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家里的独女,从我记事起,爸爸就常年不在家,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和妈妈一起生活。
我的妈妈很不容易,她要照顾我,还要撑起整个家,为了不让她操更多心,我一直很乖,学习上也很努力,几乎很少惹妈妈生气。
我非常向往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可令人悲哀的是,每次爸爸妈妈在一起,他们总有吵不完的架,那些怒吼和歇斯底里,让人恐惧。
有时候,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偷偷躲在被窝里哭泣,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呐喊:
如果不爱彼此,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要生下我?为什么要我承受这些?
父母在很多事情上都有争执,唯独在教育上出奇的一致——一定要考一所好大学。
现在想来,三年的高中生活,那么拼命地读书,好像也只是为了能让他们满意,让这个家拥有片刻的安宁。
至于自己到底怎么想,又有什么重要呢?
这样的压抑,在我上大学后,彻底爆发。
大学的课业负担并不重,学习作业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可我并不是热情外向的人,不会主动融入大家,很多次分组,我都感受到了“被抛弃”的滋味。
看到同学们那么优秀、多才多艺,骨子里的自卑都要溢出来了。
就连和室友相处,说话做事都要思前想后,别人无心的一句话,我也要在心里琢磨半天,生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让别人不高兴、不喜欢。
焦虑、敏感、懦弱……每一天,我都在煎熬中度过,心里就像被人掏空了一样,没有支撑,也没有方向。
最严重的时候,动过一了百了的念头,只是一想到妈妈,我就不得不重新振作起来,然后再而衰、三而竭。
我想,我应该是生病了。
当我第一次踏入精神科的大门,当我拿着医生开给我的药,我的内心都是悲凉的。
一定是我做错了什么,才会招致这种命运的不幸。
现在回看当时的自己,真的让人心疼。
幸好,我遇到了子琦老师。
我原本以为,心理咨询师会和教导主任一样,可能会有些严肃,却没想到,子琦老师长了一张娃娃脸,还挺温柔亲切的。
她的观察能力很强,看出来我对吃药这件事有些抗拒,于是很耐心地和我解释了这些药物会如何帮助我,一定要按规范定期服药,她还告诉我:
其实在生活里,很多人都会“心理感冒”,但不是所有人都会主动寻求帮助,她说我很勇敢。
勇敢?从未听到过的评价,简单的两个字,却蕴含了一股莫名的力量。
从排斥到接受再到喜欢上每周一次的心理咨询,这中间几乎没有什么过度。
子琦老师就像一个睿智的树洞,她会在倾听的过程中,陪我去发现自己的情绪变化,帮助我看到,是哪些信念在影响着我。
之前,我觉得自己应该要满足所有人的期待,要是不够好就没人喜欢我。所以我会在人际当中小心翼翼地观察别人对我的反应,稍有不对,就会归因成自己做的不好,然后自我攻击。
但其实这些想法,都只是我以为,事实并非如此。
父母争吵,不是因为我,是他们的沟通出了问题,那是他们夫妻要去想办法处理的,不用把他们的矛盾背负在自己身上;
我敏感、不善言辞,但我能敏锐地感知到别人的情绪,懂得换位思考,做一个很棒的倾听者;
我也没那么差劲,不然我也不会凭自己的本事考上重点大学;
我发现,会在大学里感到孤独和挫败的,不止我一个,而那些看上去魅力无限的同学,有人喜欢,也会有人讨厌。
我学会了把心里的感受和觉察用文字记录下来。
面对无法抑制的低落和难过,就深呼吸,保持冷静,然后去思考三件事:
是什么事件让我有了这样的情绪?
我对事件的理解、想法和假设是什么?
我所设想的恐惧、威胁是真的存在吗,我的情绪符合事实吗?
不要着急,就这样一步步地去发现其中的不合理认知,然后调整。
改变确实很难,但结果值得努力。
尝试着放下家庭、人际那些羁绊和负担,日子反而变得轻松起来。
我不再执着于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而是把握当下,做了一些我想做的事情。
我去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支教,那些出身一般却知足常乐的孩子,他们灿烂的笑容告诉我,我可以在教育这件事上发挥更大的价值。
孩子们给我画的未来画像
我的身体和心理也在逐渐转好,永远忘不了复诊当天,医生笑眯眯地告诉我,量表显示无抑郁,建议我减少药物。
谷子琦老师也在对我“考察”了一段时间后,和我讨论了咨询关系的终止,她说,我已经具备了好好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说实话,这大半年的药物治疗加心理咨询,我本不奢求,我还有机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却不曾想,经历了这样的岁月漫长,我原本断裂的生命齿轮,竟然还能成功连上。
千言万语,唯有感恩!
今年开学,我已经是一名大二学姐了,打开学校的课表,从众多课程里,发现了心理学。
看似陌生,却如此熟悉,你好啊,老朋友,接下来的路,我们继续好好走!
注明:本案例已征得来访者同意授权公开
相关信息已做脱敏处理
谷子琦: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每5个人当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不是人们更脆弱了,而是他们被看见了。任何人,只要他有心理不适,都可以像生理不适一样,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这不是懦弱,也不丢脸。
如果在你的生活里,有人出现和小雪同学类似的情况,请大家不要戴上有色眼镜看他们。
“大家都一样,生活不容易”“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别胡思乱想,乐观一点”
也少一些这样的劝解,单纯依靠自己的意志,不接受治疗和心理疏导就可以修正的情绪大致上都不是抑郁症。
多一些理解和支持,这个世界也会多一些温暖。
小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她的学习能力、感知力都很强,我欣喜她的转变和成长。
但同时,我也知道,像她这样的孩子,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很多父母会告诉孩子,吵架是大人的事情,我们都是很爱你的,你不要受影响。但是在每个孩子的心中,他都会认为自己是有责任要去守护父母的关系,维护家庭的和谐。
如果父母吵架或者关系不和谐,孩子会本能地感到恐惧,甚至有的孩子会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是不是我不够好,不听话,父母才吵架。
这会让孩子看起来是成熟懂事的样子,但他的内心一直是惶恐不安的,遇到问题也容易自我攻击,陷入抑郁情绪。
小雪在治疗的过程中,她父母的配合度很高,不仅给与了必要的陪伴和支持,他们也在积极改善夫妻相处模式,尽量避免用争吵解决问题,这也给小雪在后期的康复中营造了一个比较好的家庭氛围。
如果你也为人母、为人父,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陪伴孩子健康幸福地长大吧。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16387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497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4985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14207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99071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