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是对亲子关系的一次考验
作者:三仚儿 2022-05-26 21:29:31 成长心理

劳动节前后,北京新一波的疫情到来,不仅破坏了大部分人的假日计划,也让很多家庭开始了居家隔离的生活。与前几轮疫情不同的是,本次疫情的传播性更强、管控措施更加严厉。造成的后果是,北京的大部分行政区要求居家办公,中小学校一律推迟开学。形成了各个家庭或三口之家、或祖孙三代,被严格的要求生活在“房产证面积”内的空间里,上班下班、上课下课、一日三餐全都在这里。这种状态,不仅对家庭的适应性是考验,对亲子关系来说更是一次大考。

亲子关系,永远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毕竟在儒家文化圈的家庭观念中,下一代永远是家庭最重要的焦点。

居家中的亲子关系,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特点。

对于小学前学段的孩子来说,居家与否差别不是太大,因为他们暂时还没有面对学业的压力,其心理发展水平也不足以感受太多,很多的是感到开心,不用去幼儿园了,爸爸妈妈能一直在家陪着,能更充分的感受小学前的快乐;对于处于这种状态的父母也是一样,孩子毕竟还小,能有更多的时间给到孩子,虽然可能会有一些疲惫,但更多的是享受当前的亲子时光。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家长在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时原则性往往比较差,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哀求必应、哭闹必应;但是我们要知道,儿童在2-4岁是规则意识形成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给他们确定相应的规则、规矩,后续规则意识的养成会更困难。所以我们在享受为人父母的幸福时光时,也要注意不要溺爱,要适当适度,让他们知道虽然父母爱他们,但有些规则是不能破坏的。尤其是居家期间,其实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机会。

居家隔离是对亲子关系的一次考验

对处于学龄阶段的孩子来说,居家可能就有点天差地别了。

首先是上课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面对面变成了线上教学、从伙伴满屋变成了独面屏幕、从学校的课桌变成了居家的书桌,学习环境的转变必然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于家长来说,同样天差地别,之前只需在放学和周末与孩子斗智斗勇,现在变成了“5+2”,“白+黑”,原来只有晚上的鸡飞狗跳变成了全天的鸡犬不宁,既要操持一日三餐,又要监督上课情况,还要处理工作业务,一人多角,分身乏术。同时呢,在这种24小时全方位接触的过程中,也会有更多的矛盾产生,更加剧了居家的焦虑状况。

其实,产生这些各种各样的问题是正常的,只不过它发生的过于集中、过于突然,让我们无所适从。我们在看到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也应该看到,这些是我们之前没有注意的点,而且不是只有我们各种看不过眼的部分,还有很多让我们惊喜的地方,比如原来孩子上课是很积极的,和老师互动是很好的;比如孩子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会关心在工作的家长要不要喝水、吃水果;如此种种,都是居家的新发现。

所以,我们应该把居家生活作为增进亲子关系的契机,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都会在居家中看到家庭成员与之前了解不一样的地方,原来孩子上课是这样的,父母上班是那样的……这些都将成为增进亲子关系的养分。

居家隔离是对亲子关系的一次考验

对于已为成人的青年来说,可能更多的是不适应。自大学以后,可能就没有这种24小时和父母在一起的经历了,正常工作的时候更多的把家当做食堂和旅店,而居家办公的要求,却让广大青年不得不增加沟通频次,平时只在早晚唠叨的父母变成24小时在线,催婚、催嫁变为日常,小矛盾放大、小冲突增加,这些都增加了青年人的压力和焦虑,更多的会把自己放在独立的空间里,只在三餐的时候才接触或者三餐都避免接触。

对于父母,可能对这种居家有更多感触,因为平时的时候孩子总是匆匆忙忙、早出晚归,这种长时间的陪伴也很久未见了,但又不习惯享受这种陪伴的幸福,总是各种担心、说教,然而又各种不管用。对这种状况,作为父母应该珍惜,把它作为了解孩子工作状态的机会,看到孩子的成长和作为,完善他们在自己心中的形象;作为青年群体,也要看到父母平时居家的状态,看到他们对陪伴的需要,改变和父母的交流方式,珍惜陪伴的时光。

总之,借着因疫情居家隔离的机会,我们应该对亲子关系进行新的探索,增进认识和了解;进行一次重构,让亲子关系在隔离中形成更具适应性和持久性的家庭纽带。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恋母情结焦虑症绿帽情节聊天情商产后抑郁症人际关系心理测试PUA负面情绪亲密关系心理学容貌焦虑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九型人格恐惧症正念分院测试心理咨询自愈能力心理健康依赖型人格障碍易怒症回避型人格障碍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