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了贾老师《叙事疗法》的课程,学习了很多新词,外化、改写、重塑、生命故事、主线故事、支线故事、双重故事,听起来简简单单,而如何理解与应用却一点也不容易。叙事治疗是指“治疗师通过好奇贴近来访者的问题故事,通过外化、解构、改写等技巧,帮助来访者用较期待的故事去替换被压制的问题故事,引导其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来访者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
01、主线故事与支线故事
从内涵上看,叙事治疗似乎很注重“故事”,而故事与语言是分不开的,是语言构成了故事。叙事治疗注重主线故事与支线故事。主线故事指“来访者生命故事中哪些特别突显,不断被储存和积累,成为围绕着某个主轴的故事,往往是来访者的问题故事。”支线故事指“来访者生命中不符合主轴的,不被注意的事件,往往是给来访者带来力量的故事。”也许从叙事疗法的命名上,就显示着它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的血脉。贾老师说,后现代主义有个很著名的说法,“不是人在说话,是话在说人。也就是说,不是人决定语言,而是语言决定人。”所以,叙事治疗相信通过发现与讲述支线故事,用丰富的支线故事代替主线故事,可以重新塑造生活。
02、人不等于问题
后现代主义叙事治疗与现代主义学派的差异,还体现在如何看待“问题”上。现代主义偏重“诊断人的问题,分析人的问题,解决人的问题,将问题看成是个体内在品质的一种外在表现。”后现代主义提倡,“对人的尊重,将问题和人分开。谈话的方向是支持个案在问题和自我之间建立合适的关系。”叙事治疗认为,人是人,问题是问题,人不等于问题,这就需要咨询师在工作中,将问题与人分开,将问题外化。
03、主流文化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另一观点是,要对主流文化进行思考,思考主流文化对人们的限定。叙事治疗创始人之一麦克·怀特说:“个人问题的形成,有很大因素与主流文化的压制有关。”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大大小小的组织里,从社会、地域到学校、公司到班级、社团、再到家庭。每个组织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与价值体系,形成主流文化。而我们生活在大大小小的价值体系里,这个体系定义着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而这个主流文化总会对个体形成一定程度的压迫性,而忽略了个体的多样性、丰富性。所以,个人问题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主流文化的压制有关。而叙事治疗希望人们可以放下主流文化的量尺,看到自身是受什么观念的限制,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价值观、信念,也相信任何生活事件都有多元的意义价值。
04、资源导向
叙事治疗的另一特征是资源导向。叙事治疗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每个人都是生命的主人,可以找到自己生命的力量。叙事治疗也认为,透过问题,我们可以看到问题背后的资源。
叙事疗法的主要途径有外化、改写、重塑。外化是将问题与人分开;改写是用支线故事代替主线故事;重塑是用丰富的支线故事重新塑造生活。而我们也学习了两种主要技术,外化对话和改写对话。写课程回顾的时候,还没来得及和小伙伴做练习,希望在练习中能有更多的体会。
关于外化练习的体会与思考
01、提问的时候不要太快转向
小伙伴说,我问了一个问题,当时她不太知道怎么答,如实地说了不知道怎么回答,我之后就转向了。但她觉得,那是个很有意义的问题,她也在思考,也许,我再换个方式,换个角度问同样的问题,就能让她看到一些她之前没有看到的东西。
02、对“命名”的理解
在我自己做来访者的时候,发现如果命名比较准确,就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到自己了。所以,在我做咨询的时候,第一步会放得比较慢,会想比较充分,多方面地去了解来访者的困惑,再跟来访者一起商讨如何命名,去商量哪个名字更合适。
03、对“描述问题的影响”
还没找到特别的感觉,但是会觉得有挺多可以去问的东西,等继续练习再看。
04、对“评价问题行为的功效”
“评价问题行为的功效”与“问题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别。影响更偏向于问题影响到哪些方面,更偏向于非积极的影响。“评价问题行为的效果”更偏向于,问题行为有哪些功能,偏向于不好的影响中的有用的部分。可以问:你能接受吗?如何看待?
05、对“论证评估”
论证评估是“帮助人们看到自己的渴望,哪些时候已经离渴望很近,甚至就在过着自己渴望的生活,证明来访者有能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支线故事的开始,也是改写对话的开始。”这部分可能是偏向于寻找资源,是看到杯子的另一面,或者是透过商标,看到杯子的另一面。可以问:为什么离不开?如果离开,会怎样?不处理的话,会怎样?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33225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9022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8257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85549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4609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