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爱和喜欢所带来的痛苦是如此巨大,以至于我们往往竭尽所能拒绝承认。
在关系中,当我们感受不到对方的爱时,无论是来自于父母,伴侣,朋友,孩子,我们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于是,我们会不停的合理化对方的行为,为对方找借口,编织很多的故事,来说服自己,对方不是讨厌我们的,让自己好过。
我们也许会更努力的付出,更努力地给予。我们以为,如果我们多做一点,多给一点,多付出一点,多顺从一些,多乖一点,对方就会爱我们多一点。
于是,我们在关系中变得很卑微,不停的配合对方,讨好对方,迎合对方,渴求对方的爱,渴求对方的施舍。
然而,对方不会因此而多爱我们一点,他们只会对我们予取予求,压榨夺取,情绪勒索。心情不好时,把我们踢到一旁,心情好时,施舍给我们一点爱。
我们并不快乐,但承认别人不喜欢自己所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以至于,我们宁愿继续欺骗自己,勉强自己待在这段关系中。
为什么我们渴望被人喜欢?——满足自体客体的需求
科胡特是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人类离不开他人,因为我们的自体只有在自体客体的镜映下才能够健康成长。
什么是所谓的“自体客体”呢?自体客体指的是我们以他人为媒介,在他人身上投射我们的需要。自体客体——不是人,也不是物,而是一种纯粹的主观体验,为了强调这是一种主观体验,而经常使用“自体客体体验”这个词。
孪生自体客体体验又叫做另我自体客体体验,是自体客体需要的一种,指的是“从出生到死亡,需要体验到基本的相似性”。
对于孪生自体客体体验的渴望,贯穿一生,它是“在其他人中感受自己也是一个人的确认。”当得到满足时,渴望让路于归属感的自我确认,提供了安全、合理、有效、与他人拥有本质的相似性,能够容忍差异的感觉。缺乏必要的自体客体回应,导致对孤立、疏离、无法胜任以及对差异起反应的长远而无力的感受。
心理学上常把能带给自己被看见,被慰藉,被共振满足的人称为自体客体,大多人最重要的自体客体是父母和伴侣。
孩子通过妈妈体验到更凝聚、更有活力的自体感。举例说明,在孩子和妈妈的关系里,当妈妈表达看到孩子时的高兴,孩子体验到了镜映自体客体的满足,自己是宝贵的,因而是有价值的。感到宝贵这点增强了自尊,这是凝聚的自体感在现象层面的指示。
客体关系之父费尔贝恩认为,“每个人的原始需求是寻找关系,这种需求比本能的满足更加迫切。人类一切问题追溯最终的根源都是关系的问题,而所有的关系都围绕着爱发生,所以缺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与父母的关系是母关系,母关系决定一切关系。一个人在成长中遇到的所有关系都会受到与父母关系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和母亲的关系是一个人所有关系的源头。”
孪生自体客体体验不是用来形容社会肯定,而是用来形容自我肯定,这是因为在孪生自体客体体验中,他人就像一面镜子,只是我们欣赏自己和寻求自我意义的媒介。
Lichtenberg 描述了孩子跟自己特定的父母连结与归属的重要性:“凯特之所以成为凯特,是因为她的爸爸妈妈发展出来的:“我们了解你—你喜欢慢慢吃,泡在水里说话、玩耍—你属于爸爸妈妈,我们也属于你。”(第506页)
如果一个人缺乏自我肯定,他就会对自己失去兴趣和价值,难以提供自我意义的答案,空虚感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情绪,它甚至会让我们觉得我们不存在。
我们生活中大部分的烦恼都和人际关系有关。
人类具有社会化特性,被喜欢代表着被他人的认可,代表我们活着有一定的意义。
缺乏社会肯定的人,在内心深处容易感到被孤立,对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无价值感、无意义感,以及被萦绕不尽的孤独包围。像溺水的人那样的濒临致死的恐惧感。
缺乏自我肯定和缺乏社会肯定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核心情绪是虚无主义的空虚感,后者的核心情绪是死亡和痛苦带来的恐惧感。
尽管二者看似不同,但所有的关系最终围绕着的始终是自恋的命题,即使最崇高的爱情,即使是奉献一切也不过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迂回的爱自己——自恋。
当一个人自体越虚弱越需要寻找外界的那个客体。当一个人没有爱时他才会去寻爱,当一个人有爱,足够的爱自己时,别人会循着你爱自己的路径来爱你。
问问自己:
这段关系给我带来的是自由而束缚?
这段关系让我感到安心还是不安的?
在这段关系里,我是否必须委曲求全,忍耐,忍气吞声呢?
这段关系是否是平衡?
我是否会时常害怕对方生气呢?
我是否需要一直讨好对方,迎合对方呢?
在这段关系里,我是否能够做自己,还是渐渐地失去自己呢?
在这段关系里,我是否感受到被尊重呢?还是被利用呢?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75505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4070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513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57214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41460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