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别教育开始性教育、性别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周婷 2022-06-23 17:55:50 成长心理

家长们在养育孩子的早期,经常会需要面对孩子的一些好奇问题,大部分问题家长都能从容回应,而当遇到以下问题时,不少家长会觉得有些尴尬、不知所措。

爸爸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呀?

男生、女生为什么要分开上厕所呀?

男生、女生尿尿的时候为什么不一样呢?

女孩是妈妈生的,男孩是爸爸生的吗?

从性别教育开始性教育、性别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会对自己的身体开始探索,比如他们会通过吃手、玩手、玩脚等来感知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意识到自己和他人、和环境的关系,这是自我意识萌芽的开始,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到了3岁左右孩子开始出现性别意识,孩子会开始发现性别差异,并开始对性别产生好奇,从而向大人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

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孩子提出这些问题恰好说明他们的心理发展过程是正常的,家长可以从这个时候开始引导孩子正确的认识身体、性别,开展早期性教育。

然而,不少家长反映在给孩子做性教育时会觉得难以开口、不好意思,在不少家长的认知里性就是与性行为相关的,给孩子做性教育就是要围绕性行为话题,家长们自己在小时候也很少有过接受性教育的经验,仅有的一些记忆可能是生物课本上的内容。

因此到了自己做了家长面对孩子性教育时,怎么讲、讲什么就成为困惑他们的问题。

从性别教育开始性教育、性别教育的重要性

性别教育是性教育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在孩子不同年龄阶段,性教育的主题不一样,在孩子出生后开始有意识的进行性别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较好的促进孩子的性别认同,避免性别发展出现问题。

有些家庭因为各种原因,在孩子出生后会把女孩当男孩养,或者把男孩当女孩养。

这样做的后果有可能就会让孩子出现性别意识混乱,可能会遭受同龄人的排斥或嘲笑,长大之后就出现性身份认同困难,从而对学业、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

不少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通常会因为孩子提出一些与性别有关的问题或者在孩子正常性别探索的行为过程中,会担心孩子的一些言行是不是异常的表现,会担心孩子以后会不会出现同性恋、性别认同问题。

从性别教育开始性教育、性别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们的性别意识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家长们在孩子性别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可以做些什么来促进孩子的性别认同呢?

性别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性别恒常性形成,这是儿童获得真正意义上性别概念的标志。

性别恒常性是指:

对性别基于生物特性的永恒特征的认识,它不依赖于事物的表面特征,不会随着人的发式、衣着、活动的变化而变化,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L.科尔伯格在性别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出[1]。

儿童性别恒常性的发展遵循

自我性别恒常——同性性别恒常——异性个体的性别恒常

的发展规律,对自身性别恒常认识先于对他人性别恒常认识。

从性别教育开始性教育、性别教育的重要性

性别恒常的发展主要有3个阶段[2]。

01

第一个阶段:2-3岁,儿童首先形成性别认同,即识别自己和他人性别的能力。

在这一阶段,儿童获得性别认同,儿童知道自己的性别,但可能还不会有性别是不会随着年龄变化的意识,在这个年龄阶段会认为长大后性别就会发生变化,比如2-3岁的女孩可能会问长大后我会成为爸爸吗,我想当爸爸。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根据头发的长短以及服饰的特点来判断他人的性别,与成人在性别判断的线索上存在差异,如这个阶段的孩子认为男生就是短发的,女生就是长发的,那么他们可能会把扎辫子的男生和女生都当成女生。

02

第二阶段:4-5岁,性别稳定性阶段,儿童认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性别是稳定不变的。

4岁左右儿童的性别稳定性已经逐渐形成了,儿童开始知道一生当中性别保持不变,会知道小时候我是男孩子,长大了就是男人,老了也还是男人,知道性别是不会随着年龄而变化的。

这个年龄阶段如果你问一个孩子:你长大后要当爸爸还是妈妈?具有性别稳定性的男孩会回答“当爸爸”,女孩会回答“当妈妈”。

03

第三阶段:6-7岁,性别一致阶段,儿童已经认识到性别不会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6-7岁的儿童逐渐形成性别的恒常性,能够意识到一个人的性别是不会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

这时候他们知道女孩子即使剪了短发也还是女孩,男孩子就算被穿了一条小裙子也还是男孩子。

从性别教育开始性教育、性别教育的重要性

父亲参与对孩子性别意识的重要性

家庭环境是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关键场所,是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幼儿早期从在家庭中模仿自己的父母开始,逐步发展为模仿其他接触的男性和女性的行为,然后形成自身的性别角色。

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通常是母亲更多的参与孩子的教养,为其提供了细致入微的照料;

父亲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提升家庭的生活质量、物质条件,渐渐的离参与家庭教育越来越远,甚至存在有的父亲从未参与到家庭教育当中,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亲子关系、家庭关系。

有研究显示,5 岁之后没有父亲参与教养的女性,很难去了解男性的特征、生活和男女两性的不同,她们在青春期与异性交往过程中,时常伴随着焦虑、羞涩、胆怯。

父亲给幼儿树立了男性的基本形象,男孩的性别角色行为及性别角色品质是通过对父亲的模仿完成的,女孩是经过对比父母亲的行为来理解自己的性别角色。

从性别教育开始性教育、性别教育的重要性

男孩经常将自己的父亲当做“楷模”来发展自身的男性特征,父亲的榜样作用为儿子所效仿和内化,同时父亲的角色会帮助女儿学习同异性交往的规则。

幼儿(尤其是男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缺失了父亲角色的参与,会造成他们在性别角色认同、校园表现、内心适应及攻击性控制力方面存在问题。

父亲参与幼儿早期教养具体的情况,对儿童性别角色建立、行为的塑造及完成社会化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因此,鼓励父亲参与孩子的教养过程对孩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父亲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安排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可以通过既支持母亲的育儿过程,同时又弥补母亲在体能或精力方面的不足,多陪伴孩子做一些户外探索、锻炼活动,例如可以带孩子去踏青、爬山、游泳、放风筝等,观摩一些体育赛事,在这些活动中锻炼孩子的勇气、塑造坚强、自信等性格特质。

性教育需要建立在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之上,性教育的作用是通过性教育让孩子懂得了解和保护自己的身体,理解、接纳、尊重自己和他人,具备爱自己、享受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Introducing Child Psychology.H Rudolph Schaffer.ISBN 978-7-121-27565-4

[2].张宏. (2011). 3-6岁儿童性别恒常性发展及性别教育研究

[3].Lamb,M.E. ( 2010 ) . How do fathers influence children ’s development?Let me count the ways.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17( 4) ,598 - 606.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产后抑郁哈利波特心理咨询自闭症男人心理绿帽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职场心理聊天心理测评负面情绪依赖型人格社交恐惧症情绪管理MBTI智商性取向恋母情结叛逆社交恐惧症心理效应外貌焦虑无性婚姻情商测试心理医生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