提。
而说回前面的观点“如果我更加努力,也许事情就能做成了。如果没做成呢?努力的还不够。”——这就是所谓的对自身努力的不肯定所带来的焦虑。我们只考虑了自身的社会性,而忽略了动物性本身也同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那我究竟是不是不够努力?
因此,一定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和定位。找到了努力或者说“要强”和自身能力的平衡点(也是情绪和理智的平衡点)。知道什么时候是我努力还不够,也知道什么时候不是我努力还不够。该把握住的机会,不要因为畏惧失败而没有使出100%力气(增强理智);天注定的事情,也不必强逼自己努力到120%,最后还怀疑自己是不是依然不够努力(增强情绪、放过自己)。
另外,牢记住这句话:努力,不是做选择。
正如前文所言,应对未来成功的不确定性,以及为了缓解部分焦虑,很多人选择继续强迫自己去努力。但是这究竟有没有效果呢,或者说应不应该这么做呢,这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大家可能还记得,我前文提到过“理智是高于情绪的”,现在这个问题也该拿出来讲几句了。
我们时常遇到很多自己不情愿去做的事情,但是理智考虑过得失之后,还是去做了;又或者在处理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时,我们也明白“不带情绪”可能会帮助作出更好的判断。凡此种种,好像都在告诉我们,理智是比情绪更优的选择。
其实不然。理智和情绪是我们的两个系统,分别对应社会性和动物性。其实在前面就论述过了,两系统可以分工合作,甚至有时可分主次,但是却不能互相干预。简单来说,我们认为理智优于情绪,这其实是出于社会性的考虑,而并非是生活中的所有时刻。所以不能够简单的用理智的思考去应对情绪的变化。
情绪并不会因为你“不带情绪”的处理就自己消失不见。只是你选择性的忽略了它,掩耳盗铃。打个比方,我们做任何投资,都有必然存在的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波投资赚了钱,风险就不曾存在过。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仍然要考虑风险,并且设置对冲策略。
情绪,就是人的风险。很抱歉我这么说,但是人的社会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太重要,以至于情绪已经成了我们的风险。因此我们必须要对情绪设置对冲策略,否则的话依据墨菲定律,坏事迟早都会发生。
说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就要问了,那应该怎么应对自己情绪上的需求呢?其实也很简单——用情绪去处理情绪,不要忽略它,不要骗自己。悲伤的时候可以大哭一场宣泄它,也可以选择去购物去寻找新的快乐来对冲它。总之不要试图去分析它,分析自己为什么悲伤,分析自己为什么要高兴起来,这么做毫无裨益。
所谓的实际操作也很简单,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就是尽量做合理合法、健康有益、符合社会主义八荣八耻思想观的符合人类动物性的活动。说人话就是,可以找个妹子(汉子)。我们常常感慨人生需要一个soulmate,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解释。soulmate可以体会到我们的情绪变化,有时共鸣,有时对冲,能够带来情绪上的沟通和安抚,满足我们动物性的本能。
所以我一直都觉得相亲这项活动是非常反人类、本末倒置的。 把好好的人生伴侣变成了单一的物质诉求匹配。换言之仅仅满足了一部分社会性需求,看钱、看脸。而本来更加重要的精神上的诉求,却往往被忽略了。
而相亲的出发点本质是:通过匹配社会性来更好的匹配动物性。什么意思,就是筛选两人的社会条件,以谋求更大概率的两人精神世界也相匹配的情况出现。因为一个人的性格、处事方式、情趣价值主要是家庭环境塑造的,因此相亲的出发点其实是没错的,只是出发之后却忘了最初的方向究竟是什么。
当然这其中也存在一些子女和父母在伦理方面的问题,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外界的界限问题,但是这个话题展开来说又将是几千字,就暂时不提了。
所以现在的现状就是,人的社会属性(金钱、社会地位等等)在现阶段不断的被人放大,带来比较;而人的动物属性(情趣价值、情感共鸣、个体自我价值实现——追求快乐)被不断的压缩,甚至唾弃。
而这一切的根源其实是工业革命,也是资本主义,直接成因则是资本主义下为社会生产“螺丝钉”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教育。而这将是我下一篇文章将要讨论的话题,即新的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的覆灭,很可能近在眼前了。
最后要致谢我的大学同学,至交好友——曾海嘉,在和他反复的探讨中带给了我此文的诸多灵感、观点。由于他本人实在是不喜动笔,只好由我整理了。
以及一个小建议,越是艰苦越是焦虑的时候,越不要放弃读书和学习。努力工作改变不了命运,读书学习则可以。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72764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379260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3818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4244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09704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