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取悦别人是心理障碍吗?生活中发现自己做事的动机都是取悦别人时,你其实已经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困境,没有了别人的赞赏和肯定,你的生活似乎完全没有方向,别人对自己行为的价值,已经超过了自己对自己的肯定,你的生活似乎完全没有过度取悦别人是一种心理障碍,是自控力差的一种表现。
我们生理上的基因编排和社交模式最深层的指令,都催促我们要积极的寻求他人的赞美与肯定,尤其对于有控制力的奖励的重要人物,他们的赞美肯定更加重要,取悦者会沉迷,是因为取悦行为让他们赢得所渴望的肯定,如果某件事让你感觉很好,那你就可能会持续去做这件事,以便继续维持这种美好的感觉。
一般来说,我们生命早期最重要的角色是父母,因此,大部分的孩子会试图取悦父母,已获得肯定,安全感,这种看似和谐的亲子关系,有时却因为父母的偏执而变调,让小孩成为依赖肯定而行动的傀儡,特别是当父母以爱作为条件式的奖励时,他们就等于将小孩推上寻求肯定之路,最后变成一个取悦者。
当小孩的外貌和举止能让父母满意时,父母就会帮小孩贴上乖宝宝的标签,也会让他们感受到爱的价值。但是当小孩无法取悦他们时,爱就被收回了。这样条件式的父母之爱,对小孩会有深远的负面影响。这种取悦症,从儿童时期开始萌芽,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地演变成取悦症的三大成因(包括:取悦心态、取悦习惯、取悦感觉),最后不知不觉成为一个取悦他人,自己却不快乐的取悦者。
取悦者的错误认知,取悦者对人际关系有不正确的假设。例如,别人的需求、期望,比我自己的需求重要,无论如何,我都不应该让别人感到失望或受挫;我应该永远抱持和善,不去伤害别人的感觉;我应该永远快乐欢愉,绝不向他人表现出负面的情绪;我绝不将自身的问题或需要加诸在别人身上;别人应该永远喜欢我、肯定我,因为我替他们做了许多事情。
大部份的取悦者相信,如果没有把别人视为优先,就会被人认为是个很自私的人,而自私的人将不值得被别人关爱,最后都会被遗弃,过着悲惨的命运。取悦者认为,必须要不断付出、做很多事来取悦别人,这样才能赢得爱和关怀。
取悦者在人际关系中,总是将别人的需求和自己的需要放在不对等的地位,使得自己的生活常常因为必须配合别人而失调。事实上,行事以自我为本位,跟所谓的自私,是不同的。“施”并不一定永远比“受”有福,人际关系最好的平衡状态,是施受兼备。而要改变这些假设,必须先改变自我观念中对于“和善”的认识。
改变习惯解救自我,这种过分取悦他人的滥好人可能需要付出高昂代价,譬如活在对拒绝和失败的恐惧中、充满自卑、失去自我、时常自我责备、对人际关系缺乏安全感、无力抉择、疲于追求完美、感觉被孤立等。
最后需要记住,要回应别人的需求,但前提是不能为此违背自身意愿。换句话说,要像爱自己一样爱邻居,但首先要爱自己。
所以说,我们不能过分的去取悦别人,适当的取悦别人可以帮助我们维持良好的关系,但是过分的取悦是不好的,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影响。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62359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59528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367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450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888837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