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拥有一切的孩子,其实“一无所有”
16岁的男孩刘一鸣,在外玩到凌晨三点。回到家,他无视一旁焦急等待的父母,径直瘫倒在沙发上。面对妈妈的教育,他更是满不服气地控诉:
“从小到大你们关心过我吗?我被欺负时,你帮我出头了吗?我和朋友打架,你维护过我吗?只会责骂我。”
被激怒的爸爸,反问他:“我们不关心你?从小到大我们什么都给你,你知不知道?”
儿子立马质问道:“你们给我什么了?”
“给你吃,给你穿,给你用。”
“那你们给我爱了吗?”
一句咆哮,戳破了“真爱”的谎言。
不是孩子看不见父母的辛苦与付出,而是父母看不见孩子真正的渴求。
比起吃饱穿暖,他们更渴望的是,父母适时的情感回应。
就像著名的恒河猴实验,小猴子宁愿饿着,也要跟着能给它温暖的“绒布妈妈”,而不是冷冰冰,只能提供食物的“铁丝妈妈”。
这其实就是情感需求的一种投射。
如果父母长期忽视,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的感受并不重要,习惯性地压抑自己的情感,把情感当作羞耻。
小时候父母的“忽视”是他们痛苦的根源,长大后“自我的忽视”是他们自伤的开始。
这便是心理学家乔尼斯·韦伯所说的童年期情感忽视, 这种“忽视”如同精神暴力,让孩子生活在荒漠之中,无力自拔。
02、被忽视的孩子,活成了情感“空洞”人
被父母忽视的孩子,因其需求一再得不到回应,会产生被抛弃感,继而不断否定自己、质疑自己,认为“没人在乎我”、“我不重要”。
孩子最初“自我”的建立,是从父母日常言行中获取。
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这不仅是指榜样的作用,也是指孩子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映照和获得反馈。
父母对孩子笑,孩子就笑,因为他们的“镜子”里,看到的是温暖,是被看见。
相反,情感忽视下的孩子,就像失去了生活中的一面“镜子”,他们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都如同投进黑洞中,毫无回响。
童年的“空白”,导致长大后的他们无法给予也无法接受。
就像一座孤岛,自己走不出去,别人也进不来。
这些孩子长大后,也许会成为世俗眼中成功的人,但是他们心里的“洞”,丝毫不能被名利所填满。
《被忽视的孩子》中的西蒙,就是典型的情感“空洞”患者。
西蒙英俊帅气,家境优越,但从小和保姆生活在一起。
父母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照顾残疾的妹妹,他只能自顾自玩。
丰衣足食的西蒙,看似幸福,实际上内心孤独又无助。
为引起父母的关注,西蒙喝酒、吸毒,自甘堕落,但次次落空。后来,他学会了“懂事”藏起所有的喜怒哀乐产生的情感需求。
这样长大的他,事业有成,却一点也不快乐。
他经常陷入空虚、迷茫之中,找不到自己生存的价值,更可怕的是,他觉得自己“爱无能”,一旦涉及情感就退缩。
为了击退这种空虚感,他玩跳伞、赛车。寻找刺激,最后却发现,内心的空洞永远无法填满。
像西蒙一样,被忽视的孩子,长大后都会带着类似的伤疤:
他们总有莫大的空虚感,即使什么都有,却总觉得生活少了什么;
他们害怕依赖,总是大费周章地避免寻求帮助;
他们倾向于用消极方式看待自己,夸大自己缺点,淡化自己的优势;
他们内心充满负罪感和羞耻感,觉得自己做错了事;
他们不能正常倾诉自己情感,也无法辨认他人的情感。
的确,只要有吃有喝,孩子就能长大,但也只是一个情感麻木的“空洞”人,难以形成完整的自我,难以与他人产生情感连接。
03、那些情感“空洞”的孩子,来自什么样的家庭?
弗洛伊德说:“成年后的人格缺陷,都来自于童年的创伤。”
而这几种父母,最容易养出“情感空洞”的孩子。
(1)自恋型父母
在《母爱的羁绊》里,卡瑞尔这般定义“自恋型”的父母,他们是家里的王,总以自己的需求定义孩子,试图培养出一个自己心中“完美”的孩子。
《相逢时节》中,陈昕儿就有一个十足自恋的妈妈。 她要求陈昕儿必须事事完美。
要上好的学校,要进入体面的好公司,要找个事业有成的老公,否则自己就没脸见人。
面对女儿离婚,她更关心的是陈昕儿是否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会不会让自己丢脸,而不是女儿是否受委屈,要给女儿撑腰。
哪怕在陈昕儿自杀痊愈出院时,她还能跟女儿约法三章,要求陈昕儿不能到处乱跑,给她丢人。
在妈妈眼里,孩子只是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工具人”。
他们按父母的要求被“完美”打造,长大后也会长久地在父母的评价里挣扎,很难看清自身。
(2)专制型父母
这类父母很严格,他们期望孩子服从、尊重他们的要求。但是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很少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很少和孩子谈判。
在他们看来,父母的影响力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没有必要对孩子做过多的解释。如果孩子不听话,他们可能会说:“这是爸爸/妈妈的要求,你是我的孩子,必须要服从。”
同时,威胁、惩罚经常被当作改变孩子想法的有效工具。
台剧《妈妈的遥控器》就用魔幻的剧情展现了专制型父母的可怕。
只要小伟不按妈妈的要求做,妈妈就会不断地按下遥控器,用“重复”来惩罚小伟,直到他改正为止。
偷改成绩单,没关系,重复;不认真上补习班,没关系,继续重复……
被父母忽视,苛责的孩子,长大后也会不断重复童年令人沮丧的经历。就算别人的冷漠不是冲他,他们都会回到紧张、自责的模式。
(3)放纵型父母
与专制型父母相反的是,放纵型的父母从来不给孩子建立任何规则、限制。
当孩子惹麻烦时,他们也经常为孩子找理由开脱,“没事,还小,树大自然直。长大就好了。”
所以,他们不会与孩子产生冲突,但也不能很好地约束孩子。
《守护解放西》曾报道过一个案件,长沙一名男子盗取了自家姐姐的买房钱2万,不到三天全挥霍光了。
找不到人的姐姐,无奈只能选择报警,结果发现,弟弟竟是“惯犯”。早前,他曾多次盗取父母的钱财,最高有7千。
家人的一再纵容,导致如今的他犯罪后,却不知错在哪里,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的确,孩子们都是渴望自由的,但毫无约束对他们无益,孩子永远也无法学会如何做好决定和如何管理自己冲动。
放纵型教育还会让孩子缺失“自我认知”,无法判断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要争取什么。
(4)“都是为你好”型父母
短视频《闹钟》里的妈妈,经常把“妈妈都是为你好”挂在嘴边。
在妈妈的支配下,小楠的人生就像被设置好的闹钟,按点吃饭睡觉学习,按要求择校、工作,甚至因为妈妈的不同意,被迫放弃高薪工作。
她的眼里一片死灰,只听指令行事,没有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像一具没有感情的行尸走肉。
毋庸置疑,大多数父母的“为你好”,出发点都是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只是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一把沾满毒药的剪刀,剪断孩子飞翔的翅膀,孩子无法与周围环境自主建立联系,他们便会逐渐失去存在的意义。
武志红老师在《圆桌派》上说过这么一句话,现在的孩子经常会说,我是一个人长大的。所谓的“一个人”往往是指“童年记忆里我们的父母没有真正在场过。”
每个情感“空洞”的孩子背后,都源自于爱的断裂。
04、“看见”孩子,架起爱的联结
儿童精神病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说:“抚养一个孩子成长为情感健康、可与他人形成健康连接的成人,需要父母给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动、共情和持续的关注作为燃料。”
想要让孩子远离情感“空洞”,建立起爱的连接,别无他法。唯有重视孩子的感受,用心对待孩子,用爱滋养孩子。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孙俪的养育方式。
面对孩子等等的情绪问题,她坦然接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情绪在所难免,重要的是要把问题解决。”
她专门请老师帮孩子疏导情绪,并在得知等等因为家里长辈总拿他和妹妹比较而苦恼,告诉孩子:
“你是独立的个体,不需要和人比较,只和自己的过去比。如果有人拿你作比较,那是对方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误的表达方式,伤害到了别人。
你要相信自己,也可以和对方沟通,这样的比较没有意义。如果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情绪,也可以找爸爸妈妈聊一聊。”
当情绪“被看见”、被尊重、被接纳,孩子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等等一扫之前的阴霾,笑容多了,拥抱多了,胃口更好了,更愿意交流了……
关于亲子关系,有一个真相是: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完美的关系。
有关系,就会有伤害。但看见伤害,就是改变的开始。
因为,那意味着你可以选择道歉,选择改变。而不是遵循本能,习惯化地做出反应。 那些不完美的缝隙处,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这束光会照亮孩子通往世界的路,跨越山川河流,乘风破浪而归。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6450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9613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778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971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407865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