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感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完全没有预兆的某个时刻,你似乎觉得眼前这个场景曾经出现过。又或者,在你与他人对话的某个瞬间,你似乎觉得你们之间似乎早已产生过同样的对话。理性同时又会告诉你:其实这些都是错觉。
但是之后你可能又会怀疑:也许这一切真的发生过?
虽然这个现象看似很神奇,但其实已经是一个被研究得相对比较深入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话题。甚至,2006年就有一部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电影,以这种现象命名:Déjà vu。这是个法语单词,意思就是:似曾相识。
几乎每个人都体验过的“既视感”
多数文献会用一个比较书面的词来形容这种感觉:既视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既视感最常见的体验无非就是你明知道自己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但大脑仿佛闪现一种错觉,暗示你似乎见过眼前的场景。
其实既视感可以被分为三种[1]:
似曾生活过
这指的是一个人好像感觉到当下所经历的生活,以前就曾经体验过。可能在视觉、听觉、嗅觉某一个或几个方面,都能找到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这种情况不只是对眼前的场景感到熟悉,还包括感觉到似曾相识的生活细节,甚至还有所谓对下一刻生活(将要发生什么事)的预感。
似曾感觉过
这种情况比较微妙,通常是指当事人被某个场景触动,产生似曾相识的心理或生理反应。但如果脱离那个情境,似曾相识感就会消失。比如特定的场景,忽然让这个人产生了奇怪的心理感受。但通常这些感受一瞬间就消失。
似曾拜访/遇见过
指的是人们首次拜访某个地方,对空间或环境忽然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怀疑自己是不是曾经来过此地。这种现象具有偶发性,通常无规律可循。
既视感是怎么产生的?
人类对自己大脑的认识还比较浅薄。例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科学家都认为大脑中的“海马体”是形成和唤醒记忆有关的最重要脑部区域,其他区域都是次要的。
但是近年的研究却表明[2],大脑内的“嗅皮质”区域能够实现记忆重放,而且不需要调动海马体。
奇妙的是,嗅皮质区域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负责人们的“熟悉感”。简而言之,你看到一个事物,或者一个场景,就是由嗅皮质区域来判断你是否熟悉它。
由于海马体和嗅皮质的工作机制极其复杂(远非三言两语能解释),这就导致了它们在协同工作时,可能会存在一些小差错。
例如,当嗅皮质正在判断对眼前的场景是否熟悉时,海马体的某个长期记忆恰好被激活了。这很可能就导致嗅皮质给出了错误的判断。
所以,用最通俗的话来解释,既视感其实是“(场景)信息的输入”和“大脑记忆的输出”之间的不匹配而导致的。
当然,由于大脑的复杂性和场景的复杂性,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可能还存在其他不确定的因素。例如场景的过度刺激,或者大脑的思维联想等等。这些都有待研究人员完成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既视感会造成困扰吗?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既视感是一种人生中必经的体验。通常来说这种体验都会发生在年幼到青年的阶段。
而随着年纪渐长,这种体验可能会慢慢减少。由于大部分人在经历既视感体验的时候,会调动理性思维,告诉自己哪些是真实的感官体验,哪些是错觉。研究人员由此而逆向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既视感可能恰恰说明了当事人的心智是健康的——因为他们懂得区分现实和错觉[3]。
但是,如果既视感呈现间歇性的发作,并伴随有其他生理上的不适或反应,还是需要多加留意的。
因为既视感的出现,通常是由大脑不同部位神经元的协调问题导致的。在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颞叶癫痫)中,经常会出现颞叶内侧异常放电,导致患者出现比较多的既视感错觉。在其他的一些情况中,多巴胺类药物[4],和部分抗流感药物[5]也会让使用者出现既视感。
所以,如果生活中似曾相识的感觉开始增加,并对你造成困扰,应及时就医,听取专业意见。
由于既视感这种体验是一种相对比较主观的感受,因此在科学研究中也出现了很多难点,比如在实验室内往往难以让被测者重现既视感。对于这种神奇的现象,从科学的角度完全解读的道路还很漫长。
而从个人的体验来说,在不对自己造成困扰的前提下,借用唐代诗人李益的:“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也许能更好地形容那一瞬间的心绪吧。
参考资料
[1] Neppe, V. M. (2015). An overview perspective on what déjà vu is (Part 1). J. Psychol. Clin. Psychiatry, 2(6), 00111.
[2] O’Neill, J., Boccara, C. N., Stella, F., Schönenberger, P., & Csicsvari, J. (2017). Superficial layers of the medial entorhinal cortex replay independently of the hippocampus. Science, 355(6321), 184-188.
[3] Teale, J. C., & O'Connor, A. R. (2015). What is déjà vu?. Frontiers for Young Minds.
[4] Taiminen, T., & Jääskeläinen, S. K. (2001). Intense and recurrent déjà vu experiences related to amantadine and phenylpropanolamine in a healthy male.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 8(5), 460-462.
[5] Vilhelmsson, A., & Mulinari, S. (2020). Pharmaceutical lobbying and pandemic stockpiling: A feeling of déjà vu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and why the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 COVID-19. Acta Sociologica, 63(4), 439-442.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72417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7137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05128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265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587027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