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小学生厌学问题、厌学原因及对策
作者:西西弗斯 2021-09-06 17:22:11 心理百科

不知不觉,暑假结束,孩子们进入了九月开学季。学校用多种方式打开“开学第一课”,来唤起孩子们的新一学年的学习兴趣。

但有一群孩子,却在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越来越厌学了。

父母再凶狠的责骂、老师再充分的道理、同学再热情的呼唤也无法打开这些孩子的心门,

可是他们真的不想上学吗?他们忍受着家长和学校老师、同学异样的眼光,内心就不痛苦吗?

答案显而易见:他们也想上学,可是他们很痛苦。

01、家长不重视孩子心理孩子有苦难言

咨询电话里经常能听到父母这几句话:

● “孩子学习好,没什么问题,就是有点厌学。”

● “我家孩子应该就是学习压力大,所以不想上学了。”

● “孩子应该是这次考试没考好才不想上学的。”

● “我们问孩子为什么不去上学了,但他什么也不和我们说啊。”

● “我们家条件挺好的,孩子在家什么都不缺,哪有那么大压力?”

从这些话里感觉有的父母根本没把厌学当作一个需要去重视的问题。

他们想当然的觉得厌学只是孩子偶尔“不懂事”,只要多讲几句道理,就能让孩子重新回归“正道”。

他们不会去想孩子出现厌学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不去尝试着理解孩子内心是经历了多少痛苦和煎熬。

正所谓“积郁成疾”,多少家长不理解孩子厌学的情绪是从哪里“积攒”而来,只是从一些表面现象分析判断,从而误了孩子的心理治疗时机

如何解决小学生厌学问题、厌学原因及对策

02、孩子厌学的五大因素

一提到厌学,绝大多数父母担忧的是孩子的学业成绩,但此时,厌学孩子最重要的是有人关注他们的心理,以及厌学背后的隐情。

而厌学的孩子往往都有这些原因:

遭到排挤、霸凌

校园霸凌却在学校从未消失过,一些极端的恶性霸凌还会时不时出现在社交媒体或新闻报道中,诸如“xx岁男孩遭霸凌重度抑郁休学”此类的消息反复提醒着站在校园内外的家长,不要低估校园霸凌的伤害程度。

在校及家庭学习管理过于严苛

家长永远盯着孩子的功课,对开小差、写错字、算错题这些行为立即纠错指正,布置额外的课外练习,严格控制孩子玩的时间,对各种课外辅导班格外热衷。长期在这样高压管理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产生厌学心态。

失去学习动力,找不到学习乐趣

有些孩子学习动机弱:“我不喜欢上学,读书有什么用?”,“读书能挣几个钱?我以后要当网红。““我喜欢玩游戏、运动,为什么一定要学习?”这样的问题想必很让老师和家长很头疼,由于缺乏学习兴趣和动机,伴随学习无意义感,导致孩子不想学习。

跟不上学习进度,越学越失望

当孩子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或是新的班级,孩子需要适应新的学习模式、教学方式以及人际关系等。而有的孩子考入好学校以后,发现自己用功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名列前茅了,感到挫败和失望。

心理障碍影响

由于各种心理疾病,比如严重的强迫症抑郁症、长期失眠等...让孩子无法集中精神学习,导致学习下降,被家长老师训斥。

03、家长能做些什么、帮助孩子走出厌学困境

放平心态,不过度焦虑

一旦发现孩子厌学,拒绝去学校,整个家庭像天塌了一样,家庭秩序陷入混乱。家长焦虑会导致两个后果,一是看不清问题的本质,找不到正确的解决办法。二是会引起孩子更加焦虑,越焦虑就离上学的目标越远。

带孩子求助专业心理人员

必要的时候,家长要带孩子及时求助专业人员的帮助,避免越拖越严重。因为人的心理因素是复杂的、系统性的,一点小问题往往能引起严重的心理障碍,出现心理泡沫现象。

不要强加意愿给孩子

做自己是青少年的人生课题,它是伴随着自主意识所产生的各种积极行为,是自我价值的萌发,是生命力的唤醒和维持。在每一份强迫式的要求之下,我们是否曾试问过孩子的内心,他们真正最想要的是什么吗?所以不要强加自己的意愿给孩子。

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有些孩子天性不善交际,这为他们带来了人际交往中的困扰。家长不应该盲目指责孩子,而是帮助他们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有些孩子在学习上较为普通,家长不应该把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指标。家长应该让孩子意识到,不论你成绩如何,依然值得父母去爱,依然有很多闪光的特质,从而打造孩子自信心。

让每一朵花,都有时空绽放,让每一棵树,都有机会蓬勃,这才是“厌学”的预防和治疗的治本之道。

结束语

如果你也有无法纾解的心理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一直在这儿,我们这里有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和经验丰富的心理医生,为你提供科学的诊疗方案和心理援助,找到根本问题,找回人生的方向乐趣。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咨询师负面情绪绿帽癖依赖型人格障碍心理治疗霍格沃茨边缘性人格障碍职业性格树洞控制情绪心理健康测试男人心理双相情感障碍智商亲密关系心理测评系统冥想人际关系抑郁症恐惧心理强迫症职业价值观焦虑回避型人格爱情挽回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