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总有人告诉我们:“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多尝试总能成功”,现在互联网思维也鼓励人们“小步试错,快速迭代”。
于是在这样的鼓励下,我们开始了永不气馁的尝试:不就是考试吗,下次肯定能考好;不就是比赛吗,多来几次肯定能赢;不就是买彩票吗,我天天买还中不了奖吗?
结果发现:巧了,还真一次都没成功过。
此时不禁怀疑自己:难道我是什么“天选之子”,试这么多次都能精准避开成功率?
等等,其实不只你一个人,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失败从来不是成功之母,失败只是失败之母。失败的次数越多,下一次失败的概率就越大。
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对 1975 年到 2003 年期间美国的创业者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创业失败过的人和初次创业的人相比,并没有任何成功优势。更不幸的是,持续创业者几乎成了持续失败者的代名词[1]。
我们为什么难以从失败中学习?
此前,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教授提出了“习得性无助”这一概念,他发现,当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他会逐渐绝望,对自身产生怀疑以至于最终放弃在这项工作上的尝试。心里充满了因重复失败而造成的只能任由摆布的无助,以及对现实绝望的情绪。
这也与我们一贯的常识相吻合,毕竟失败越多,我们就会越不自信,难以在下一次机会中好好表现。
除了“习得性无助”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阻碍着我们?
来自纽约大学的Tom Meyvis等人研究发现,人们在事前总是不能正确地预测自己在事件发生后的感觉,而且事后回忆时人们总会对这些错误预测视而不见,从而无法调整经验并从中学习[2]。
有很多研究表明,人们预测自己在经历某件事会产生的情绪时会有系统误差。比如,“影响偏见”指出,人们总倾向于过高估计未来事件对自己感情的持久影响[3]。但是当经历结束后,再让人们回忆自己之前的预测,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经历和之前的预测是一致的,即使实际的预测并非如此。
总之,在回忆过去时,人们总觉得过去的经历很符合他们最初的预测,即使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此前Mitchell等学者的实验就曾发现,那些高估自行车旅行乐趣的度假者后来在描述中竟然表示,他们在旅行中的乐趣与他们预期的高水平的乐趣是一致的[4]。
因此,人们未能从过去的预测失误中吸取教训,可能是因为在事后复盘的时候,人们总是不自觉地以当下为锚定,潜意识里觉得此前的预测和实际发生的情况差别不大。
殊不知,回忆总是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修饰,即使人们最开始预测得很离谱,潜意识里还是会“洗脑”自己:我是对的。
回忆时,我们在想些什么
研究者招募了97名本科生参与实验,让他们对第39届超级碗的比赛进行评价,并且分两个阶段对他们进行了测试。
在第一阶段,也就是比赛前3天,首先让参与者预测,如果他们喜欢的球队在超级碗比赛中输了,那比赛后5天内他们会多难过,并描述超级碗比赛对自己的重要性。
在第二阶段,也就是在超级碗赛后5天,参与者又完成了一项后续调查:首先评价一下自己此时的总体幸福感,然后回忆在第一阶段对自己总体幸福感的预测。
结果如下:
如上图显示,“Predicted”表示事前对自己愉悦程度的预测,“Current”表示事中实际经历时的愉悦程度,“Recalled Prediction”为事后对最初预测的回忆。不难发现回忆的美化效果:即使最初的预测和实际情况差别再大,回忆里我们都会缩小其中的误差。
也就是说,喜爱的球队输掉比赛的参与者在赛前高估了难过情绪对自己的影响,但赛后让他们回忆自己当初的预测的时候,他们又觉得自己最初的预测应该和实际感受差不多,而忘记了自己之前的实际想法。
从错误中学习需要时刻提醒自己
为什么即使历经失败,同样的错误还是会再犯?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是一场比赛、一次投票,还是一次消费体验,人们总会错误预测他们对这些经历的情感反应,并错误地记忆了这个预测:认为预测是准确的。那些回忆错误较大的人进而不会学会调整他们的后续预测。
正如我们在实际中遇到的情况:如果想让我们改正错误,那就得意识到自己之前做的是错的。但很戏剧性的是,我们往往忘记了之前自己做的是错的,总觉得自己和正确结果差不多。这种“事后诸葛亮”的态度会让我们即使实践再多次,也依然得不到真知。
1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邓宁和克鲁格在研究“到底是蠢货觉得自己更懂,还是聪明人觉得自己更懂”时得出一个类似的结论:
想要准确估计自己的能力,你需要有元认知,就是正确地评价自己能力的能力。可是那群没有能力的人不但没有能力,也缺乏评价自己能力的能力[5]。
如果永远无法从错误中学习,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人类只能毁灭了?
倒也不是。
Tom Meyvis 等学者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如果在回忆时能适当提醒一下人们关于回忆预测和真实预测的差距,那么对自己的判断就会更清晰,人们也就更能在差距中学习。
不过,现实的路总是自己一个人走,没有人能时时刻刻站在我们身边提醒看看脚下的路。也许我们只有真实地面对过去那个经常犯错的自己,才能够有所成长。
参考文献:
[1] Shane Snow.(2016). 出奇制胜:在快速变化的世界如何加速成功 .(赵磊 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 Ratner, Rebecca, K. , Meyvis, Tom, Levav, & Jonathan. (2007). Why we don't learn to accurately forecast our feelings: how the misremembering of our predictions blinds us to our past forecasting error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3] Wilson, T. D., & Gilbert, D. T. (2005). Affective forecasting: Knowingwhat to want.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4,131–134.
[4] Mitchell, T. R., Thompson, L., Peterson, E., & Cronk, R. (1997). Temporaladjustments in the evaluation of events: The “rosy view”. Journal of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3,421–448.
[5] Kruger, Justin, Dunning, & David (1999). Unskilled and Unaware of It: How Difficulties in Recognizing One's Own Incompetence Lead to Inflated Self-Assessm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6).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71715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4253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9690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797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9930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