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后几百米后老是担心屋门有没有锁好,甚至有时忍不住跑回家检查;
一定要把书桌、书架整理得整整齐齐,心里才感到舒服;
脑子里总有一个画面重复上演;因为有点“洁癖”,总是忍不住多洗几遍手……
拥有这些相似经历的你可能常常自嘲自己有“强迫症”,但强迫症并非如此简单,科学的诊断需要专业医生根据症状表现、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然而,如果真的确诊为强迫症,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首先,不要慌张,要相信强迫症并非绝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我们应对强迫症的方法也越来越多。那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目前主要的几种强迫症治疗方法吧。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选择哪种治疗方法取决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是否伴有共病及共患病的性质如何,既往的治疗史和药物治疗的可获得性,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患者的个人治疗意愿等。
心理治疗
影响强迫症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心理因素可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心理治疗在强迫症的治疗及预防复发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临床上用于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BT)、森田治疗、精神分析治疗等。
CBT 包含了ERP、认知治疗及行为治疗,其中以ERP为主要技术的CBT被公认为一线的心理治疗方法。ERP旨在通过中断习惯化过程来达成治疗目的,减少强迫症状。根据参与者可分为个体治疗、团体治疗、家庭治疗及伴侣协助治疗。荟萃分析显示,团体CBT治疗及个体CBT治疗均能有效缓解强迫症状,且两者疗效相近,而与个体治疗相比,团体治疗节省了更多的临床资源。关于ERP的操作方法已在强迫症诊治中心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疫情下改善强迫症状的自主练习技巧》中进行详细解释说明,更加详尽的操作方法及手册可参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王建平主编的《战胜强迫症》自助手册。
森田疗法的基本治疗原则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强调不能简单地把消除症状作为治疗的目标,而应该把自己从反复想消除症状的泥潭中解放出来,然后重新调整生活;不要指望也不可能立即消除自己的症状,而是学会带着症状去生活。由施旺红主编的《强迫症的森田疗法》、《战胜自己——顺其自然的森田疗法》等书详细讲述了治疗强迫症的森田的方法。
精神分析治疗注重童年创伤、潜意识的动机和欲望的影响,通过自由联想、积极想象等技术来探索强迫症状背后的心理意义,从而帮助患者得到人格的成长,提高生活适应能力。目前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在强迫症的治疗方面尚缺少实证依据,但缺少证据绝不等同于无效,目前的循证依据主要来自案例报道,因此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2016中未将其列为首选的心理治疗方式。
不同个体适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不同,需专业的心理评估才能确定哪种方法更为适用。基于全球疫情尚未控制,居家隔离中的患者可选择借助网络的远程CBT训练。治疗师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指导、治疗反馈及支持,而不再受限于地域及治疗师的时间。此外,因网络培训容易形成规模,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均优于传统的治疗手段,这或许将成为未来治疗的主要形式。
药物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且伴有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以及既往对药物治疗反应良好且愿意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可选择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强迫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因强迫症状的发生发展常常与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谷氨酸等)的失衡有关,而药物治疗能够起到帮助调节大脑神经递质平衡的作用,从而减轻强迫症状和缓解焦虑、痛苦。强迫症的常用药物包括SSRIs类药物,如舍曲林、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等。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的抗强迫效果在一些研究中得到证实,由于其在我国未获得强迫症的治疗适应证,在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2016中作为二线治疗药物推荐。
研究显示,病情严重、病程长、心理社会残疾严重、早年起病、老年患者、共病抑郁、病前有人格障碍、强迫症阳性家族史、自知力差以及神经系统检查有异常发现的患者对药物疗效差相关。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药物治疗必须持续12周才足以起效。保证至少12周的急性期足量药物治疗非常必要。强迫症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因此需要谨慎考虑停药时机,制定个体化的停药方案、监测减药停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计划好相应的处置措施以及制定停药后的心理行为康复计划。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任何药物治疗都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请勿自行用药及停药!
物理治疗
对于难治性强迫症患者或共病抑郁或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采取物理治疗的方法,包括:经颅磁刺激(TMS)、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等。1997年Greenberg首次将rTMS用于强迫症的治疗。研究表明,rTMS能有效减轻强迫症状。改良电休克治疗已成功用于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研究报道改良电休克治疗能有效改善强迫症患者共病情绪问题,但并不能有效改善强迫症状本身。是否合并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结
当然,有些时候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个体情况选择联合治疗,从而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再次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哪一种治疗方式,都务必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74949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29020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3470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6958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47392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