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继中国“鸡娃”风向标之后,又给鸡血届家长们带来了新的奋斗方向:“科学早恋”。
事情是这样的:
海淀某所初中,老师发现班上两名学生早恋,便请来两位学生家长谈话。
结果没想到的是,两位家长竟然看对眼了,互相中意对方,还对老师说:这事你就不用管了,只要不耽误学习就行。
而知情网友投稿,这早已是海淀区家长的正常现象,双方家长不仅支持,甚至像亲戚一样走动。这种情况下,老师还得低三下四的商量:好好学习,名次再退步就将你俩座位调开。
这对于很多从小被警告“不准早恋”的人来说,简直是魔幻。
有的网友将注意力放在“卷”上,抨击这种婚恋市场上从孩子开始竞争的现象,认为这是中产阶级家长的风险对冲。作为家长,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琢磨如何经营婚姻这门“生意”自然不可取。
但从现象切入,孩子早恋如果真的发生了,家长开明接受的态度还是被不少网友支持。毕竟信奉不能早恋的那群人如今长大,发现连“恋爱”也没得谈了。
如今的孩子,各个“人间清醒”,当有一天他们真的喜欢上了别人,身为父母,我们该如何真正科学地应对呢?
01、早恋,带来身份认同
黄磊老师的一句话,一直被广泛传播,被认为是开明家长的表现。
他说,恋爱就是恋爱,青春期懵懵懂懂、情窦初开,这是美好的,为什么叫早恋,这词本身就很混蛋。
其实对异性产生好感,从孩子3岁之后有了性别意识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是生理方面的正常反应。
正如同心理咨询师曾奇峰说:如果这个阶段你的孩子对异性没有一点兴趣,那才是可怕的一件事。
青春期,不仅是孩子生理层面激素爆发的阶段,也是对自我存在格外敏感的阶段。这个阶段,孩子会频繁的关注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期待被关注。
综艺《少年说》里,一名高二的女生,向高三的学长“告白”。
女生从进入高中起,就一直关注着这位优秀的学长,为了被学长关注,一直努力将自己变得更优秀。她喊到:我会不断努力,总有一天会优秀到让你来认识我。
这场暗恋,两人约定好高处相见。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到成年阶段会有一个“身份认同危机”,就是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而青春期的恋爱对于青少年的自我理解和身份认同有着重要贡献。
对于这个男孩子,别人的喜欢其实就是一种认同。
这种认可有一种正向力量,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依赖于外界尤其是同龄人的评价,所以被别人认可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不错,进而在这种认可自己的基础上寻求更优秀。
也就是说,如果别人认为你很优秀,你会自然而然觉得自己很优秀,然后用“优秀”去定义自己。
而对于这个女孩子,去喜欢也是追求更优秀的过程。
人类的本质是慕强。喜欢一个人,一定是因为对方身上自己所没有的优点。
这种喜欢带给青春期的孩子的,往往是更上进,更优秀。
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一场心理大考验,在孩子迷茫没有价值感的时候,别人的喜欢,携带着认同的信号,让孩子认可自己的价值,并因此认可自己的存在。
早恋,对孩子认同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02、早恋不等于退步
澎湃新闻曾对某年高考状元进行调查,显示40%谈过对象,这些谈过对象的状元中,认为谈对象对学习没有影响的人占90%以上。
同样,华中师范大学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好学生中早恋发生的概率17.5%与所谓的差生间的概率19.5%没有太大的差距。
一直以来,家长对早恋视若洪水猛兽,其实来源于对“早恋”的刻板印象,认为早恋带来的一定是成绩下滑,越轨行为。
可是,如果“喜欢”这种情愫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会发生的,那么杜绝早恋发生的种种行为都是本末倒置,甚至很多孩子会因为被压迫反而做出更多不正当行为。
一位网友留言讲述自己的故事:妈妈从小教导他如何正确谈恋爱,如何处理恋爱关系中的各种问题,还利用恋爱激励他进步,反而让他的学业更上一层楼。
正如这位网友所言,世间从来没有影响学习的爱情,只有压迫下失衡的心理状态。
“恋爱”这件事并没有好坏之分,而让孩子走上不同道路的往往是家长的处理态度。
2013年7月4日,第45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结束不久,取得世界第二好成绩的孙维维在社交账号发文:“比赛终于结束了,最开心的不是得到什么牌子什么名次,而是和你并肩站在了最后的领奖台上,一起接受来自不同国家孩子们的祝福。”文末,@董宇阳。
董宇阳,就是这次比赛的冠军,两个人顶住了来自世界各国顶尖选手的压力,包揽了世界第一和第二,为中国队在国际化学奥赛上再添荣耀。
两个人是在天津南开大学国家集训队相识,接触半年后成为男女朋友,携手共同进步,并肩站上了领奖台上。
当时两人都是中学生,公开表白,引发了大众对于“早恋”的讨论。不过,双方父母并没有表示反对,老师都送祝福。
比赛后,男孩拿到了美国伯克利大学化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女孩获得了保送北大的资格。
在两人奔赴高处的过程中,他们之间的感情,更是一种前进的动力。
往往能给孩子造成伤害的,从来不是“喜欢”这种情愫,而是不会处理情感的困境。
03
无法否认的是,早恋也确实会带来一些不理智的行为,让少男少女为此付出代价。但每一个悲剧,都能发现父母的缺席。
正因为如此,父母更要关注孩子的世界,做孩子情感路上的保驾护航者。
李玫瑾教授有言,教育孩子,宜疏不宜赌。
三令五申禁止孩子早恋,从来不会解决根本问题,反而想被压制弹簧一样,爆发的可能性和伤害性只会更大。
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帮助孩子更好地处理感情,不影响学业。
首先,要多和孩子交流,主动关注孩子的情感世界。
不管孩子是喜欢别人了,还是被人喜欢了,情感问题是没人教过他们的,用过来人的经验,帮助他们解决困境。
如果是喜欢别人,我们可以利用这份喜欢,让孩子更努力更优秀,告诉他真正的喜欢一定是可以让人变得更好的。
如果是被别人喜欢,除了认可孩子的优秀,也要教孩子如何礼貌的拒绝,如何对一份感情负责。
青春期是孩子自我价值感形成的重要阶段,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这份情感。
其次,是和孩子做好约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每个阶段应该做的事情上。
李子勋老师的观点大家可以借鉴:
中学阶段为“谈”,男女生又一定的沟通交流,去了解甚至喜欢对方。这个时候,面对孩子对异性同学的兴趣,我们要理解并且尊重,引导孩子如何与异性交流,如何变得更优秀以获得别人的好感。
大学阶段为“恋”,告诉孩子,中学要以学业为主,两个人一起努力创造更好的人生,到了大学,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感情上。
工作以后,就自然而然去“爱”。
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孩子的感受,正确面对孩子这份“怦然心动”。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8319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0466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1837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23353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06948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