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让爱成为生命的遗产
作者:枫南 2021-09-06 17:31:14 心理百科

从去年的疫情到今年的水灾,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无法阻挡灾难的来临。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让爱成为生命的遗产

但是每当看到屏幕上或者在浏览网页时看到照片,新闻中报道遇难人数的时候,或多或少内心都有可能会有些揪痛。

死亡,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家,似乎都是一件无法轻易提起的事情。好像提到这个事情,无论是人还是物都会变得严肃起来。

然而生命无常,每个人都在自己或漫长或短暂的一生中不得不面对着这个沉重的问题。

无论是自己面对失去还是面对所爱之人的失去都是一件非常悲伤而沉痛的事情,然而死亡也有意义,从死亡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可以让我们成长,过上更好的生活。

哀伤的6个阶段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在其传世著作《下一站,天堂》(On Death and Dying)中,通过观察垂死病人的共同经历以及共同的心理阶段,描述了人们应对死亡带来的哀伤的5个阶段,分别是:

(1)否认:震惊,不敢相信所爱之人真的不在了;

(2)愤怒:对所爱之人的死亡感到气愤;

(3)讨价还价:考虑所有的可能性,后悔;

(4)抑郁:因为所爱之人的离去而伤心;

(5)接受:承认失去所爱之人的现实;

这5个阶段并不是规定,所以不是绝对的。绝大多数经历过的人都可以大致分辨出这5个阶段。

但是在接受所爱之人离世的现实后,很多人依旧不能生活,他们依旧非常痛苦。接受所爱之人去世并不代表就不再哀伤,或者哀伤的过程正式结束。

整个疗愈的过程中,还有至关重要的第6个阶段——寻找生命的意义。

对绝大部分的人来说,哀伤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轻,但它不会停止,甚至很多年都会如同藤蔓一般紧紧地缠在我们的心头。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让爱成为生命的遗产

只有找到生命的意义,我们才能将哀伤化为更丰富,更有意义的情感,才能让我们自己过上更加丰盈充实的生活。

在失去之后寻找生命的意义会让我们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坎迪·莱特纳在她的女儿被一个屡次醉酒驾驶的司机撞倒身亡后,在1980年成立了“母亲反对酒后驾车”(MADD)组织;约翰·沃尔在儿子亚当斯被人谋杀后,制作了美国电视节目《美国头号通缉犯》。

虽然很多普通人没有那么大的号召力和能力,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寻找生命意义和创造意义的阻碍。

书中曾经提到一个普通而感人的例子:马茜是由父亲带大的,但父亲却因为疾病去世了。父亲曾经非常喜欢丹尼·托马斯,马茜买了很多张丹尼·托马斯的邮票,每次去邮局寄送包裹的时候就会使用一张。

每次看到丹尼·托马斯的微笑,对父亲的回忆就会涌上马茜的心头,给她带来安慰。这样微小的瞬间,一个简单的纪念品,就承载着生命的意义。

任何的表达都是被允许的

有人在面对哀伤的时候不知所措,会一遍遍地向周围的人诉说自己亲人去世的经历;还有的人泪流成河,只要提及任何一个字就会悲伤得不能自已。

这些看起来都是一些“正常”表达悲伤的方式,似乎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时期。

但有一小部分人不是这样的,他们看起来太坚强了,好像和死去的人毫无瓜葛,因为他们从来不会在公开场合或私下哭泣,也不与朋友和家人分享自己的感受,这样的人会经常被误解是不伤心的。

我们在心中存在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爱有多深,哀伤就应当有多重,其实并不一定非要如此。

有些人是“用理智的方法处理哀伤的人”,他们并不是是感受不到哀伤,只是不愿谈及失去亲人的伤痛,希望尽快恢复“常态”的生活,但这也是他们用自己自然的方式体验哀伤的一种方式。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让爱成为生命的遗产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让爱成为生命的遗产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让爱成为生命的遗产

他们会感受到哀伤,或许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他们已经接受这个事实,他们的余生依旧会怀念逝去之人,只是使用不同的方式罢了。

向死而生,我们只能对自己负责

丧失,不仅仅会让我们感到悲伤。由于一些复杂的关系,一些未竟的事业,生命中会有一些人的离去让我们感到愤怒、内疚、后悔,我们还可能指责这个世界,甚至是“指责”离世之人:你怎么这么早就离开了?之前的争吵、过节还有约定都不作数了吗?

但是,当这些人去世,我们就再也没有办法改善这种关系了,未竟的事情仍未竟。对于如何处理复杂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关系越复杂,选择就越困难。

但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你想不想见对方最后一面,一笑泯恩仇?还是想保持距离,老死不相往来?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让爱成为生命的遗产

面对生离死别,面对人生中最复杂、最令人沮丧的人际关系时,我们只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怨恨别人可能是对的,但我们永远不会因此快乐。

我们可以选择宽恕,选择补偿,这样就可以结束复杂的情感,开始纯粹地为生命的离去而悲痛。

就像书中提到过的一对母女——特丽莎和她的母亲。母亲在特丽莎小的时候被确诊为精神病,虽然母亲很想照顾她,但因为身体的缘故有心无力。

在之后的很多年,特丽莎都无法理解母亲的所作所为,13岁就开始抽烟喝酒,25岁时就离开了家。

特丽莎坚持每年都会去看望母亲一次,但母亲并不领情,甚至曾经把门关上,把特丽莎拒之门外。所以特丽莎和母亲的关系一度跌至冰点。

但当得知母亲确诊癌症后,特丽莎决定请假返回家中,陪伴母亲度过最后一段时间。在最后的一周里,特丽莎每一天都和母亲在一起,直到某天早上母亲安静地离开人世。特丽莎认为自己在母亲身边最后的陪伴可以带给自己很多平静。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母女之间没有说过话,但在最后的这段时间里,她作为女儿感受到了母亲的爱。

虽然母亲饱受精神病的折磨,但母亲依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扮演好母亲这个角色。母亲对自己患有精神病这件事没有选择的权利,她对待自己的方式也不是因为不爱自己,而是因为疾病所致。

因此,特丽莎可以放下心中的芥蒂,选择原谅母亲,陪伴母亲走过生命最后一段时光。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让爱成为生命的遗产

篇幅宜人性:★★★★★

趣味可读性:★★★★

科学严谨性:★★★★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这本书的作者是戴维·凯斯勒,他是美国著名的哀伤治疗专家。数十年来,他一直从事着临终关怀、哀伤治疗以及逝者亲属的安抚工作。在2016年,他的小儿子意外离世,经历了丧子的巨大痛楚与挣扎,终于走出阴影,也引发了他对哀伤本质与死亡意义的更多思考。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写出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的书,和读者分享他的哀伤治愈之旅。正如这本书中所说:“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滑向崩溃的边缘,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如何坚强地站起来,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再次踏上人生的旅途。”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恐惧心理心理健康测试自卑霍格沃茨悲观主义负面情绪抑郁症绿帽癖回避型人格俄狄浦斯情结MBTI社交恐惧双相情感障碍控制情绪依赖型人格咨询师存在主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女人心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智力测试心理咨询叛逆抑郁症测试产后抑郁测试洁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