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脑被赋予了两个非常重要而又奇妙的功能:“情绪处理”和“理性思维”。在一些状态下,比如遇到危险或威胁,大脑会先启动情绪处理,让情绪脑先去引导人的行为。此时理性脑就会被迫退居二线,暂时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但是,如果情绪脑成了“霸道总裁”,一直不让理性脑上位,这就产生了通常所说的:失控。
这的确成为了生活中屡见不鲜的场景。例如在家里,家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会把另一个人的情绪瞬间点燃,而且他们的情绪似乎永远燃烧不完,非要星火燎原才罢休。而社会上的场景就更多了,由于几块钱、排队、路怒等等这些琐事导致的暴怒情绪,往往会引发很多悲剧。
情绪的学习与管理从何而来?
人的情绪从小婴儿的时候开始渐渐养成。例如,宝宝的手里握着玩具,看到妈妈的脸上露出微笑,这时宝宝就学会:自己是被关注的,自己的行为也是被肯定的。由此就产生了正面的、积极的情绪感知。
随着成长,孩子的行为和感知能力也逐渐升级。例如遇到困难时会产生焦虑,与父母意见相异时也会产生不满。所以,父母在教孩子如何识别和舒缓自己的情绪上,发挥着最佳的核心作用。例如在母女的互动中,妈妈感知到了女儿对一些家庭安排的不满,于是扮演起调节女儿情绪的角色。妈妈可以做的包括:
提醒女儿留意此刻的焦虑情绪
重新帮女儿梳理面对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观察自己的情绪,并吸收女儿对自己的敌意
情绪复盘,和女儿一起回顾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中,妈妈重新学习了作为抚育者、支持者的家长角色,而女儿则学习并发展出了情绪调节的技能,并学习了如何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过程首先需要妈妈管理自己的焦虑,并制定界限,让女儿意识到:自己有哪些“选项”,以及在这些选项后面的后果。
情绪的「巨婴」
很多读者可能意识到了,人其实就是在与父母之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安全的依恋关系的过程中,学会了情绪识别和情绪控制能力。但比较遗憾的是,很多人并非是从安全的依恋关系中成长起来的。
人在年幼时的经历和体验,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对世界的认知,反过来也影响着其情绪的“回路”。比方说,忽然听到别人大声喊自己的名字(这属于生理的感知),有人会单纯觉得对方有急事,有人则会觉得对方不尊重自己,各自也就分化出了不同的情绪回路。
因此,如果人在年幼和成长的过程中总能给感受到安全、温暖、被信任、被爱……情绪脑就有能力做出适度的、合理的反应,接着则会让理性脑处理下一步的工作。但是,如果童年遭受了太多的打压、误解、否定,甚至是抛弃或虐待,大脑则时常都会处于戒备状态,其中情绪脑会呈现出特别强烈的反应,呈现出“宁可错杀一片,不肯放过一个”的姿态,自然,理性脑也没有接手的机会。
那么,情绪的“巨婴”容易呈现出哪些形式呢?
01、对自己情绪的觉察不足,对情绪造成的后果不顾
从上面情绪脑和理性脑的分析可以看出,情绪巨婴对当下事件的评估,完全是基于自己情绪的——因为理性脑根本没有机会接手。而由于自身对外界的不信任感,所产生的基本都是负面情绪,所以当事人基本很难用正面的态度去解读当下的事件、困境或人际关系。
02、难以思考、理解或接受“互惠双赢”
欲望是人性的一部分,但是成长的过程应该让人们学会控制欲望,学会理解、妥协、互惠。很不幸的是,由于成长的缺失,情绪巨婴在面对自己的欲望(或者利益)问题上,难以面对任何不利于自己的条件,单纯希望满足自己的占有欲。
03、拒绝接受建议,却又想让别人负责
由于情绪的过度渲染,情绪巨婴往往会构建出一些属于自己的幻想。任何挑战或威胁自己幻想的人,都会被排斥在外。但是由于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无法得到满足,情绪巨婴又会把责任架设在他人身上,并用情绪来威胁对方。
04、回避错误,用情绪掩盖内心的羞耻和慌张
情绪巨婴并非没有理性思考能力——他们只是缺乏控制情绪的能力。所以,很多时候他们的内心其实知道自己理亏。但是,恰恰是由于理亏,而造成了他们内心更加紧张,甚至引燃了他们的羞耻感——这又使得他们进一步觉得外界在威胁和伤害自己,因此情绪更加激烈。
面对身边的情绪「巨婴」
因为情绪巨婴自己往往需要解决很多童年创伤问题,所以他们自身问题的解决往往会非常复杂和微妙。而且,情绪巨婴这个标签放在他们身上,本身又会给其多加一层情绪砝码。因此这里不着重探讨情绪巨婴的自救问题,而是关注如果身边出现了情绪巨婴,应该如何面对,以及保护自己[1]。
A、看清楚他们“缺”什么
上文提到过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如果回溯到原生家庭,通常都会发现情绪巨婴的父母本身就不懂得如何控制情绪。因此,他们的童年会面对很多的否定、打击、冷落…… 而且不懂得识别自己的情绪。如果这位情绪巨婴恰巧是你比较在乎的家人,那么不妨“看见”他的情绪,而且一定要告诉他:“我知道你的情绪不太好,我理解你可能受伤了,你是不是需要休息一下?”这些话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童年的情感缺失。
B、画出边界,不做过激举动
人是会总结经验的动物。很多时候,当情绪巨婴们发现自己的这些“小伎俩”似乎还挺管用,于是他们就会故伎重演,在一次又一次的冲突中用情绪作为武器。当遭遇情绪巨婴的攻击时,首先要有个意识,他们并不见的是在攻击你,而是在敞着自己童年的情感伤口,用你听不见的声音说:快来呵护我!快来喂饱我!这时,边界感就显得尤其重要,如果奋不顾身地与他对抗,其实就是变相满足了他的无理期望——但并没有治愈他。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对方:如果要解决问题,先把情绪收敛起来。
C、做出示范,如何识别情绪并面向问题本质
夸张点说,情绪巨婴往往都呈现两个极端群体,一边是缺爱、缺妈的群体,一边又是被家长过度保护或溺爱的群体。所以,这两类人,一类是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情绪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另一类的情绪则由他们的家长负责“兜底”。总之,都没有管理情绪的能力。因此,作为身边的人,其实要成为他们的“模范父母”,用包容、积极、理性的爱去重塑对方的内心,并在他们情绪即将爆发的时候,给他们精准的提醒和引导。
人的成长环境的确是非常“动态”的,它既充满了不确定性,也充满了希望。因此,童年情感缺失所造就的情绪巨婴,绝对不是一群无法被救赎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缺爱,才更加需要周围的人用更加理性、坚定、睿智的爱去滋养他们。
参考文献
[1] Young, R. A., Marshall, S. K., Valach, L., Domene, J. F., Graham, M. D., & Zaidman-Zait, A. (2011).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Action, projects, and counseling. Springer New York.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214338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009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599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2156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234622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