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最终的目的是建立健康的自我,而自我是我执的一个部分,所以佛法的目标是破除它,达到证悟。
我把心理咨询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针对普通大众的。这类人找到心理咨询师,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功能出现了冲突,例如人际关系冲突。社会大众想要达到的目标是社会功能稳定,所以很多人达到这个目标后就没有进一步咨询的需求了,这就是心理咨询中短程或中程的工作。
另外一个是社会功能还OK,想进一步做自我成长,让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加健康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心理治疗属于长程,但咨询的目标还是建立一个健康、灵活的自我。在这样长程的咨询中,我们也会探讨一些存在的议题,例如生命的意义、死亡等,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怎样在轮回中过一种有意义的幸福生活,不会涉及打破这个健康的自我,甚至跳出轮回的部分。
而对于修行来说,建立健康的自我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最终目标是打破我执,脱离轮回,获得证悟。
现在佛法的修行方法被借用到了心理学中。例如正念,它本来是佛学的修行内容,但因为心理学的目标只是建立健康的自我,所以阉割掉了正念核心的一些东西。心理学对正念减压的定义是,以正念禅的修行来处理压力、疾病、疼痛等,是一个缓解压力、减少压力的严格训练,这就把正念四念住的核心部分拿掉了。四念住指的是建立稳定和持续的觉知,观察当下的身体,感受心识,乃至我们的五盖、五蕴、七觉支、四谛等法,明了其刹那生灭、无常、苦的本质,断绝贪嗔痴的烦恼,从苦中获得解脱。所以,当解脱取向的东西被借用到心理学领域,就把它的主要作用拿掉了,强调的却是它的附属作用。
在我的体验中,建立一个健康的自我是破除我执非常必要的步骤。如果说长程的心理咨询师帮助来访者在自我成长的路上走了一百米,那修行就是要走一万米。心理治疗是很重要的前提和准备工作,可以作为准备部分被整合到佛学的修行中。个体也可以做一个选择,比如我只想走这一百米,没有意愿走后面更多的旅程,也是完全OK的。但是如果反过来,把佛法的东西放在心理咨询中,必然会出现像正念四念住变成正念解压的情况。当然在纯心理学的视角看,它也是一个有效的减压工具,但是在佛法的视角看就有点可惜,好比杀鸡用牛刀一般。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看,这样反向地将佛法的东西放在心理咨询中,问题就在于它缺乏一个知情同意。好比我手里有一把砍牛的刀,我应该告诉你用它砍牛是什么效果,在你知情的情况下,你要用它来杀鸡也是OK的。但目前的情况是,心理学界借用了正念的概念后,它就直接说这把刀就是用来杀鸡的,所以心理学的受众根本不知道它还可以达到脱离轮回的效果。如果学员不知道有这个功能,他就无法做一个选择——万一他有这样的需求呢?这就是目前我看到的最大的问题:借用者没有告诉受众这是一个阉割版的正念。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3859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08195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1010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1624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39444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