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悲剧,为什么多数人都显得“无法释怀”?
作者:黄贝尔 2022-03-26 21:52:04 心理百科

毫无疑问,这篇文章会谈及近日的空难悲剧事件。如果读者对这个话题感到悲伤或难以接受,可以停止阅读并寻求心理医生的建议。

绝大多数人在近日发生的空难悲剧中,被动地成为了旁观者的角色。

当然,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成为悲剧的主角。人们的叹息和泪水,除了为大概率已经发生不幸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家属而涌动之外,也会沉淀在自己的内心,时不时地煎熬一下自己。

也许不少人还同时面临一个并发的困境,那就是当下的疫情,甚至自己可能仍处于某个小区的封锁中。

在封闭的环境中经历着各种各样的不便,阅读着铺天盖地的悲剧新闻,自己的共情能力似乎陡然增强,绝望感也会加剧,这对身心都是一种考验。

所以,我们更需要了解一下,自己为什么无法对这些灾难性话题“视而不见”?或者反过来,当这些话题突如其来呈现在眼前时,人们的大脑都经历了哪些变化?

生存本能与负面偏见

试想你正在开车,忽然前面车速慢了下来,而且有警灯闪烁,靠近发现前方有车祸。自然,你的车会慢慢路过车祸现场。这时你的眼睛会往哪里看?人们几乎会100%放慢车速,看一眼车祸现场,发出一声惊呼或叹息,再继续前行。

很显然,这个过程并不是刻意而为之,也不是大家在悲天悯人。

心理学家指出:这是人们生存的本能在起作用。大脑会本能地去捕捉带有危险信号的信息,然后让这些信息刺激大脑内的杏仁核(负责情绪和生存策略的部位),杏仁核随即会向额叶皮层传递信号,由额叶皮层指挥人们下一步的行动[1]。

比如,当你接近车祸现场,发现已经被处理得差不多了,但现场还有很多碎片,你自然会放慢车速,绕过那些碎片——这就是额叶皮层在指挥你去“应对”。

但当你接近现场,发现是辆油罐车,而且在熊熊燃烧,这时你第一反应必然是想加速逃离,以防它爆炸——这就是额叶皮层在指挥你去“逃离”。这就是大脑本能的「战与逃」反应。

面对悲剧,为什么多数人都显得“无法释怀”?

由于大脑的这种生存本能,人们会在很多情况下——哪怕是客观上其实没有危险——用一种刻意代入的情感模式,去拷问自己的内心。

比如:“如果我是其中一员,我会做什么?”,“会不会有一天也轮到我?”等等类似的思想活动。

因此,在悲剧事件发生后,如果被推上了头条,那么人们自然就会去刻意关注它。这也就构成了所谓的“负面偏见”现象。

大致意思就是:既然悲剧事件发生了,那么我就要刻意去关注一下它,包括它的原因、发展、后续等等。

而随着关注度的加强,大脑的自我加工也开始加剧。从二十多年前的911事件,到今天尚未结束的新冠疫情,都是这样。

替代共情与替代创伤

同理心是一种把自己代入他人的体验,以及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毫无疑问,同理心是社会活动的基础行为之一。通常来说,同理心的表达分为两个过程:

1)镜像过程。将他人的感受或身体状态,直接映射到自己(即感知者)的神经系统中,以一种“亲自体验”的方式分享他人的感受。

2)心智化。即调用自己的心智,更加直观地把握他人的情绪和行为。仿佛自己就是他们,在心智上试图主动去感知更多的内容,甚至激发一些行为[2][3]。

所以,在悲剧事件发生后,由于对负面消息的刻意关注,许多人很容易堕入一种“替代共情”的状态。

面对悲剧,为什么多数人都显得“无法释怀”?

即仿佛认为该悲剧事件和自己的过去、当下或未来有着某种联系,把自己放进了当事人的位置里去感受,再反过来投射到自己所在的社会现实里。

而当这个替代共情的过程过于激烈,或者时间过长,则容易诱发下一步的心理问题:“替代性创伤”。

也就是自己似乎也出现了类似于创伤后应激反应的一些症状,被卷入一种痛苦的漩涡中,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生活。

那么,哪些人容易发生替代性创伤呢?

1. 首先当然是与遇难者关系比较近的人。除了其亲属可能会遭遇比较直接的心理创伤体验(如ASD)外,遇难者生前的朋友、同学、同事在得知消息后容易发生替代性创伤。

2. 现场救援者、医护、社工、志愿者、现场心理疏导人员等。因为他们属于一线支援力量,以最直接的方式面对现场的惨状,因此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3. 频繁透过媒体,不断接受到悲剧事故新闻的人。尤其是那些心理上比较脆弱,或尚处于心智发育阶段的人,如儿童、青少年。以及曾经有心理疾患问题和曾经遭遇过创伤的群体。

另外,在一篇关于马航MH17航班空难的研究报告中,还提到了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性格外向的人[4]。

研究指出,外向者通常关注自我以外的事物,这容易使他们的注意力过度集中在悲剧事件上。

此外,外向者的社交活动更多,因此可能更频繁地去分享自己对悲剧的体验和看法,从而加强了他们的替代性创伤风险。

以及,外向的人往往需要更多的社会活动来维持他们的积极心态,但是在悲剧事件期间,有时社会活动会减少(例如默哀日),也容易导致负面情绪的加剧。

面对悲剧的自我释怀

首先,对于悲剧遇难者的家属,无法去谈论“释怀”这个词。因为丧亲之痛往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心理整合周期,以及五个比较常见的阶段(否认、愤怒、恳求、忧郁、接纳[5])。

这里着重谈谈普通人在面对重大外部悲剧事件时的应对机制:

1. 学会从信息中抽离虽然让人们完完全全脱离社交媒体,如今看起来是个很难的事情。

但如果你感到在阅读这些新闻或消息的时候情绪沮丧,甚至开始流泪,那这就是一个很明确的警告信号:你应该关掉手机,专注感受此刻你身边的人和社会。

2. 重新思考这些信息的来源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自媒体,在传播信息的时候都存在一定的目的性和内容渲染。

如果的确想了解一些悲剧事件的进展,除了相对比较可靠的媒体渠道外,还应留意官方的新闻发布会。但不必从自己的主观角度对这些信息做二次加工。

3. 试着想想:为什么这些新闻让你感到不安?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反省的过程。

如果一则悲剧事件能让你的情绪有这么大的起伏,那么平日里的烦心事、人际关系、家庭纽带,是否也会让你的内心产生“替代创伤”?试着与信任的家人和心理咨询师聊聊。

4. 重新“量化”自己与每件事、每个人的关系当听闻不幸的事件时,试着量化一下自己的情绪反应,再试着量化一下自己的行为。

说直白一些,就是问问自己:“我有多少的情绪应该消耗在这件事情上?我能够为这件事做点什么有限度、有意义的奉献?”

一个很坦白的事实是,我们都生活在不确定的世界里。

正所谓: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

所以我们更应该从悲剧事件中学会去科学地理解风险、控制风险。而不是让过度的共情发展成一场属于我们个人的小悲剧,甚至是一场在媒体渲染下的闹剧。

面对悲剧,为什么多数人都显得“无法释怀”?

同时我们也要明白每天全球有150000架次的航班平安起降,以及中国民航长达11年半的全球最佳安全飞行记录。

除了为不幸的灵魂默哀,为他们的家人祷告,在这里也祝愿所有渴望自由却被囿于疫情的朋友,珍惜你们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滋养自己内心的勇气,早日重上云霄,并起落平安。

参考资料

[1]Page, D. (2017, November 6). The Science Behind Why We Can’t Look Away From Tragedy. NBC News. https://www.nbcnews.com/better/health/science-behind-why-we-can-t-look-away-disasters-ncna804966

[2]Waytz A., Mitchell J. P. (2011). Two mechanisms for simulating other minds: dissociations between mirroring and self-projection. Curr. Dir. Psychol. Sci. 20, 197–200

[3]Hein G., Singer T. (2008). I feel how you feel but not always: the empathic brain and its modulation. Curr. Opin. Neurobiol. 18, 153–158 10.1016/j.conb.2008.07.012

[4]Jeronimus, B. F., Snippe, E., Emerencia, A. C., de Jonge, P., & Bos, E. H. (2019). Acute stress responses after indirect exposure to the MH 17 airplane crash.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10(4), 790-813.

[5]Kubler-Ross, E (2005) On Grief and Grieving: Finding the Meaning of Grief Through the Five Stages of Loss, Simon & Schuster Ltd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MBTI回避型人格职业价值观悲观主义心理咨询师绿帽社交恐惧症依赖型人格产后抑郁弗洛伊德容貌焦虑反社会人格心理学抑郁症心理测评情商测试易怒症偏执型人格哈利波特社交恐惧症心理治疗焦虑症倾诉自愈能力孤独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