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玉树临风、眉清目秀成了一种“资本”,“颜值即正义”仿佛成为社会的信条。
然而最近李某迪的事情让我们大跌眼镜,看着他温文尔雅的照片,人们不禁发问“这浓眉大眼的也能背叛革命?”。
与之相对,“脱口秀花瓶“徐志胜的爆火,也让人们感受到了长相过于平凡也可以“被老天爷追着喂饭吃”。
那么,面孔对于我们判断他人的性格和品质有作用吗?
脸是重要的社会判断线索,它相当容易被我们关注到。
一项研究发现,面孔的信任感信息在33毫秒内就能从陌生人的面部特征中获得。只需要一眼,对方是个怎么样的人,就已经在你脑海里留下了印记。
那么,面孔的哪些特性可能会使得人们觉得对方更值得信任的呢?
著名心理学家Tordov认为,人们在知觉面孔是否有更高的可信任性的时候,会采用一种“过度概括”的策略:相比细致地加工面部具体的特征,会更倾向于整体性的对面孔进行知觉。这种整体性的感知,不仅包括感知鼻子、眼睛这些具体部件的形状与位置,更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会对不同照片产生不同感觉的原因。
面部情绪也给信任度判断带来巨大影响。研究发现,带有高兴的情绪的面孔会让别人更多感知到信任感,而带有愤怒的情绪的面孔则会让别人认为你更不可信。即使是没有任何情绪,与情绪相关的面部特征也会产生类似的效果,例如微笑、瞪眼等。
但是容易被我们关注到的不一定就是准确的。就像我们刚刚提到的李某迪一样,仅靠面孔信息就判断他人很容易“翻车”。
在人们判断对方是不是值得信任的人的时候,除了依据面孔,也会参考对方的背景信息、和ta互动产生的感受等进行判断。这些线索显然比面孔信息更加客观全面理性。
然而,面孔信息对我们的影响仍然存在。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当同时呈现面孔信息和背景信息的时候,人们仍倾向于给那些看起来更值得信任的人投资。
即使是被“公认为看人更准”的老年人也难逃面孔的影响。
反而,相比年轻人,老年人会在判断对方是否可信时会更加受到面孔的干扰,以至于忽视更可靠的其他线索(例如背景信息)。
这可能因为老年人自身认知能力退化,他们在判断他人的时候可能会更多采用面孔这样的简单、自动化的线索来减少认知负荷。并且老年人会把信任当作一种加强与他人情感联系的一种方式,但这也给了一些骗子可乘之机。
对于面孔信息的自动化加工,可能来源于进化过程中漫长的演变,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行为习惯。
大家每个人都是“颜控”,但是我们在“吸颜”的同时,也要注意“面孔不是万灵药,看看其他才最妙”。
参考资料:
[1] Bailey, P., Szczap, P., McLennan, S., Slessor, G., Ruffman, T., & Rendell, P. (2016). Age-related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first impressions of trustworthiness. Cognition and Emotion, 30(5), 1017-1026.
[2] Oosterhof, N., & Todorov, A. (2008). The Functional Basis of Face Evalu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PNAS, 105(32), 11087-11092.
[3] Todorov, A., Pakrashi, M., & Oosterhof, N. (2009). Evaluating faces on trustworthiness after minimal time exposure. Social Cognition, 27(6), 813-833.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60575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3602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09034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3869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99261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