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饮暴食背后的心理机制
作者:王剑婷 2020-10-25 19:05:54 心理百科

我对“食欲”最初的深刻记忆并非来自于个人体验,而是多年前读《夹边沟纪事》。书中描写在自然灾害岁月当中一个个生命个体为了活下去,拼命挣扎的苦难记述触目惊心。某种意义上,那已经不是食欲,而是生存的欲望,发自灵魂最深处的本能的风暴。

可现在我们的国人大都已经生活在物质富足的环境当中,大多数人至少不会为吃不饱饭而发愁, 但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表现的依然如字面那样“饿得要命”……

暴饮暴食背后的心理机制

食欲,是想要进食的生理需求。所谓需求,即说明是不可抗的客观现实,是我们生存的基本。然而,当所谓的“客观”失控,你会发现自己如一架高空飞翔中的飞机,整个驾驶舱红灯闪烁,那些仪表盘上的信号明明灭灭中都在不断地向你发出警告:需要关注、需要处理、需要补充……需要!需要!需要!

想吃,是因为自制力差吗?

拥有健康的、正常的食欲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个食欲愉快的感受。上网搜索“食欲” 二字,你会发现大量的关于食欲不振的信息跃出,也就是说,通常我们更关心“茶饭不思” 的影响,因为那代表活力不足、低落等低能量的状态,旁人看到这样的字眼会产生的往往是担心或怜惜之情。

而面对类似“暴饮暴食”或“饮食冲动”的时候,我们常常想到的是 “肥胖”、“贪婪”、“无节制”等字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对这些反健康的、亢进的表现会自然而然的反感,难免内心会对这些行为本身厌恶并由此厌恶有这样行为的人,哪怕有这个行为本身的人,是自己! 做过父母亲的人都知道,现代育儿理论当中越来越多提倡的不是“定量喂养”而是“按需喂养”,也就是说,不管喝母乳还是配方奶粉,我们都鼓励让婴儿自己决定要进食多少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暴饮暴食背后的心理机制

而这个欲望当中,就不仅仅是“食欲”,我们会发现婴儿期开始我们都会同样使用“进食”行为来满足自我的需求,其中把进食与情绪上的慰藉联系在一起的现象没有人会否认,但同样也更少有人会拒绝去安抚婴儿渴望被喂养、被关心、被填满的情绪需求。

这种用食物,特别是以甜食来进行情感链接的行为甚至也同样出现在儿童早期的养育过程中——大人们会用糖果、巧克力、冰激凌来奖励行为乖巧的孩子,以至于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形式的链接“甜食=积极的情感”。

包括文化层面,在对待爱人的称呼上, 我们都会在近代东西方文化中发现用“honey”、“sweet”、“糖糖”、“小桃子”、 “糯米”等甜食的来昵称那些我们深爱之人。

人际之间那些各异的链接——恋爱、家庭聚会、朋友相邀,最常见的亲近方式也都以“聚餐”。因此食物本身与爱、与情感联系的关系可以说是从一出生就不断地发生、发展,并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

暴饮暴食背后的心理机制

对食物的依赖有时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其实有一点值得我们思考的是,食物中的很多成份与精神活性药物或某些非法物质的成份是相同的。

比如巧克力当中含有的苯乙胺是摇头丸中的主要成份,酪胺和吡嗪是坚果、咖啡、腌制食物、酸奶酪及陈年奶酪当中普遍存在的物质,但同时也是抗抑郁药和治疗哮喘药物中的基础成份之一。

因此,我们常常会发现食欲失控早期偏向吃甜食、巧克力及奶油等物质非常常见,而大量摄取食物在早期不需 要承担道德、社会和法律上的责任。

甚至某种意义上说,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比 起毒品或药品更易得,因此一旦成瘾,食物的戒断和毒品不同,戒断食物对任何人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停止暴食的行为并不容易,因为充斥着食物的当今社会,时刻诱惑着人去吞食以化解情绪。

所以,一方面,我们渴望某种食物是因为身体本身需要这些营养物质,比如碘、蛋白质或维生素。当能量不足时,我们渴望吃喝的某种食物恰好说明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有确保机体得到满足的神奇能力,而这种源自于生理的渴望背后也充满了情绪的需要!

在同样提供前述微量元素的食物当中,人们往往渴望某种特定的食物,暴食者也是如此,他们并非不加控制的吃进去手边能得到的任何食物,一如124期督导期刊案例当中的女性一样,他们专门花大量时间来研究、挑选、购买那些食物,甚至谙熟于食物的营养信息,其中“控制 ——失控”的界线其实已经非常模糊。

所以,用“没有自制力”这种观念来定义暴食者往往不够客观。这种在严格控制下的暴饮暴食其实更多的是提示我们,在生理性的需求之外, 那些不可遏制的吃的念头,更多数来自于“情绪性饥饿”。

情绪性饥饿:暴饮暴食背后的四种情绪

回想在我自己的成长的历程中,也有一段与饮食纠缠的记忆片断。

那是初入东瀛的第一年,初成人,离父母,一向快人快语的我如同在异国新生,孤独进出,口不能言,还未开学,没有工作, 4月天,乍暖还寒中困坐东京一隅的小公寓中,看着电视机里呜里哇啦的电视节目,没来由的觉得“太糟糕了”,为了驱逐那个糟糕的情绪,顺手拿起一袋早餐 面包,涂上黄油烤了烤吃起来,“嗯,好吃!”——至少在国内时我并没有试过这个口味。

沉浸在“好吃、好吃”自由落体式体验中,我竟然就那样一片一片吃掉了六片厚实的面包。饱,带来了满足,但似乎哪里还有点不够,又拿出一包饼干吃下去;饱,但似乎哪里还有 点不够,再来一包威化饼……

暴饮暴食背后的心理机制

开学前的那十几天里,一个人独自在家吃东西的记忆伴随着并不晴朗的天气至今记忆犹新。不用说,都是一个人的时候才那样吃,而停止是伴随着开 学、打工、全天跃入新生活后,不再需要用吃来填满时间或填满自己,再也很难找出时间体验那种空荡荡的情绪。

而当初更没有想到会有一天进入心理学领域当中,再回想起这段经历的时候已经是多年后在与督导进行分析时:原来,那些面包和饼干,是我的寂寞、失败感、失语的代偿、异文化中的应激状态……

情绪,其实很多时候是不需要思考的自动思维,与成长经历、外在压力、自我评价关系巨大。多年后,在阅读一本美国临床工作者Doreen Virtue的书1时,看到她在自己研究中详细讨论了暴饮暴食背后的四种情绪:害怕(Fear)、愤怒(Anger)、紧张(Tension)和羞愧(Shame)。她把暴饮暴食的主要诱因定位于这四种情绪中。

暴饮暴食背后的心理机制

而以上四个词的首字母拼写起来恰好是FATS,意为脂肪、肥胖。

暴饮暴食行为多发生在年轻女性群体当中,因为受时尚文化的影响,年轻的女孩们一边在乎自己的身材和外表,通过节食、过度锻炼等方式来体现自我管理;另一方面过度的自我评价带来以上甚至更多的敏感情绪,更倾向于用可控的方式来实现“自制”,而体重变化也成为阶段性成果可视化、刻度化的代表行为。

因此,情绪差或生理饥饿都可能会促使个体通过进食行为来化解,就像前文我提到自己那个短期出现过的反应——食物味道不错,同时还带来了满足感,但随后为了不断追求这种速效的满足,食物的量可能会不断加大。

幸而我那时的“闲暇”极其短暂,并没有迁延下去,因为往往在口腹之欲短暂的被满足之后,会加剧自责、罪恶感、羞愧和自我厌恶 (即使短,彼时的我也的确体验了上述的失败情绪)。

而为了不让自我评价恶化,停止行为本身并不容易,更加可能的是开始选择用另外的补偿性行为,如催吐、滥用泻药或过度运动来重拾“控制”。所以暴饮暴食往往和节食结成对,交替出现。有文献中提到这样的机制:

暴饮暴食背后的心理机制

拿回掌控感,从找回“感觉”开始

人们习惯性的回避情绪远不是只有少男少女人群才有的行为。

第120期督导期刊中《情绪,身体不会忘记》一文中我们就介绍过人们如何把诸多不愉快的负面情绪通过对食物的渴望、身体疼痛、某种疾病、抑郁焦虑、睡眠问题等途径“表演”出来。

这些躯体化的问题当中,用吃的办法可谓最简便易得,实时也最不易被责备或被他人察觉的行为。有暴饮暴食行为的人可能多次告诉自己说“我不再多吃了!”但正如前文提到的,往往“多吃的行为”并非出自于生理需要,而更多的是来自于自动产生的某些情绪当中。

因此停止行为本身,首先要先学会主动识别自己的情绪,这种识别的练习就构成了当今对进食障碍最主流的心理治疗手段——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核心内容。在这里我们且不讨论具体CBT中对个体化情绪的分辨技术,而首先来讨论如何学会分辨“情绪性饥饿”和“生理性饥饿”。

暴饮暴食背后的心理机制

上述差别多数时候可能并不会全有,只由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情绪导致饥饿感产生,因 此,当自己产生想要囤积食物、进食或思考食物的时候,学会让自己从认知层面仔细的思 考一下,练习如何分辨“此时此刻”自己的饥饿感受属于以上哪种逐步的,有可能会帮助 我们重新拿回掌握权,而不是被支配。

124期案例中张道龙医生建议来访者进行正念练习(Mindfulness),也是除认知行为疗法(CBT)之外,近年来较为常用的情绪调节练习。正念练习的基本思路并不是让你与自己的情绪作对,而是学会退后一步,调动觉察与觉知,对自己的情绪加以体会,而非评 判。因此,正念最核心的两个部分包括“是什么(What)”和“怎么样(How)”3。

“是什么——我在经历什么”

➢ 观察。注意当下“正在经历、体验”的事情,但不要局限在已经发生的。仅仅去观察和察觉到你的心理感受和身体感觉。让思维和想法被观察到、然后允许他们离去,如同天空中漂浮的云朵或水流中浮游的树叶。

➢ 描述。当你观察自己的体验,需要练习去“描述”它们。例如,你可能会在你的心里 说,【我注意到在我呼吸时,我的胸口觉得有些紧,然后我就觉得“我很紧张”】。只用去注意和描述你的想法 ,而不用去评价或内容。

➢ 参与、投入。当你做某事,全神贯注地去做。不要在“下意识”的支配下做事 ,而是带着主动意识参与到活动中。例如,当你用吸尘器吸地时,不要想做晚饭的事。注意到真空吸尘器的声音,操作机器时用到的肌肉。如果你的注意力在逐渐分散,就轻 轻地把它集中回到手头的任务。

“怎么样——看到存在”

➢ 不评判。接受每个时刻本来的样子,而不是你认为的它“应该“是什么。正念只关注事实,而不是评判它的价值”,不是说什么是“好”还是“坏”。这样确实有些难,因为我们都倾向于评判而不是描述事物。比如窗外阳光明媚,所谓评判就是我 们很可能会说“阳光真好啊!”,这就是由事实带来了情绪,而非评判性的表达可以是:“我的脸可以感受到阳光的温度“。要吧关注什么是有益的并且均衡的,以 及什么可能是无益的或失衡的,但不都做评判!而且更重要的是,即使你发现自己在评判,也可以提醒自己,不因为自己的评判而批评或检讨自己,因为那也成了评判!你只用温和地提醒自己,“我走神了”再让自己回到非评判的状态中去。

➢ 一次关注一件事情。一次做一件事!一次关注一件事意味着我们能够全神贯注地做 一件事。所以,走路时,就专心走路;吃东西时,就专心地吃;看电视时,把注意 力集中在你看的东西上。全神贯注地做每一件事。如果感觉或想法(例如,记着你等下要做什么)分散了你的注意力,尽你所能去撇开那些让你分心的念头,让你的 注意力重新回到你在做的事上。

➢ 做必要的事。这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只做必要的事。有时我们会去做我们觉得自己“想要”做某些事。例如,比赛中足球运动员可能认为裁判员的判罚不公平,他想争辩,但最终决定放下怒气并专注于进球得分。注意这个过程:觉得恼火→发现自己有像这样的想法,“这不公平”或“这是不对的”→察觉念头→让它们淡去→ 把注意力集中回手头的任务。

特别是正念练习本身当中就有正念进食(Mindful Eating)的练习。通过这样充满觉 察的练习过程,可以帮助你从进食行为本身体验满意感和满足感,而不是忽略情绪,被行为本身吞没(详见:美利华公号中2019年12月18日推送《正念练习》)

结语

包括暴食症在内所有的进食障碍在心理治疗当中都被认为与“关系障碍”有关,即当亲密关系有创伤或受到挫折时,由于安全感的缺失带来的痛苦使人不能自我接纳,进食问题产生的概率就要更高一些。

因此不论是何种技术,在针对进食障碍的治疗当中,关系的修复,用爱的感受来替代FATS(害怕、愤怒、紧张和羞愧)这四种情绪,都会有助于我们找到幸福、安全和被爱的感觉。

困难的情绪来临时,请一遍再一遍的告诉自己: “我原谅、接纳和相信自己。我是可爱的!”

参考文献

1.Doreen Virtue(2011)Constant Craving-What Your Food Cravings Mean and How to Overcome Them, USA:Hay House Inc.

2.http://www.cci.health.wa.gov.au/Resources/Looking-After-Yourself/Disordered-Eating本材料翻译自西 澳洲临床干预中心(“战胜进食障碍——第一部分”)。这一版本由Food Freedom(ID: beateatingdisorder) 翻译,但并未经过临床干预中心的审查。

3.Fursland, A., Byrne, S. & Nathan, P. (2007) Overcoming Disorder Eating. Perth, Western Australia: Centre for Clinical Interventions. ISBN: 0-975799525. Created: March 2007. Revised November 2010.翻译 版本由Food Freedom(ID: beateatingdisorder)翻译。

4.Debra L Safer, Sarah Adler, Philip G Marson著, 张钰,朱卓影主译(2019)告别情绪性进食的DBT方法,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5.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M].5版. 张道龙,刘春宇,张小梅,等译.(2015)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回避型人格正念桃花运安全感双向情感障碍树洞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男人心理霍格沃茨智力心理学家绿帽情结叛逆焦虑症职业价值观心理测评悲观主义心理测评系统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咨询师产后抑郁症自闭症社交恐惧抑郁症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