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从小到大是否听过这样的评价?
唉,这孩子就不是学习的料。
我们家闺女天生就适合学文科。
小朋友从小算数就快,以后肯定是理科的料子。
从小时候开始,我们就被大人贴上了各种标签,比如“是个读书的料子”、“有学理科的脑子”等等。神奇的是,随着我们逐渐长大,他们的预言似乎也慢慢成真:从小被认为文科好的孩子,真的在高中文科班表现突出;小学时被认为算数最快的那个同学,也慢慢展现出了对数学浓厚的兴趣,在理科领域大放异彩。
难道,家长们真的如此神奇吗?在孩子小时候就可以看到以后的发展轨迹?真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又或许,正是因为这些“预言”,我们才走上了家长期待的道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年家长们的“神预言”。
01.期望值模型
这种现象也许可以用期望值模型来解释。
期望值模型( Expectancy Value model) 这一概念,最先是由Jakie Eccles提出的。研究人员们发现,在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孩子们的学业成就仍然有显著的不同。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样的不同呢?Jakie Eccles认为,是每个家长对孩子不同的期待值,最终造成了孩子们学业成就的不同。
其实,在教育的最开始,比如小学一二年级,每个孩子在学习上并没有明显的不同。每个孩子都在接触不同的学科,并且在适应全新的环境和全新的学习模式。因此,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成绩上的差异更多的是因为每个孩子对学习内容的适应状况、适应速度不同。
但是,很多家长们不这么认为。在很多家长眼里,孩子们在刚上学的时候就会展现出在不同学科上的天赋和弱点。比如,当一个孩子在幼儿时期读了很多画本,并且在一年级的语文课上表现不错的时候,家长们就会自然的把“从小读了很多书”和“语文课表现好”结合起来,从而得出“这个孩子在语文上有天赋”的结论。又或者,当孩子碰巧算数很快,家长就会得出另外的结论:“这孩子从小就有理科脑子。”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时,真正有差异的往往不是孩子们的能力,而是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和期待。
当家长对孩子有了具体的期待时,家长的行为也会随之调整。通常来讲,家长会刻意的给孩子提供具体的资源,来印证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和期待。比如,当家长认为孩子“有理科脑子”时,家长会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科学图书、带孩子去科技馆、对孩子在数学上的表现多加鼓励等。因此,孩子会有更多机会接触科学的领域并且学习。同样的,当家长认为孩子“语文好”时,家长会更加鼓励孩子多看书、多写作,从而隐形地加强了孩子在这方面的学习机会和能力。
家长的期待影响了自己的养育模式。为了达成自己的期待,家长会给孩子们提供孩子“擅长”领域的更多学习机会。由于有了更多的经验和学习机会,孩子自然而然地在某方面表现的越来越好,满足了家长的期待。
比如,当一个孩子经常去科技馆玩,ta更有可能展现出对科学的兴趣,并且会有更多对于科学知识的积累;当一个孩子经常被带去图书馆,ta的阅读量会越来越大,从而在语文上的进步也越来越明显。同时,家长潜移默化的评价和标签也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当孩子经常听父母评价自己“理科好”“算数快”时,也会对自己赋予相同的评价,在这些学科中更加努力,希望自己的表现能够符合这些评价。
最终,当家长的教导行为和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同时发生作用时,孩子的表现会真的如家长预测的一样,顺着家长的评价和期待发展下去。
02.家长的期待对我们是好是坏?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难道对孩子来讲不是一件好事吗?但事实上,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期待大多基于不合理的判断。比如,“女孩子就该学文科”,就是一个基于性别偏见而产生的错误期待。同样,很多人认为长得高高壮壮的男生就应该去打篮球,成为运动员,但身材的特征也并不一定非要和体育职业挂钩。每个人的学科偏向不应该完全基于性别或是外部特征,而是应该取决于ta自身的兴趣和天赋。
因此,当家长被这些主流观点影响,从而产生的期待与孩子自身的情况不相符时,这很可能会成为阻碍孩子发展自身特长的绊脚石。比如,当一个女孩子对理科产生浓厚的钻研兴趣时,周围总会有一种声音说:“女孩子就应该学文科!”这样一来,女孩子们可能会对自己的特长和发展方向产生错误的判断,又或是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03.如何减弱家长的不合理期待对我们的影响?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过于极端或者不准确,作为孩子,当我们长大后,要如何减少这种不合理期待对我们的影响呢?
心理学家Paunsku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接受成长型思维方式 (Growth Mindset)或目的感思维方式(Sense-of-Purpose Mindset),ta就会更加相信自己本身的能力,从而减少不合理的环境对自身的影响。
成长型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相信通过努力和练习,我们的智力和大脑是可以被改变的,也就是天道酬勤。如果一个人具有成长型思维方式,那么ta就会把现在自己获得的大部分成就归于自己的努力,也更加相信天赋和能力可以通过练习弥补的。
目的感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相信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周围的环境和社会。也就是说,我们的努力可以解决生活中切实的问题,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完善和美好。如果一个人具有目的感思维方式,那么ta就会相信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努力,周围的环境会变的越来越好。简而言之,就是他们可以切实的看到自己的努力带来的改变。
因此,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培养以上两种思维方式,比如,我们可以多留意自己近期的进步,尤其是当我们为之付出了努力之后;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增加自己的执行力,把我们的想法付诸实践,当我们看到自己的想法一步步落地,可以去帮助他人或者影响社会时,就会更加相信自身的能力,而不是外界的期待。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恨铁不成钢”...我们的父母似乎总是对我们有期待或者标签。但其实,这些期待和标签并不代表我们真实的自己。因此,我们不需要刻意的将自己装进父母期待的模具里,而是可以选择相信我们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让周围的世界越来越好,相信自己会变成内心中最好的自己。
“表现我们真正的自我,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这比我们所具有的能力更重要。”
参考文献
1.Simpkins, S. D., Fredricks, J. A., & Eccles, J. S. (2012). Charting the Eccles' expectancy-value model from mothers' beliefs in childhood to youths' activities in adolesc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8(4), 1019–1032. https://doi.org/10.1037/a0027468
2.Wigfield, A., & Eccles, J. S. (2000). Expectancy-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5(1), 68–81. https://doi.org/10.1006/ceps.1999.1015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6504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2310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23390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6483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6298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