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科学家认为,在当今社会,自恋是种“流行病”。从政客名流到亲密关系中的另一半都有可能具有自恋型人格特质。
自恋型人格不只有浮夸、爱表现的自大型自恋,它还包含了自尊心低、敏感焦虑的脆弱型自恋。二者有共通之处,但在领导能力、亲密关系等不同领域也有不同的表现。
01、什么是自恋型人格?
大家想一想,你们通常如何定义自恋?或者说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是自恋的人?
“浮夸、外向、极度渴求关注、得不到想要的赞美时充满敌意”?这些形容往往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大众脑海中的。但另外一些看上去内向、缺乏安全感、自尊心偏低的人在他人面前为什么总会给人一种“自视甚高”的感觉?
心理学家Wink (1991)提出,自恋型人格其实有两副面孔:
脆弱敏感型(vulnerability-sensitivity)
自大表现型(grandiosity-exhibitionism)
脆弱型自恋人格的主要特征包括情绪消极、神经质、边缘型特质、缺乏信任感、抑郁、和焦虑。
自大型自恋人格的主要特征包括控制欲强、对权利十分渴望、爱表现、反社会、和低宜人性。
虽然两种自恋型人格不尽相同,但是二者也有一些共通之处。两种类型的自恋人格都十分强调自我重要性、具有攻击性、经常有自大的幻想、缺乏共情能力、自恋的同时也有一颗脆弱的自尊心。
02、自恋的人领导力更强吗?
很多实验研究证明,自恋的人更倾向于在新成立的集体中担任领导者,并且更容易在面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同时,自恋的人在面对他人评估的时候经常表现的格外出色。但是,在决策过程中,领导者的过度自信往往会导致失败,甚至重蹈覆辙。除此之外,自恋的人通常会优先考虑个人利益而非长期收益,因此自恋也跟较低的道德观念息息相关。
Watts等人在2013年就美国总统的领导力和自恋程度进行了实验。实验者们通过NEO PI-R量表来测量41位美国总统(到克林顿截止)在就职前五年的性格和行为特质,从而检测自恋型人格如何影响总统的主导意识、智商、和对权力的追求。
同时,实验也检测了总统是否比普通大众更容易具有自恋型人格,拥有自恋型人格特质的总统是否在逐年增加。实验结果显示,自大型自恋人格与总统的成就有一定关系,但是,自大型自恋人格也与总统的负面表现有关,特别是在道德方面。
除此之外,研究显示,和普通大众相比,自恋型人格的确在美国总统中有更高的比例,并且拥有自恋型人格特质的美国总统正在逐年增加。与预测结果相反的一点是,脆弱型自恋与总统的领导力和表现并没有太大的相关性。
由此看来,就领导力来说,自大型自恋是一把双刃剑。它与总统的说服能力有很大关系,于此同时也与总统在道德层面上的不检点行为息息相关。
这个实验让我想起了咱们的北美“懂王”川普。在川普竞选总统期间,外界有无数猜测认为特朗普有自恋型人格障碍(NPD)。35名心理健康学家甚至共同撰写了公开信,称川普在演讲及其行动中变现出过度的自大,在面对他人的不同观点时经常表现出愤怒。
川普的确在各个领域都渴望表现自己,不论是疫情问题还是经济问题,他都会用“没人比我更懂xxx”来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与此同时,在与拜登的辩论中,面对拜登的不同观点,川普也是多次打断拜登的讲话。川普还在辩论中声称自己在三年任期内做的事情比任何一个总统都要多。
虽然川普表现的十分自恋,我们并不能由此肯定他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也许他只是具有极端自恋的人格,但他并没有遭受过这种人格障碍带来的痛苦。
03、自恋的人在感情中迷人又磨人?
偶像剧中的霸道总裁经常表现的十分自恋,这种自恋在女一女二的粉丝滤镜下是“魅力十足”的。的确,在刚刚接触时自信的感觉是大大的加分项。但是别忘了前面提到过的,自恋型人格不只有一种,你以为的“霸道总裁”可能是个 “病娇”。
一项实验比较了自大型自恋和脆弱型自恋的人在面对人际排斥时不同的反应。拥有脆弱型人格的参与者在面对人际排斥时表现出更大程度的负面情绪,尤其是在面对伴侣的侮辱、背叛时。其他实验在研究自恋人格和依恋模式的关系时也发现,脆弱型自恋和焦虑型依恋具有相关关系。实验结果显示,焦虑型依恋通常包含很强的自恋特质,例如,理想化伴侣、对于分别的信号十分警觉、一想到和伴侣分开就会特别悲伤,等等。
除此之外,在亲密关系中,自恋的人常常会要求对方以自己为绝对的中心,当对方不能满足他们时,他们会变得愤怒焦虑。因此他们会通过贬低对方、掌控对方来缓解自身的焦虑。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会想到那些电视剧中爱而不得,最后走火入魔的病娇反派呢?小编我第一时间想到了“童年阴影”江玉燕姐姐。她做为这部剧的主力队员,成功的把剧中其他角色杀光光,只留下了小鱼儿和花无缺 。
总的来说,自恋型人格具有多面性。一些自恋特质对领导力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另一些特质则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缺少道德意识,在亲密关系中控制欲强。
如果说自大型自恋的代表人物是一些政客或者好莱坞明星,那脆弱型自恋的代表人物则更像陈奕迅的歌曲“浮夸”中的主人公,自恋又自卑。
参考文献
1. Watts, A. L., Lilienfeld, S. O., Smith, S. F., Miller, J. D., Campbell, W. K., Waldman, I. D., ... & Faschingbauer, T. J. (2013). The double-edged sword of grandiose narcissism: Implications for successful and unsuccessful leadership among US presiden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4(12), 2379-2389.
2. Besser, A., & Priel, B. (2010). Grandiose narcissism versus vulnerable narcissism in threatening situations: Emotional reactions to achievement failure and interpersonal reject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9(8), 874-902.
3. Besser, A., & Priel, B. (2009). Emotional responses to a romantic partner's imaginary rejection: The roles of attachment anxiety, covert narcissism, and self‐evalu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7(1), 287-325.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7229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042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496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099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46746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