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法国就是培根。
看到上面的话,你可能会感到十分困惑,这个句子前后两部分有什么关联呢?
其实“知识就是力量”是由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的。如果你懂英语的话,可以试着将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名字念出来,他的发音听起来和“法国就是培根(France is bacon)”完全一样。所以那句话的本意实际上是:
知识就是力量。--(出自)弗朗西斯·培根。
想要理解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巧合,我们不但要掌握英语,还要知道原句是由谁说出的。能看懂的人会感受到其中笑点的巧妙,可对缺乏相应知识的人来说却会感到摸不着头脑。
正所谓“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人们的生活经历各不相同,便很难彻底对他人的遭遇感同身受。即使是在看似撇开了情感影响的纯知识信息领域,类似的现象也会发生。
知识不仅是力量,它也可以是一种“诅咒”。
知识的诅咒
一旦掌握了某项知识或信息,你就很难从未知者的角度看问题。这种认知偏差就被称为“知识的诅咒”。
三十多年前,几位经济学家率先提出了这个概念。而知识的诅咒得以为人所知则源于1990年伊丽莎白·牛顿在斯坦福大学的博士论文。
实验中研究者让一组被试用手指在桌子上按节奏敲击出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比如生日歌),另一组被试则来猜测他们敲的是哪首歌。当敲击者预测有多少旋律能被听的人识别出来时,他们总是高估这个数字,认为听众能猜出50%的曲子。但实际上,猜测歌曲的人正确识别的概率仅为2.5%。
在这项研究中,敲击者本身已经知道曲目是什么,所以认为猜出歌名很简单,他们无法从没有此类参考信息的听众角度看待问题。可实际上多数人仅凭手指敲击桌面的节奏很难准确地说出歌曲名称。
想象一下我们在和朋友玩你比划我猜的游戏时,是不是常常觉得自己已经提示得很明显,对方却仍然猜不出正确答案,或是自己猜的时候完全get不到对方的点。学校里老师口中的送分题,也依然有不少学生无法作答。
很多时候这种情况是因为拥有知识和信息的人推断出现偏差,难以想象并不掌握它们的人是如何看待问题的。这种知道越多,反而越难理解他人的现象就好像被知识给“诅咒”了。
认知偏差下的误解
“知识的诅咒”不时会影响人们的日常沟通,带来误解,不便和冲突。
在教学场景中,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最初的进度常常最为艰难。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丰富的经验,而学生在该领域却近乎空白,这就需要教师不但本专业的知识水准过关,还要充分了解学生所在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基础。
科学家向大众解释最新的研究进展时,也可能因为表达晦涩导致误解。如果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媒体人员对讲话内容断章取义,或者进行错误描述,就会导致公众获取了歪曲的内容。
另外我们也常常高估别人对自己的了解,在没有进行沟通的情况下,收到不喜欢的礼物,朋友定了不合口味的餐厅等等也时常发生。
有时人们甚至理解不了过去的自己,认为曾经犯下的某些错误很愚蠢,却忘了那时自己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和信息。
认知偏差的成因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掌握更多知识信息的人会更公正更客观,但实际上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认知偏差。
2017年的一项研究中,学者们对知识的诅咒背后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其中有两个主要的作用原理。
(1)控制抑制:人们在从其他角度看问题时,很难完全无视自己已经掌握的信息,无法对其进行抑制。
(2)流畅性错误归因:人们能非常容易地提取出已经有的知识,所以他们会错误地认为别人对信息加工的过程和自己相似,也能轻易地拥有这些知识,从而高估他人对这些内容的掌握程度。
如何避免“知识的诅咒”
想要防止信息不对称带来理解偏差,最简单的方法其实就是沟通。
在和别人进行交流时,不要理所当然地假定对方完全掌握了你的想法,并和你拥有同样的信息量。
尽量清楚地告诉沟通者他可能需要知道的内容。
比如当朋友约你出去玩,你告诉对方可以“随便”预定一家餐馆时,应该提前说清楚自己的用餐偏好,而不是认为朋友能对你的所有要求了如指掌。
如果牵涉到纯知识领域的传达沟通,此时应该用直白易懂的方式讲解。
如果对方没有相关学习背景,切勿长篇大论地用专业名词或行话说明,而是放慢速度用外行人能理解的方式讲述。
比如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许多科普博主,他们能够用生动且简明的方式让大众看懂专业知识。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先听取那些没有相关知识的人的看法,了解他们的观点。
比如领导们在给员工布置任务,让他们准备某项会议的演讲幻灯片时,要提前获知他们是否清楚会议的主题和讲话大纲等。
如果语言不能完全消除理解的偏差,我们还能用行动做补充。一些操作和技能的传授,往往无法用单纯的言语指导进行,而需要亲自操作。
试想你在教家里长辈使用新软件时,比起口头描述怎么用,还是带着他们直接在手机上学习操作步骤更快。
知识固然是我们珍贵的财富,但在和他人沟通时也不要忘记,不同人之间存在信息偏差,想要避免误解,我们还要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
参考文献:
Birch, S., Brosseau-Liard, P. E., Haddock, T., & Ghrear, S. E. (2017). A 'curse of knowledge' in the absence of knowledge? People misattribute fluency when judging how common knowledge is among their peers. Cognition, 166, 447–458.
Newton, E. L. (1990). The rocky road from actions to intentions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Soeiro, L. (Apr 28, 2021). What's the Curse of Knowledge, and How Can You Break I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i-hear-you/202104/whats-the-curse-knowledge-and-how-can-you-break-it.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5250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98967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25438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570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040086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