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宝宝说了好几遍都不理,确实很多时候都会让人着急。
可是转念一想,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场景一:队友在电脑前奋力加班,客厅的这一边大声呼喊:吃饭了!大叫几次无果。
场景二:娃在电视机前安静不语,妈妈大声叫唤也是听而不闻...
场景三:阳台上的小鱼真可爱,宝贝这边抓着鱼不亦乐乎,爸爸心疼着急地让ta停下来,ta也是乐呵呵笑,继续和鱼玩游戏...
场景四:在朋友家玩得开心,爸爸妈妈语言上表示要离开,但是一直坐着在说服宝贝行动再跟着行动。宝贝说还要玩,看了一眼爸爸妈妈又继续。
换位体验的时候,宝宝可能是这样的:
场景一:没有叫啊!
场景二:没听见!
场景三:真好玩!我还想玩!
场景四:反正爸爸妈妈也还坐着,那就是不走。
通常大人会认为孩子是知道和听到就会合作,而骨感的现实就是:孩子可能并不知道也不明白。
需要宝宝理会的时候,至少:
1、保证宝宝在听
我们需要走到宝宝跟前,还会尝试摸着ta的脑袋、拉拉ta的手来吸引ta 的注意,和ta对视的时候再说话。这样尽可能保证宝宝的注意力是在听。
2、简单清楚地说出需要合作的内容,尽量一次一件事
这里分享一下我和我们家宝贝的经历:
妈妈:宝贝,不要玩积木了。
宝贝:很认真地看着我,停顿了两秒左右,转头又继续去玩积木。
我突然发现他是愿意合作,但是不知道不要玩积木可以去做什么。
妈妈:宝贝,我们放下积木去洗手了。宝贝看着我,拉着我的手兴奋地要去洗手了。
也就是说,我们说的时候孩子都听到了,也停下来表示要合作,但是并不知道做什么,告诉他合作的内容,会帮助他更清楚和更容易合作。
3、通过行动让孩子清楚合作的任务
当说清楚了指令、孩子也听到了,孩子是需要通过行动来理解指令和要求的。
当反复和孩子说不要玩了、要走了,但是大家都没有行动的时候,通常很可能是认为不需要执行的。
但是如果指令和行动是一致的时候,孩子会从行动里面理解到需要合作的任务。
例如需要离开房间的时候,孩子即便在玩、会表示不,但是看到爸爸妈妈站起来、收拾东西、走到门口,这会让ta清楚现在是需要离开,调动起合作与行动的。行动会更有力量。
但是,如果孩子还有下面的这些情况,那么是需要及时面诊的:
担心听力的异常
不怎么看人,或者看得少、只限于有些时候和家人互动的时候
叫名字、发普通的指令都不大理会,只是对感兴趣的声音或者指令有反应
说话不如同龄人,尤其是不会说话的时候身体动作的互动少
会说话,但是只对感兴趣的内容回应点头、摇头等身体动作的互动少
很少关注和模仿亲人的表情、动作
很少能跟随大人的食指指向转移注意力
很少和亲人食指指认远处物件示意分享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6991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8725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2772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825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3956072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