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心理工作者的从业指南
几年前,“魏则西事件”用生命的代价揭开了“莆田系”模式医疗的种种黑幕。
其实,在心理咨询行业和医疗行业很相似,虽然你不太会因为心理咨询没有做好就丢掉性命,但是对很多人而言,自己的精神可能比身体更难以允许让他人触碰,怎可让不靠谱的人随意处置?
然而,在心理咨询行业,也存在着良莠不齐,也有竞价排名。
很多人可能以为自己找了符合资质的心理咨询师,但是对方未见得是合格的咨询师,很多人以为自己参加的活动是比较有启发的心理活动,却不知道已经堕入歧途。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更好的辨识,也为了全体咨询师更好地塑造好自己的专业形象,我们特地做了准备,在此刊发本篇《指南》,请您收藏。
怎么判断一个咨询师是靠谱的?这可能是大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咨询师最该注意的问题。
现在很多人咨询师都会自称自己是“资深”的,还会甩出很多证书、培训经历来做说明。王婆卖瓜自然自卖自夸,作为消费者,不能“听风是雨”,作为咨询师,也该让大众更好地辨识出自己的专业性。
大众要判断一个咨询师是否有经验,是否靠谱,是否适合自己,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这些也是咨询师该注重的:
01、取得咨询师证书的时间
首先,大众要确定这个咨询师是有证书的。
有些人只是心理咨询师在读,或者自己比较感兴趣,读过几本书。
这些人可能也能谈出很深刻的人生哲理,或者能拽几句很棒的专业语言,但是并没有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书。
如果你不介意“无证驾驶”,那就不必看这篇文章了。
当然,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关键还看这个咨询师接下来的培训经历、实践经历,以及本人的综合素养。
和其他高端服务行业一样,“有证”和“能做”还是一定距离的。
一般,一个咨询师从拿到证可以真正做咨询要1-2年的时间。
这1-2年里,这个咨询师并不清闲,需要不间断地培训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操能力。
找一个心理咨询师,并不是看他长的是不是够老,而是他的“咨询资历”是不是够老。
当然,这并不是说取得证书时间越长越好,如果没有继续教育和实践经历,“老人”一样是新手。
就像考过驾照,6年换驾照了,还一次没用过的人,你敢坐他的车吗?
所以咨询师不仅要让来访清晰地了解自己拥有从业资格,并且要让他们知道自己一直在进行培训和实践。
02、实践经历
咨询师的积累主要是时间积累,说到底是这个老师做过多少比较有质量的咨询。
一般咨询师的介绍里,要注明这个老师的“个案小时数”,一般有几百,上千不等。
这里指的有质量的咨询,是指来访者确实有做心理咨询的意愿,而且愿意支付一定对价(多少钱暂且不论),按照正常设置时间(一般应确保有1个小时左右)完成了咨询。
以此作为计数基准进行统计:
如果一个号称做过1000小时咨询的老师,如果他表示自己的“咨询资历”已经是5年的话,平均每年是200小时,平摊到每月是16个小时左右,也就是每个月有15-16个咨询,相当于每周有3-4个咨询。
这样的分析路径用到任何一个咨询师身上,帮助大众分析这个老师目前的实践经历是否资深。
请注意,上述举例,对于一个兼职从业咨询师而言,已经并不少了,很多人并没有这样的工作量。
而一个1000小时的咨询师,一般已经是比较专业和精进的咨询师了。
需要指出的是,咨询工作是需要积累的工作,有一个慢慢爬坡的过程。
如果一个咨询师刚刚出道(1-3年),就号称自己做过多少百甚至上千的咨询,往往并不靠谱,因为大多数咨询师可能一开始的几年是接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的。
如果他能坦诚这点,倒是更值得信任,因为接不到倒是正常的。对咨询师,尤其是很多新手咨询师,坦诚是最好的宣传策略。
04、培训经历
专业领域是非常需要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行业也概莫能外。
所以能够坚持参加专业培训的咨询师,是对自己负责、也对来访者负责的咨询师。
如果一个咨询师,都没有参加过培训,“裸奔”做咨询,那是万万不能选的。
但是,如果一个咨询师到处参加培训,积累的证书有一大摞,写在简历里的也有许许多多的培训,倒是值得引起注意的。
大众选择咨询师时,可以做一次“侦探”:
这个咨询师,是培训的时间多,还是做咨询的时间多?他花了这么多时间参加培训,如果都是认真参加的话,他还有多少余力做咨询?
另外,并不是培训参加的越多,咨询能力就越强。
首先,不是每个培训都是质量比较高的。
有很多“课”往往是一些咨询师赚钱的工具,质量并没有保障,很多新手咨询师并不清楚,误打误撞就去参加了(关于咨询师如何鉴别靠谱的培训,今后我们会另行谈这个话题),所以培训不在量,在质。
其次,培训的内容也许不错,老师也挺好,但是这个咨询师是否认真的听过,也不能确保。
一般而言,如果参加过一些比较系统、有一定录取要求、也有考核要求的培训,相对而言,可靠性高些。
当然,并不是说只有参加过此类培训的老师是靠谱的,但是一个咨询师要成为一个专业老师,是必须经历这样的继续教育过程的,而且是经历相对比较正规的继续教育,这也是咨询师需要有一定经济基础为前提的原因之一,不是花了几千块读了一个心理咨询师二级证就可以到此为止的。
这里特别补充一下的是,心理专业的毕业生是不是比非科班出身的咨询师更有优势的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理论视角浸淫越长对长足发展是有利的。
不过,由于心理咨询主要还是实践性学科,现有的学术培养体系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是“水土不服”的,如果专业出身,但没有实践经历,还是比不过实践更强的咨询师。
况且,只有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方向才是与心理咨询相关的专业,更多的心理相关专业其实与心理咨询的关系就不那么密切了,切不可仅仅凭借学历来说明问题。
当然,如果想在咨询行业有所精进,有合适的机会的话,读一个科班还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只要不是那种靠买证或函授为主的培训(目前,市面上此类所谓的学历教育甚多,多为不靠谱),咨询师有在进修正规的学历教育,至少证明他(她)还是很愿意承认自己的学术不足,也努力在弥补,这种态度是值得提倡的。
04、咨询师的口碑
服务行业,其实非常看重“口碑”。
如果有一个咨询师的“点评网”作为中立的平台,评价每个咨询师,我相信是会比较便利消费者的。
不过也因为心理咨询服务毕竟不同于统一、格式化的服务,对每个来访者可能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甚至比医学处理更为复杂,自然很难做到“中立”。
另外, 作为咨询私密性考虑,也不太可能公开自己接受了某个老师的咨询服务。
在没有解决这个公开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只能通过口口相传的“口碑”来作为参考依据。
这样的“口碑”可以通过网络检索,了解这个咨询师过去的社会活动情况、评价情况。
当然未必是社会活动比较多的老师,就一定是好的老师,这个跟莆田系一样,不是广告打的多,就是好医院好医生。
但是,一般而言,能够参加一些学术活动的老师,相对而言可靠性要高一些。
另外,加入一些微信社群,潜水冒泡,侧面打听,也能了解一些咨询师的情况。
“口碑”可能更多的要关注这个老师的伦理操守。
比如,他会不会私下向来访者索取一些回报,比如来访者是一个记者,咨询师要求来访者给自己做个宣传或软文,有这类行为的咨询师,往往是不太靠谱的。
还有,比如他会不会表示,可以给你免去一部分咨询费用或者免费,但是希望能把你的故事写成文字,用来推广自己的咨询成效,有这类行为的咨询师也不建议考虑。
比如,会不会暗示你自己所在的机构抽成高,你们偷偷的到其他地方做咨询,作为回报可以减少一些咨询费用等。
另外,可能更重要的是,这个咨询师的态度是不是比较认真,是不是能把来访者当回事处理。
因为过于专业的技巧,其实很难通过他人之口来转述,但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工作态度,还是可以被观察到的。
咨询师也要注重体现平时的道德品质与工作态度,给来访者留下专业的印象。
而一个能够坚持道德品质和工作态度的人,即便可能专业性不是特别强,也不至于乱来。
05、对外宣传的方式
跟所有行业的广告一样,往往吹嘘自己什么都可以的,有什么神奇疗效的,一般都不太靠谱。
在咨询师的对外宣传中,也经常可以见到此类比较夸张的宣传方式,这些都是专业咨询师必须避免的。
1.包治百病:
事实上,心理咨询并不是治病,谈不上“治疗”,用类似的词,表达自己可以“医治”什么疾病,如抑郁症等,不仅夸大其词,而且涉嫌违反我国相关法律。
那么心理咨询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如果用“表里”来做比喻,可以说,我们很多见到的问题,都是表象,而心理咨询是由表及里的过程,探查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得病”了。
心理咨询和“鸡汤”也不同,“鸡汤”是用来打鸡血,听起来很有道理的,但是我们往往不是不懂道理,而是没法按道理去做。
心理咨询要探查的是,为何这些道理对我们是不起作用的,是什么在阻碍我们按道理去做,甚至可能有些道理本来就不适合我们。
2.头衔很多:
在宣传中,往往咨询师的头衔越多,也越不靠谱。
咨询师行业目前官方认可的证书只有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
一般而言,二级心理咨询师才达到了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能力,三级咨询师是不具备的,只能从事辅助性的工作。
(当然,实际上,是大多数获得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人也不具备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能力。)
如果一个人的头衔里,有过多XX师,可以问问他,这个证书是哪里来的?关于这个领域有接触了解多少?
如前所述,咨询师主要是靠自己的专业素养来获得,取得证书后,这个老师在这个领域做了些什么才是关键,如果仅仅只是拿到一个证,就出来从业了,比如拿了一个青少年心理咨询师证(姑且认为确有一个靠谱的这样的证书),就开始和家长们讲授怎么与青少年相处,为众多家庭解决青少年问题,那是误人子弟的。
3.著作等身:
有一些咨询师是很能写的,经常会写作一些关于咨询方面的文章。
总的来说,咨询师善于写作,愿意做一些心理科普工作,这本身可以作为心理咨询师专业领域的一个方面,不能全作为软广告看待。
如果确实是文采斐然,有一定艺术修养的咨询师,是可以试着发展成为欧文亚隆那样的文章大家,对这个社会有所助益的。
但是并非所有写字的都能称为作品,有些文章你读了就会发现写的比较粗制滥造,并没有多少干货,甚至有些咨询师以听到的故事撰写成文来说明自己的咨询经验,触犯了职业伦理,这恐怕是值得来访者警惕的。
这些也是专业咨询师绝对不可以碰触的红线。
还有,有些人很适合搞创作,但是咨询是面对面的交流的工作,写的好未必做的好。
咨询之外的身份:
有些咨询师除了咨询之外,还有其他专长。
比如有人会罗列占卜师、塔罗师,有人会罗列律师、法律顾问、HR等。
一个人有很多特长本身并不影响作为咨询师的工作,但是如果在咨询工作中,代入其他的角色,这对来访者可没什么好处。
我不清楚那些有其他专长的老师,要更多罗列与心理咨询无关的职业身份的目的是什么,是否觉得自己的心理咨询水平还不够,所以要靠其他的身份来凑?来表示自己的能力很强?
但是这都有可能影响咨询工作的专业性,一个要靠其他的身份来彰显自己咨询师身份的咨询师,恐怕值得你思量思量了。
如果是咨询活动,那么,以咨询师这一个身份示人就够了,多了反倒是有可能影响咨询效果了:
你到底是在做心理咨询,还是做别的咨询呢?你搞得清吗,他搞得清吗?
06、收费
很多人对咨询师行业收费是有些误解的。
一来会认为服务业一小时收几百块好像很贵,二来觉得心理咨询并不像其他的服务业那么快有效果,坐下来主要还是自己在说,就收掉这么些许,是否划算。
我认为,以高端服务业的平均收入来说,心理咨询师或许是过的最为“乞丐”的一帮人。
以较为类似的律师业来说,一个律师,一个类似初步咨询,起步一般在500元人民币,在一些大城市,甚至是在1000元人民币。
而这个价格,在许多老百姓眼中,也许是也觉得贵,但是毕竟所涉事情,关系自己大笔的财产,所以相较而言,也就能够接受。
而心理咨询的收益没有这么直观(虽然我觉得收益可能是无价的,因为关系到我们到底接下去该怎么生活),所以容易被吐槽认为比较贵了。
而实际是,一个咨询师要做的好,不是坐在那里听故事,点点头就了事的。
要从这些故事里,抽丝剥茧,解开这个人一生困扰的“线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这是经验、培训以及个人天赋综合的成果。
如果说收费能够判断咨询师水准的话,收费在300-500一小时以上(上海标准)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不错的老师,再高就另当别论了。
如果在此价格之下,特别是本身就与机构合作、机构还有提成的,往往咨询师实际从咨询中获利是非常有限的,这种往往是专业性并非很高的老师,或者是那些本身财务比较自由、对价格并不感冒的老师,后者就需要你了解这个老师的专兼职背景了,在后面会提到。
而那些以免费或非常低的价格招徕生意为主的咨询,往往可靠性就不是很强了。如无必要,咨询师也要避免以这种方式来揽客。
如果确定要做心理咨询,首先要准备好出一定的费用。
否则,作为来访者花了时间,花了精力,而且把自己的生命打开,解剖深层的内容,这本身是有巨大勇气的,在钱方面节约,结果可能会大失所望。
如果了解到这个老师收费很低(200一小时以内),是因为他自己也是初学者,那大可有一个比较平稳的心态对待,因为确实对方确实可能帮助不到太多。
虽然这么说有些不近人情,但是,护士们总要有第一批的扎针者,服务行业其实都可能需要这样的一个过程,只要坦诚告知,双方都能接受就好。
不建议做免费的咨询,因为这纯粹是给连自己都没什么自信的人,或者借此招徕生意的人做小白鼠了。
07、合作方式
咨询师是自己个人从业,还是在一个机构里做,还是有一些不同的。
一般而言,一些大型或者相对比较正规的机构,可以了解机构的口碑,如果机构口碑比较“正”——具体指,并不是特别多商业色彩,主营业务是心理咨询相关而非培训相关,能够有较好的职业道德,没有违法违纪的有关报道和舆论,一般可以信任这个机构所在的咨询师。
毕竟,从机构角度,需要保障自己的品牌,一般不会随便让不合适的人担任咨询师角色。而且,如果觉得这个老师不合适,还可以有一个候补的名单。
而咨询师如果个人从业,无形中就缺少了一道保障机制,这是需要来访者做好思想准备的。
同样的,个人从业的咨询师也更需要注重自己的形象维护,突出自己的专业,获得来访的信任。
当然,现在有很多咨询师是“多点执业”的,意思是说,这个老师,在这个机构也做,在那个机构也做。
可以认为是这个咨询师能力比较强,到处有人请,但是从这点可以反映出咨询师多、个案量比较少的现状,否则咨询师就不用到处“谋生”了。
如果有一个机构,咨询师个案做都做不完,往往就没必要到处转悠了。
这也是思考问题的一个路径。
当然由于咨询师是“多点执业”的,所以也有可能对机构的忠诚度并不高,容易更多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考虑问题,而机构默许的话,可见机构也允许不忠诚的存在,对咨询师要求也不高,因此双方对于来访者的利益可能是比较忽略的,比如这个咨询关系是否固定,咨询的保障是否有考虑。
这也是选择的时候,大众需要注意的。反过来说,咨询师也要慎重选择自己的从业方式。
08、咨询场地
一般而言,心理咨询需要在专门场所进行。
心理咨询初期可以在咖啡馆进行,如果进入到比较深入的阶段,还是建议在更为私密的专门场所进行。
很多机构会选择在咖啡馆进行初期的咨询,以及一些初阶段的心理活动的初衷,是为打破心理咨询神秘的面纱,让心理咨询可以亲近,没有那么“吓人”,但这不意味着将心理咨询“娱乐化”。
心理咨询是触及人内心深处的,本是一件严肃庄重的事情。
所以作为一个咨询师,经常性的约来访在非正式场所进行咨询或其他专业活动,并不提醒这种场所可能会影响咨询效果,一般不建议来访赞同这样的做法,当然也不建议咨询师采用这种方式。
除非来访自己觉得这种状态反倒比较舒服。
09、培训与咨询
心理咨询师除了心理咨询,也会组织一些培训活动,有些是面向心理咨询师,有些是面向普通大众的。这些培训活动有必要参加吗?
我觉得,对大众来说,面向咨询师的就没必要参加了,如果一个咨询师连面向咨询师的培训和面向来访者的培训都是混搭的,这种不专业的态度首先就可以让你把他排除在外了。
至于面向普通大众的,在确定咨询师是否合适前,不妨参加,借此了解这个老师的专业素养、个人风格。同样的,这也是咨询师体现自己专业素养的机会。
但是,这些活动并不替代心理咨询。
现在市场上流行许多个人成长小组(如亚隆团体等),收费相对低廉,而且有许多人一起参加,且不说团体心理咨询和个体心理咨询是各有侧重的,只说对当事人而言,如果只参加培训性质的活动,充其量只能是心理知识普及,没法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
当然,如果能够找到比较合适的团体咨询带领者组织的靠谱的团体,特别是用来解决一些跟人际关系有关的问题,也是可以考虑的。只不过,这可能比找一个一对一的咨询师更难一些。
一个好的团体带领者的要求是远远超过一个一对一的咨询师的。
也许参加这些团体,能够让你觉得人多热闹,也许相比而言收费更低,但是在你确实很想处理自己个人心理问题的大前提下,还是建议你参加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或非常靠谱的团体心理咨询),毕竟10几个人的便宜,以时间而论,可能还是更贵了一些,一个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可全都是在给你服务啊!
10、专职与兼职
有很多人会问,“老师你是专职从事心理咨询的吗”?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在很多别的行业,估计不会有人问这个问题了。
在中国,由于行业发展现状,大量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人是兼职,也就是说,这并非是他的主要谋生手段,或者至少不是唯一谋生手段。
很多人会认为,当然是专职的好,兼职的不好。
对于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做以下解释。
心理咨询工作,本身是需要有一个较为安定的心理状态的人从事才比较好,而经济收入的稳定,是一个人内心安定的保障之一。
如果咨询师自己的谋生状态不好,或者自己的内心比较急切,恐怕对于大多数本来也就碰到类似问题的来访者是没有多大帮助的,甚至咨询师会因为利益驱使,而做出一些对来访者不利的事情。
心理咨询工作,需要是专注与投入,这个投入既有时间投入,也有精力投入,而且这个投入的要求还不低。
没法想想,一个本职工作已经非常繁忙的人,或一个家庭负担已经很重的人,在业余时间,花几个小时看会儿书,就可以轻松应付心理咨询工作。
所以专职和兼职恐怕不是问题,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可以是兼职的,也可以是专职的,但前提是,这个老师可以做到并不因为心理咨询工作收入的原因影响自己与来访者的关系,也可以确保自己有时间投入到咨询工作以及咨询有关的研习活动中。
所以,比较好的状态或许是,这个老师并不依赖心理咨询谋生,而他也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学习、思考,放慢自己的脚步,也能思考自己的人生,以及别人的人生。
目前,有不少咨询师从业者是抱着好玩的心态、打发时间的心态或者赚快钱的心态来从业,也有些是因为自己的人生过得很痛苦,自己却不想面对,反过来通过拯救黎民大众来获得成就感,这是需要警惕的。
专职兼职本身不是问题,而是面对一个工作,是抱着职业的态度,还是更多为自己考虑的态度,才是问题。
咨询工作毕竟是助人工作,是有一定的义务包含在内的,比如要对当事人负责,作为活动举办方,要对参加者、潜在的参加者负责。
对很多心术不正的人来说,对自己负责都可能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又何况是对他人负责?
在选择咨询师的时候,比起专职兼职,多观察这个咨询师对于咨询、对于工作的心态,可能更有帮助。
而专业的咨询师也需要积极地向大众展现出自己对于咨询、对于工作的专业态度。
当下次,你关心你的咨询师到底是专职还是兼职的时候,不妨问的更精确些,谈谈钱,谈谈时间,并不伤感情,这对于你理解你面前的这个男人和女人,到底是抱着什么心态做心理咨询,是有很大帮助的。
11、理论取向
很多咨询师的简历里会注明自己的理论取向,比如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认知行为、存在人本、家庭治疗……等等。
理论取向是一个咨询师看待问题的视角,这个很重要,所以,坚持只用一个视角看问题的咨询师,也许会有很多局限性。
事实上,现在从全球范围看,更倾向于整合视角,也就是从各种理论视角出发看问题,而不局限在一个流派上。
理论取向有优劣高低吗?
不妨设问,你出门的话,地铁1号线,上海南站汽车站,虹桥火车站,浦东机场,到底到选择哪个?
你可能会回答,这应该看我想到哪里去吧。
是的,这样的“比较”是没有价值的,应该看到的是,我们要到哪里去(你希望解决什么问题, 解决到什么程度)。
作为要解决问题的人,也不应该局限在“我一定要通过某个方法来解决我的问题”。
不幸的是,目前不少来访者会在出门到底选择做什么交通工具上,自认为的选择高大上的工具,而忽略了自己到底想到哪里去。
事实上,用开放的心态看,甚至心理咨询也只是解决心理问题一种方法而已,绝非唯一方法。
目前有一种现象,有些咨询师为了招徕生意,在表达上多用“恐吓”的方式:比如“你再不来学心理学,你的孩子一生就被耽误了”、“光调养身体不调理心理有什么用”,甚至也有流派之间的互相攻击,这是值得引起警惕的。
咨询师过于局限地看待问题、过于高估自己的作用,也许会妨碍大众的问题真正得到解决。这是每一个咨询师都该警惕的。
12、擅长领域
首先要说明的是,新手咨询师(1-3年)是不太可能有什么擅长领域的,因为都不擅长,只能说自己可能对哪些方面了解的更多些。
只有有一定积累之后,在某些方面钻研比较深入,才能谈的上擅长。
大部分心理咨询师的考核和学习目前主要还是以解决婚恋、家庭等人际关系问题为主,另外,大多数人都比较能理解婚姻家庭是什么样,所以多数心理咨询师在这些领域的表现更佳。
但是,有些专业的问题,可能是需要寻找更为擅长的咨询师。
比如,职场问题特别是职业规划方面的问题,如果心理咨询有一定的职业工作背景会更好一些,更理解职场实际情况,比抱着书谈职场,更能理解职场问题与一般心理问题的不同。
而一个好的咨询师,也需要明确地让来访者知道,自己更擅长的领域为何,才能更好的帮到来访,也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专业形象。
还有一类比较常见的,就是与性有关的问题。
有相当数量的咨询师是害怕谈及这个话题的,特别是同性恋等性少数人群相关话题,而且由于性教育的不充分,许多心理咨询师对于性的认识也是不科学、很匮乏的,寻求这方面的帮助恐怕需要更谨慎一些。
有人会关心,我的情况,找男老师还是女老师更好?
性别会给人一些刻板印象,其实适合你的心理咨询师,只有你自己见过、感受过他(她)的风格和气场才知道。未见得男老师不能理解你的感受,也未见得女老师就不能承受比较复杂的人生经历。
一个专业的老师,应该做到“无性别差”的,当不致于因为自己的性别,就忘记自己作为咨询师的本色。
当然,作为他本来的性别所具有的优势,比如男性更为理性、女性更为温婉,也许会成为锦上添花的东西,但这不应该成为选择一个合适咨询师的缘由。
无论如何,不管咨询师出于什么动机进入心理咨询,职业化都是非常重要的。至于这个professional如何体现,我想差不多也就在上面罗列的12条了。
因为本文披露了很多真相,所以请随便外传,让更多人知道,谢谢配合!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7507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00369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353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2319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9034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