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害怕独处?
今天想聊一聊很多人都有过的一种感受,孤独。
独处时,我们可能怡然自得,但也有可能陷入让人挣扎、痛苦的孤独中。
平时轻松就能提起兴致做的事,像看书、做饭、散步……这时似乎变得十分艰难。
想着打开手机找朋友聊聊天,又觉得不仅麻烦还怕打扰到别人,还是刷剧看综艺缓解一下吧。
可当屏幕熄灭,映照出那张失望、悲伤的脸时,空虚和孤独又席卷而来。
这种体验就好像是,被关在一个玻璃罩子里,没人听得见自己,自己也听不见别人。
不仅如此,我们可能还会错误地认为,朋友圈里其他人都过得特别舒适开心,只有自己一个人会身处孤独漩涡。
但孤独是一种很普遍的感受。
在英国和日本,孤独已上升成国家问题——政府专门设立孤独大臣,致力于减少国民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感。
如果你常上网冲浪,可能也会注意到豆瓣、知乎上关于孤独的讨论区一直都很热闹。
还有不少网友发帖找固聊,希望能有人随时分享生活。
这也正契合了美学家蒋勋在《孤独六讲》里提到的:
每一个人都是被劈开成两半的一个不完整个体,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能找到。
柏拉图的这个寓言,正说明了孤独是人类的本质。
关于孤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验。
那什么是孤独?我们又为什么如此害怕孤独呢?
维基百科写道,孤独是我们感到被隔绝时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心理治疗师Nick Wignall认为,我们与自己和周围人缺乏足够的亲密和连接感时,孤独就产生了。
研究发现,因孤独而痛苦时,感知身体疼痛的脑区也会被激活。这种痛苦会激发人们去寻求连接。
也就是说,与他人隔绝、与内心隔绝,让我们陷入了孤独之苦。
这可能正是我们害怕孤独的地方——不能从他人眼里、从内心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孤独原因一:和他人的疏离
先来聊聊,与他人的关系。
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在1902年提出了镜像自我的概念。
它是指,我们无法孤立地形成对自己的看法,而是需要将他人当成一面镜子,基于他人的看法和评价来形成我们的自我概念。
所以,和他人建立足够的连接时,它会从2个方向帮助我们缓解孤独:
1. 通过他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认可自我的价值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认为,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我们从伴侣的眼里,看到了一个值得被爱的、有价值的自己。
2. 通过他人,更好地成为我们自己,成为世界的一员
刘擎在《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中认为:
自我不是凭空诞生的。
忠实于内心感受的同时,我们需要积极地和人交流,反思自我,这样才能把自己和一个更开阔的世界联系在一起,更好地成为我们自己。
因为和家人伴侣、朋友同事相处,我们才知道自己身上有哪些优缺点,擅长做什么,讨厌做什么,周围又有什么样的机会和可能性。
找到自己热爱擅长的位置时,这种嵌于世界一环的感觉,会给我们带来归属感,驱散一部分孤独。
但我们在和他人变得亲密时,常常会遇到困难。
心理治疗师Nick发现,这通常是因为下面3个原因:
很难打开自己,表达内心的感受;觉得别人无法深度理解自己,常常感到被人误解,也不被欣赏;开始敞开时,很容易因为自我暴露带来的脆弱感封闭自己,甚至刻意破坏有希望深入发展的关系。
这时,我们就会落入孤独的困境:
极其渴望与人亲近,但是又特别害怕主动亲近他人所带来的风险;
甚至还会因为,明明知道怎么与人拉近关系却没有这么做而感到焦虑和羞耻。
孤独原因二:丢失了自己
再来聊聊,与自己的关系。
心理治疗师Nick认为,孤独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和自己的关系不够好。这通常有下面3个表现:
让自己随时随地处于忙碌状态,这样就不用和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呆在一起了;我们不是去理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如害怕、悲伤、愤怒等),而是试图去解决情绪,以更快地摆脱它们;用笼统、模糊的表达谈论自己的心情,如简单的“开心”,或“不开心”。
也就是说,我们不会花时间去理解自己:我很好奇,你现在有什么样的想法、感受、信念、渴望……
回避自己的内心,可以帮助自己在那个当下不用面对令人烦忧痛苦的情绪。
但长此以往,我们和自己的关系就会变得疏离,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最糟糕的情况是,我们不再拥有自我,陷入了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所说的心理孤独中:
不再知道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是最孤独的状态,一个人几乎完全地脱离了自主的我。
他认为,只要人压制自己的欲望或情感,把“应该如是”或“必须如是”作为自己的愿望,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埋没自己的潜力,都可以导致心理孤独。
为什么我们会陷入这种心理孤独呢?
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
人的最深切的需要就是克服分离,从而使他从孤独的囚牢中解脱出来。
其中一种克服分离的方式是:
假如我同每个人一样,假如没有使我区别于其他人的情感和思想,假如我在习俗、衣着、观念上与群体的模式一致,
那么我便得救了,从可怕的孤独感中解脱出来了。
于是,出于摆脱孤独的需要,我们选择跟随周围人的选择——
小到穿什么品牌的衣服、追什么剧;大到做什么工作,选什么样的结婚对象,什么时候要小孩……
但新的问题就出现了:我们越想摆脱孤独,却又陷入了更大的心理孤独。
可能也正因为如此,罗翔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回答“人为什么害怕独处”:
独处时,你总会听到心灵深处的声音。它会不断逼问你,怎样活着才是有意义的。
因为耳边始终有这种声音,所以你会觉得焦虑、空虚。大部分人会选择用忙碌的工作和娱乐来对抗内心深处的追问。
只有能够真正回答它,才能享受这种独处。
缓解孤独,试试做这4件温暖的小事
那怎么做,才能在孤独来袭时,照顾好自己呢?
这时,我们缺失的是和自己、他人的连接,所以这里总结了4件能加深连接的温暖小事。
1. 体会、照顾内心感受
我们常常用刷剧玩游戏、一直和人呆在一起来回避内心。就像奇葩说辩手姜思达说的一句话:
我们时刻保持联系的问题是,我们难以时刻和自己保持联系。
却很少问问自己:你今天过得怎么样?
每天入睡前,依然带着许多尚未被觉察、理解的情绪。
想要自我关怀,很关键的一点在于,我们能够清晰地觉知到: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我有哪些感受,背后又隐藏着什么信念和需求。
但同时,我们对情绪又能保持开放性,不过度执着于消极情绪。看着它像天空中的白云一样来去自如。
逐渐地,我们才能知道,我们怎样做可以如何调整负面情绪,怎么增加生活里的开心事。
只有当我们能像照顾一个朋友一样关心自己,这份源源不断的爱意才能冲散孤独。
所以,在忙忙碌碌的日子里,也别忘了问自己一句“你今天过得好吗?”
2. 从小事中感受美好
列一张清单,写下那些能让你感到快乐的小事,如逛公园、做一顿饭、跑步等。
孤独时,我们可能会陷入自我沉溺,被头脑里的感受和想法吞噬。
这时,不如挑一件感兴趣的事情,放慢脚步,细细体会完成一件事情的过程。
当我们能够从当下体会到宁静,从小事中感受到幸福时,我们的孤立感也会减轻不少。
韩国有一档综艺《林间小屋》就提供了不少值得做的小事。
节目组邀请了2位实验嘉宾住在森林里的小屋,他们每天会收到一些小任务:
花3h准备并吃一顿饭、去森林里记录3种鸟的叫声、聆听溪水潺潺……
沉下心来,一心一用地去做一件事时,我们就能和当下在做的事情产生更强的连接感,感受到快乐。
3. 敞开自己,和人交流
每个试图把自己封闭起来的人,可能曾经从关系里体验到的伤害与痛苦超过了从中感受到的温暖。
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拒绝关系,因为真正带来问题的,不是敞开自我,而是部分人的伤害。
在心理学家弗洛姆看来:
克服孤独,圆满的回答在于达到人际的协调,在于我与另一个人融为一体,在于爱。
虽然再次鼓起勇气尝试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更加谨慎地筛选关系,让那些懂得爱、愿意一起成长的人和我们一起往前。
只有建立亲密的关系,我们才能够通过和他人的连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流动的爱有多么治愈人心。
4. 思考生活的意义,并尝试实践
一个能从生活中感受到意义的人,会感受到与世界的连接感,也更少体会到孤独。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
意义使人能够忍受许多事情,也许是所有事情。
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在和晚期癌症患者的工作中也发现:
体验到深刻意义的人生活得更为充实。而且,利他是生活意义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研究发现,我们向外给予的越多,生活满意度就会越高。
布法罗大学的研究者做的一项跟踪研究还显示,那些常常帮助邻居和朋友的人(帮忙跑腿、做饭、照料小孩等),死亡率也更低。
这也很好理解。因为帮助他人时,我们能深深体会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就会对自己很满意。
所以,当我们孤独的时候,不如试着想一想:
有什么小事是我能帮周围人做的,如为家人做一顿特别的晚饭、给同事分享好吃的零食、给山区小孩捐赠衣服书籍等。
赠人玫瑰留下的余香,也终会驱散我们内心的孤独。
……
孤独,令人痛苦。
这时,我们总期待有人能将我们从深渊中拯救出来。
但如《孤独六讲》中所说:
怕孤独的人就会寂寞,愈是不想处于孤独的状态,愈是去碰触人然后放弃,反而会错失两千年来你寻寻觅觅的另一半。
因为抗拒孤独的我们,对周遭不能解救我们的人常常会失去耐心和好奇,也就错失了一个与更立体的人认识结交的机会。
一次次渴望打破孤独,又一次次失败,这又会让我们陷入更大的孤独。
所以下次孤独时,不如试着暂停一下,去倾听孤独的声音是在告诉我们什么。也许,它正在说:
我希望你能更加了解自己,我希望你能体会到生活小事的美好,又或是,去试着主动融入人群,成为某个团体的一份子……
就像作家赫尔曼·黑塞曾说的:
上帝借由各种途径使人变得孤独,好让我们可以走向自己。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82051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0927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89871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0640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455934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