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对母女的聊天记录引发全网热议。
正处于高三的女儿对自己的妈妈说:我不是想听你说这些屁话。
你是不是有病啊。
你有病吧。
面对女儿这般无理,妈妈却回复道:身体重要,考不好也没关系,行行出状元,健康第一知道吗?
本以为,这又是一个关于叛逆的家庭教育故事。
可当水木君看了母女俩更多的聊天记录后,才发现事情的真相,是180度的大反转。
聊天记录的截图开始,是女儿对母亲一连串的反驳:
“不要老是说大家都这样,高三生都这么辛苦。
这是我最不想听到的话,这会让我压力很大。”
不难推断,面对女儿的倾诉,母亲前面的回答
——不仅没有安慰到女儿,还引起她的强烈反感。
女儿在回复里明确表示,自己想出去玩、去放松的意愿。
但得到的回答,每次都是:
“高三不应该玩,应该珍惜时间。”
接下来,母亲的回答,也同样让人失望
——“知道了。”
一大段的倾诉,换来三个字的“敷衍”。
或许,她根本就“不知道”,也读不懂女儿的话。
后来,母亲又强调身体最重要,不要有太大压力,要多运动。
试图用老生常谈的说教,来解决问题。
女儿明确道
——她想说的不是自己的压力有多大,而是希望妈妈知道,自己的压力从何而来。
然而,这位母亲又来了一句让人窒息的回答:
“是的,没有人逼你。”
可她没想到的是,女儿的压力,就是因她而来。
——否定女儿的努力。
——用“所有人都这样”,来逃避女儿的发泄和情绪。
接着,又是这位母亲无力的说教时间。
像极了已经编好的程序,没有感情的客服机器。
这时,女儿的情绪彻底爆发。
才有了文章开头,那段难听、伤人的话。
但她接下来,又用6句以“我想”为开头。
似乎还对妈妈抱有希望,想要和她好好沟通:
我想跟你我我压力比别人大多了。
我想去玩。
我想你带我去放松。
我想你不要拿别人和我比。
我想你相信我在努力。
我想你相信我。
接着,这位妈妈用自己的方式安慰完女儿后,回了一句:
“想去哪玩?”
看到这里,水木君还以为这位母亲终于读懂了女儿的想法。
可没想到,她又补了一句:
“考完试再去,好吗?”
女儿从倾诉到怒骂,母亲从不解到发帖求助。
不得不说,女儿在很努力地和妈妈沟通。
而妈妈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安慰她。
可母女俩终究没能在一个频道上进行有效交流。
有网友给出高赞意见:
“孩子说累想放松想要玩,妈妈应该回‘我现在去学校接你,我给你老师请假,我们出去,吃饭看电影郊游’这类有行动力的。
而不是无力的‘我懂,多运动多休息,放假了就玩’这类敷衍的,笼统的。”
亲子之间无法共情,正是代沟的硬伤。
孩子的叛逆、沉默、脆弱、崩溃等,从不会凭空而来。
火山爆发,一定是积攒已久的结果
——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忽视,他们发出的求助信号。
长期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女心理师》里。
蒋静和母亲的相处方式,让水木君深感窒息。
剧里,蒋静被妈妈的爱禁锢。
妈妈对她寄予厚望。
蒋静的童年,除了钢琴,还有高马尾和白色连衣裙。
这些都是妈妈的要求,也是她被支配的恐惧。
每次练琴,妈妈就站在她旁边。
只有她弹对了、弹好了,才能去吃饭。
如果弹错了,妈妈就会骂她,甚至是打她。
有一回,她一错再错,妈妈越骂越难听。
后来,蒋静崩溃大哭,情绪失控。
妈妈才停下责怪,一边给她扎头发,一边说:
“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你就知道妈妈的用心了。”
然而,30岁的蒋静。
虽然能理解妈妈的用心,但她在妈妈日复一日的压迫下,患上了神经性贪食症。
每天都在暴饮暴食和催吐里,无限循环。
后来,她对妈妈的控制,在隐忍中爆发。
——用烫头发、穿吊带和玩摇滚等妈妈厌恶的行为。
去反抗妈妈、否定她的教育方式。
甚至,还起了轻生的念头。
蒋静妈妈以爱之名,却把女儿逼上绝路。
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把她当成自己的作品。
肆意支配,强行掌控。
这是“母爱”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在蒋静母女的片段中,有一条弹幕,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怎样才能不经意地让爸妈看到这个剧。
蒋静妈妈的教育方式,也是中国无数家庭的缩影。
电视剧之外,多的是真实写照。
几个月前,上海一名14岁女生跳楼。
一封1500字的遗书曝光,刺痛无数父母:
“你们爱的不是我,是冲进班级前十的我,是排名年级前二十的我,是考到满分的我。
“我是带给你们荣誉的人,严格出孝子的代言人,在朋友面前攀比的工具。”
中国人爱说小孩疯掉是因为学习压力大,可明明是家长把成绩看得太重。”
遗书里,没有矫情,更多的是对父母绝望的陈述。
她的一生,就这样被童年毁掉。
——在父母的过高期望里,南辕北辙。
在父母的暴力行为里,对人生彻底失望。
她在遗书的结尾写道:
“你们把我们想得太坚强了,反省这件事就留给岁月好了。”
教育孩子的路上,总有父母把自己陋习视作权威。
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受管教,是特殊的那一类,所以需要用极端一点的方式对待。
殊不知,我们的孩子,远比我们想象中脆弱。
或许他们比我们更在意分数,只是学习路上有很多力不从心。
在我们眼里简单的考题,无心的谩骂,不足挂齿的小事。
在他们的年纪里,就是难题,就是恐惧,就是天大的事。
生活中,很多父母总有疑问。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抑郁?
甚至把孩子的抑郁原因,理解成是他们太闲、想太多。
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想孩子所在的位置。
永远也无法感同身受。
“我在河这边看你,
我以为你无忧无虑,
我看见你闪闪发亮,
我不知道你的双脚陷在泥里。”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话题:
#为什么越来越不能和父母沟通#
网友 @柒零零 分享了他的感受,无数人深有同感:
无力和痛苦。
源于和父母一次又一次的无效沟通。
每个孩子在关门前,都曾经向父母敞开心扉。
然而父母总会忽略这个过程,然后在某一天,突发性疑惑
——孩子怎么那么怪,什么都不和我说了。
其实,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把锁,父母手里持有对应的钥匙。
父母倾听孩子想法,必要时,改正自身错误的教育方式,锁就开了。
可现实中,总有父母不允许孩子挑战自己的权威。
要么,直接把钥匙给扔了。
要么,把钥匙插上锁后,暴躁狂扭,让它活生生断在里面。
就像网友@手持 所说的:
“她永远是对的,她生活不容易。
你反驳她,就是你不懂事。
拿她的年代,她父母对她的付出,对比我的年代,她对我的付出。”
然而,这样的对比,不仅无法根治孩子的“矫情”,还会让他对和父母沟通这件事情,产生消极心理。
心理学上,有一个“习得性无助”效应。
这个效应的特征,经常发生在长期经历失败的儿童身上。
当孩子发现无论他怎么努力、做什么,都会以失败告终。
精神支柱就会瓦解,甚至丧失斗志。
孩子和父母一次又一次的沟通失败,会让他放弃挣扎和努力,彻底陷入绝望。
很多人对亲子关系的刻板印象。
大多是呕心沥血的父母,不成器的孩子。
却忘了每个孩子,生来都是一张白纸。
父母在上面甩墨,又怎么会得到一个五彩斑斓的孩子呢?
有时,坏孩子与好孩子之间,只相隔一个词
——接纳。
作家郑渊洁曾分享过一个他小时候的故事。
当时,老师出了一篇作文题《早起的鸟有虫子吃》。
郑渊洁灵机一动,把题目写成《早起的虫子被鸟吃》。
老师很生气,惩罚他:对着全班同学说一百遍“郑渊洁没出息”。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引爆了藏在身上的鞭炮。
就这样,他被学校开除了。
当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回到家里,也做好了爸爸大发雷霆的准备时。
没想到迎接他的,是爸爸听完原委后,不仅没有责骂,还说:
不上学也好,我在家教你。
后来,郑渊洁在作品《父与子》里写道:
什么是男子汉?
我觉得,他首先应该全身心地爱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
打骂孩子的爸爸都不是男子汉,是懦夫;
他还不嫌弃孩子,不管孩子是什么,他都爱孩子。
孩子是你生的,如果你不满意,就打自己。
打孩子算什么?
又不是孩子非要让你把他生出来的。
接纳孩子,不是没有原则的放纵。
而是用欣赏和爱,给予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俯身蹲下,和孩子来一场平视交谈。
融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抵御未来一切风暴的最强后盾。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8892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6859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2282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496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342766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