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官巨贪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作者:赵若男 2021-01-05 18:36:58 心理百科

反腐神剧《人民的名义》火了,如果你还没看过它,还不知道李达康和GDP之间的关系,那你就算彻底out了!

小官巨贪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这《人民的名义》可真是老戏骨儿云集,高潮迭起,看着他们飙戏,大家只有叹为观止的份儿。

小官巨贪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就比如第一集中侯勇扮演的赵德汉处长吧,一开场就先声夺人。外表清贫到寒酸,可没想到他却是个家里藏了2亿现金的“巨腐小官”!

更神奇的是,贪了这么多,赵德汉却一分钱都没敢花,他把这些钱藏了一豪宅,每天去闻“钱味儿”。

小官巨贪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等等,这和我们以为的“大腹便便”“酒池肉林”的贪官们不太一样啊!到底他是什么心理呢?是什么造就了这种“非典型”贪官?

为什么要贪?——我穷怕了,我要补偿

住在破旧的老楼里,吃着炸酱面,厨房的自来水管还在滴着水,下面用脸盆接着,一个堂堂的国家机关处长居然还在算计着那点水费。

小官巨贪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可是,到了赵德汉不住的豪宅,却是画风一转——密密匝匝一道不透风的钞票墙,冰箱里的不是饭菜而是冷冰冰的现钞。

小官巨贪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除了钱,他什么都没有,钱是他存在的全部意义。

面对铁证的赵德汉瘫软了:“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这句话说出了他的内心深处最痛的点。

小官巨贪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贫穷可能已经给他带来了永久性的伤害,他的整个童年与少年时期都处于一种对于生存的惶惶不安之中。由于早期经历,赵德汉的心理和思维都停留在安全感缺乏的阶段。

“钱等于温饱等于安全”,所以,“有钱必拿”固着成了他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用以弥补自己早年的缺失。而“钱”也成了他全部安全感的来源。

心理学理论认为,当人有了能力,会补偿自己早年间的缺失。这种补偿往往会 “用力过猛”形成一种“过度补偿”。

比如,小时没有买到的那个玩具会变成一个人永久的情结,长大后有能力的这个人可能会变成这类玩具的收藏家,不停搜集这类玩具。

小官巨贪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过度补偿”这一点在赵德汉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

没有什么极度缺失的人,可能根本想不出要补偿自己什么。但小时的赵德汉生活在饥饿与贫穷的梦魇中,当他发现自己有能力了以后,他就会抓紧一切机会补偿自己,直到“矫枉过正”也在所不惜。

虽然已经是国家机关的处长,但赵德汉的内心还是住着那个害怕饥饿与贫穷的瑟瑟发抖的小男孩。

一般的钱数早就不足以弥补因为缺失而恐惧的心灵。他要用一面“钞票墙”为自己筑起堡垒,给自己安全感,保护自己不再恐惧不再贫穷。

小官巨贪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为什么敢贪不敢花?——我是农民的儿子,我也曾想做个好官

回到赵德汉的出场,有滋有味地在吃一碗炸酱面,就着瓣蒜,“中国的老百姓,不都是这么过日子的吗!”他说。

小官巨贪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普通老百姓““农民的儿子”是赵德汉一直标榜的标签。之后他也屡次三番的强调“不会干对不起人民的事儿”。

小官巨贪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平日里穿着朴素到破旧的衣服,骑着“除了铃,哪儿都响”的自行车,甚至在去办公室调查的路上,他都要求骑车去,并且恳求反腐人员为他考虑“政治影响”。

小官巨贪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当然,他所做的一切可以看作是贪官的伪装。但其中或许有更深的心理学含义。

也许,年轻时的赵德汉也曾经意气风发,想当个清廉的好官。他珍惜“农民的儿子”这个标签,并且引以为荣,想做个与自己的标签与理想相符的官员。

可是,当赵德汉掌握了权力与资源后,他受不了现实的诱惑以及内心缺失的召唤,走上了“巨腐”这条路。

可以想见,此时的赵德汉产生了巨大的内心冲突与焦虑,一方面是他理想的状态——成为“农民的好儿子”、“人民的好官”;另一方面是“拉他沉沦”的现实——钱满足了他对安全感活生生的渴望。

这种态度理想与真实行为之间的不一致,让赵德汉产生了一种费斯汀格所说的“认知失调”,进一步让他产生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做法——

守着2个亿却不敢花,能多寒酸有多寒酸,自己住得太小,又怕暴露豪宅,连老娘都不敢接来住,每个月只给老娘300元生活费

——虽然贪了,但他还要维护自己“农民的儿子”的形象,至少是“掩耳盗铃”般地骗过自己。

小官巨贪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这种焦虑也让赵德汉产生了一种叫做“反向”的心理防御机制——

当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会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在外显行为上

——不停强调自己“多么多么清廉”,自己“农民的儿子”的身份,至少“此地无银三百两”般地安抚着自己。

小官巨贪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钱到底是什么?——是我庄稼地里金黄的麦穗

赵德汉说,他喜欢钞票的味道,钞票好看。

小官巨贪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这,不是开玩笑。他舍不得花这些钱,但经常来看。就像小时候,他最喜欢看庄稼地。饿着肚子蹲在地头,一看就是半天。金灿灿的麦穗,他看着看着,就,不饿了。

钞票之于赵德汉,就是庄稼地里金黄的麦穗。

小官巨贪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摆放的犹如谷仓一样的钞票墙

他清清楚楚地记着两亿三千九百五十五万四千六百元这个数字,随时可以一分不差地背下来,就像骄傲地诉说着今年自家打了多少斤麦子。

当他累了受挫了,他喜欢去闻闻钞票的味道,就像去闻谷仓里新小麦的香气,满满的安全感与力量感。

这种感觉,怎么舍得消耗掉呢?所以,钱不是用来花的,是用来放着当自己能量源泉的。

不停“囤积”的赵德汉就像是小仓鼠,形成了一种弗洛姆所说的“囤积型”人格。他的安全感完全建立在囤积、节省的基础上。

赵德汉只在“收钱”“藏钱”的过程中得到满足,不在于真正“花钱”的行为。

阿克顿勋爵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但贪官并不生而为贪官,在他们走向贪腐的路上,有着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

分析赵德汉们的心理原因,并不是为贪官推脱责任,更不是说贫穷的童年经历一定会导致腐败。对心路历程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饱满的理解一个人的所作所为。

这也提醒着我们,一方面,我们相信顶层制度设计者可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另一方面,利用心理学方法对于公职人员进行甄选与培训也是必要的。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焦虑症产后抑郁边缘性人格障碍控制情绪弗洛伊德自愈能力情商焦虑症回避型人格障碍焦虑俄狄浦斯情结MBTI恐惧症原生家庭智力职业价值观悲观主义抑郁症男人心理绿帽亲子关系偏执型人格树洞分院测试心理治疗洁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