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宏,非常高兴能够跟大家分享今天的主题——掌握儿童时间管理,孩子乐学不是梦,我会在接下来的20多分钟时间里跟各位分享豆豆妈妈儿童时间管理的理论和有效的策略及方法。
豆豆妈妈儿童时间管理始于2004年,因为我的儿子小名叫豆豆,所以大家后来就叫我“豆豆妈妈”,我们的工作室也叫“豆豆妈妈工作室”,面对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从2004年到现在十几年来做了大量的孩子的训练,我们也把这些训练的案例和经验汇总出版了《豆豆妈妈儿童时间管理》的系列图书。
此外我们以时间为主轴,其实是把孩子的生活、学习、运动、交友等方方面面就像糖葫芦一样串起来了,对孩子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包括吃饭、学习、写作业等等,进行时间管理、目标管理、情绪管理、成绩管理、交友管理这五大管理,尤其是学习、写作业,有的人说“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面对这些情况各位家长朋友们要怎么避免呢?
儿童时间管理就是关注孩子完成这些任务时候的情绪,帮助他们快乐地完成这些任务,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中间有吃饭、写作业,在豆豆妈妈的训练里把这些时间节点叫做“一日雷区”。
这四个时间点就像地雷一样,家长踩到就会炸,所以儿童时间管理,就是帮助家长掌握这些时间节点的管理,在这些雷炸之前就避开它,不会让它炸,而我们关注的是孩子的情绪,也就是“乐学”,所以儿童时间管理的训练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而是五个方面的管理,是孩子习惯养成和性格培养的一个过程,就像四中的刘长铭校长说的,“鼓励你的孩子成为幸福的普通人”。
像刚才訾非老师讲的,现在好多小孩都有强迫性人格或者各种症状,我们“儿童时间管理”就是给家长一个抓手,因为人人都有时间,如果把孩子的时间管理好了,把孩子培养成这样幸福的普通人,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孩子就会游刃有余处理各方面的事情。
当然我自己的儿子豆豆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研究生、到工作的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时间管理的训练。
我始终提到儿童时间管理,到底什么是时间管理?
在这之前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有一位时间管理大师,在给他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拿出一个大瓶子,然后往瓶子里放了很多拳头大小的大石头,石头就满过瓶子了,他问这些学生,“这个瓶子满了吗?”大家说,“满了”。
然后他又拿出一些小石头又顺着大石头的缝隙放进去了,这时再问这些学生,“这时候满了吗?”有的人就很犹豫说,“可能没满”,然后大师又拿出一些沙子倒进去,再问大家,“这时候满了吗?”大家都说“没满”,这个大师也很开心,又拿出一壶水往里倒,直到水跟这个瓶子平了,他就问这些学生,“这个小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大家说,“时间就像海绵,只要你挤就能挤出来。”大师说,“不是的,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时间是要进行管理的,你要把事情按照轻重缓急,大石头、小石头、沙子、水这样划分,先完成重要的,再完成次要的,这样依次进行。”
所以时间管理是要分轻重缓急的,我们叫“时间ABC法”,大家会看到我列了“吃好睡好玩好学好”,这就是在儿童时间管理中最重要的大石头。
其实“学”我们也放在里边了,但是依然是要注意顺序,必须是“吃、睡、玩”这三个都满足了,才会有“学”,然后“学”的时候又分课内的、课外的等等,按照大石头、小石头这样排下去,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大石头、小石头的排序,对你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我常常会遇到的这些家长带来的问题是,比如孩子到晚上9点了,作业没写完,是让他睡觉?还是让他继续写作业?那就是你心目中什么是大石头的顺序?
在现实的教育中,家长、学校都是鼓励孩子以学习为主,但是我们豆豆妈妈鼓励的是身心健康,孩子只有身心健康才能去学习,所以身是最重要的,得有一个好的身体,这是毋庸置疑的,然后要有心理的健康。
所以我们常常跟家长提到的就是“时间ABC法”,当你的孩子出现状况、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检查一下他吃好了吗?他睡好了吗?他每天有9~10个小时的睡眠吗?有的人说“我晚上12点才睡,早上6点就起了”,这样你会身心健康吗?一个长期缺乏睡眠的人是很难心理健康的,所以我们说身心健康,尤其对孩子来说,首先是身体健康,心理才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
我们认为要保证孩子的“吃好睡好玩好”,最重要就是玩,玩会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玩对孩子来说比吃饭、睡觉还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给孩子玩的时间,在我们的训练法里叫“自主时间”,孩子每天玩的时间都有具体的规定,比如周一到周五小学生至少要有一个小时的自主时间,周六、周日至少要有一整天或者两个半天的自主时间。
很多家长总是说要让孩子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可是你给孩子自主的时间了吗?如果口算要算得快,就要练口算;如果语文要好,得练认字阅读,但是想让孩子自主,一天24小时,孩子有哪个时间是自主的?都被排得满满的,像机器一样被安排着,如何能自主呢?所以面对这些问题时孩子会怎么办?
上课走神,边玩边写作业……为什么孩子会磨蹭地边写边玩?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能自主,才能玩,因为作业写完了,接下来一个任务又一个任务,直到睡觉,所以孩子就把玩儿穿插在早晨起床、晚上睡觉、吃饭、学习这些方方面面,他都在玩,是因为他没有玩的时间。我们何不把这个时间集中起来,就像电脑整理碎片一样,给孩子一个自主的时间,并且把这个时间作为孩子的奖励,让他觉得搞定了一切还能玩。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是,今天无论怎样一定是要保证睡觉的,一定是保证有玩的时间,就像成人上班,我们知道到月底一定能拿到工资,才会积极地上班,如果你边上班边想“这个月有工资吗?上个月就没发,下个月能发吗?”这种情况下专心工作是不可能的。
孩子的时间管理
我们强调的“时间管理的秘密”、“时间ABC法”这些说起来都很容易,问题是出现在该睡觉的时候作业没写完,家长说用番茄钟时间管理法,定个闹铃15分钟也好、20分钟也好,可你的孩子5分钟就开始走神了,怎么办?
所以单纯来谈时间管理是狭义的,而儿童时间管理是一个广义的时间管理,大家看到这一张表,是我们从2004年到现在做了十几年,经过几千上万个孩子的经验,出了9本书,把这些知识整合在这张表上,也希望能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尽可能跟大家去分享。
我们可以看到有理论、策略、方法和工具,理论的部分太多了,没有时间去把它展开,但是大家可以看到在天天心理有一个我的课程叫《提升父母效能,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就是把所有这些理论、策略、方法都讲解到了,所用的教材是《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这两个结合起来,您就会掌握儿童时间管理的理论、策略、方法,这些都是内功,我们还配有一本专门的工具书就是《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这些我就不去展开了,主要跟大家分享策略,儿童时间管理的策略叫“放弃狼追型,采用驱力型教育”。
请老师放一个短视频“软糖实验”,大家可以一起来看。
视频播放链接:https://v.qq.com/x/page/a0718tvzehg.html
这个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在60年代做的,召集了许多4岁的孩子,在他们面前放了一颗糖,告诉孩子们如果吃了就是只有一颗糖,如果能等15分钟没吃就会得到第二颗糖,这些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分为了两组,一组直接就吃了,一组没有吃(控制冲动延迟满足)从而获得了第二颗糖。
之后心理学家对他们追踪了14年,一直到18岁,发现这两组孩子在未来的14年里,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而且学习成绩也是不一样的,能够控制冲动、延迟满足的这组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好于另一组,而且他们的学业成绩也比另一组孩子要好,他们在18岁美国的高考sat考试中平均分比另一组平均高出了210分,这就是控制冲动、延迟满足的作用,我们把这种教育称为“驱力型教育”。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这些孩子面对的情况,当孩子面前放着一颗糖,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孩子是自己等,有的是睡着了,用各种办法控制自己的冲动,延迟满足吃这颗糖,这样孩子的自控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影响了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影响他的性格、影响他的成绩。
很多父母现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如果用的是“狼追型教育”,就是提醒、催促、警告、唠叨,告诉孩子,“不许吃!你现在要是吃了就没第二颗糖了!”或者威胁孩子如果要吃了就打一顿,或者是剥夺孩子的什么东西,于是这个孩子也等了15分钟,得到了第二颗糖。
可我们设想一下这两种孩子,狼追型教育下的孩子和这种外驱力型教育下的孩子,他们是完全不一样的。
很多时候我们建议家长要有上岗证,其实就是家长在面对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比如早晨起床慢了或者写作业的时候磨磨蹭蹭,是家长觉得到点了孩子就是不去学习,有一个家长在群里说,“让孩子做手工,他一晚上都不动,说该学习了,孩子嘴上说好吧、马上,就这样能待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直到你大吼一声,孩子就去了。”
狼追型是让孩子因为恐惧而做了你想让他做的事情,是被动的;而驱力型是让孩子虽然是有外驱力的影响,但孩子是主动做事情的。
目标分解法
有的父母说,“我的孩子等不了那么久,坐不了那么长时间,得不到第二颗糖怎么办?”
我们就用“目标分解”训练孩子,假设我们把第二颗糖分4份,把任务也分4份,比如孩子坐了5分钟就等不了,这时候给他1/4颗糖,如果他能够等10分钟,我们就给他两个1/4就是半块糖,他能等15分钟,我们就给他一整颗糖,就是把目标、奖励和任务都进行目标分解,确保孩子在“最近发展区”完成任务。
“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理论,就是孩子的发展是在现有的水平和可能的水平之间变化的,所以我们要保证孩子“乐学”,只要孩子稍微努点力就能做到。
举一个例子,以我儿子早上起床为例,我儿子早晨起床的时间,通过第一周的观察发现是平均40分钟,周一、周二、周三……加起来平均40分钟,作为妈妈的我目标是多少?10分钟。
如果我希望这个目标马上、明天就要做到,必然要狼追,必然要提醒他、催促他,但是如果我心中有数,把这个目标分成30分钟、20分钟、10分钟,第一周目标30分钟,第二周目标20分钟,第三周目标10分钟,三周我就可以搞定这件事儿了。
如果我再把这一周的10分钟再分成每一天的2分钟,所以对于豆豆来说,每天只要比头一天快2分钟就可以了,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分解”,把目标不断地分解,分解到就像在孩子脚下搭梯子一样,比如豆豆的舒适区是40分钟起床,我跟他说,“咱们今天的目标就是38分钟起床,起床就有一颗红星,获得红星可以换礼物。”
“三表一录”训练工具
这就是“三表一录”的训练工具,我们把第二颗糖分解,孩子就会知道“我只要快两分钟,我的目标就是两分钟”,因此稍微努力就能达到而有成就感;因为达到了妈妈设定的目标,妈妈会鼓励他,我们叫“美言录”,夸他、说好听的话,孩子获得归属感。
这“三表”起到的是外驱力,即第二颗糖的作用,这“一录”是让外驱力转化成内驱力的作用。
豆豆每天早晨起来了,他自己很开心,内在有成就感,外在有妈妈的鼓励和肯定,有归属感,我们称之为“二感”;这种内在有成就感,外在有妈妈的肯定带来的归属感,“二感”就是让孩子自信、身心健康,所以豆豆妈妈的训练法策略是“放弃狼追型,采用驱力型”,方法就是要关注孩子的“二感”。
刚才我说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孩子起床写作业完成任务,这些都是表面你能看到的,如果你关注的是孩子的情绪,当他不开心的时候,要用情绪管理:情绪觉察、情绪调整、情绪运用,这又是一套情商的课程,也在天天心理的“提升父母效能,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里有。
我们再把它总结成一句话,面对孩子好的时候家长往往都没有问题,会夸孩子,可是当孩子出现状况的时候,家长要做到的是“闭上嘴、迈开腿、一离二吸三凉水”,就是指家长自己的情绪稳定、身心健康很重要,如果家长的身心不健康,天天暴跳如雷,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所以对孩子只说美言录,只看孩子从40分钟进步到38分钟,这个目标是家长要帮孩子设定的,进行目标管理、成绩管理。
为了确保孩子“乐学”,需要做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我们要应用到教师,应用到家长,针对他们都分别有不同的训练,比如教师要如何读懂学生,我们有专门的方法,如焦点解决;教师如何跟家长沟通?家长如何学习提升父母效能、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我们都有相关的课程,要应用到这些领域。
掌握儿童时间管理,孩子乐学不是梦,要让孩子有成就感,就像豆豆起床一样,我们把它进行目标分解,作业也是一样的,比如说口算,孩子一开始只能20分钟写完,别人是5分钟写完,我们设定的目标是5分钟完成,家长就可以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这样设定目标,三周也能搞定。
30天一个训练过程,这也是学习的三种境界,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从“好知到乐知”,通过目标分解、情绪管理等,帮助孩子在“最近发展区”完成任务,也就是给孩子搭梯子的过程至关重要。
这个过程中家长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美言录”,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即使卷子只考了18分,依然能看到这18分是怎么来的,这张卷子是否是整齐的,孩子这道题比上次有进步等等,家长要能看到这些“好现象”,说出你的“好感觉”,当你看到孩子努力是如何开心,然后把具体的“好行为”描述出来。
批评要夹在厚厚的赞美中
最后“批评要夹在厚厚的赞美中”,父母一般都是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才开始去反思自己的教育,建议父母做这样的一个表,把孩子的优点、进步、努力写出来,要解决的问题也写出来,当你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按照3:1的比例来沟通。
比如今天讲的是掌握儿童时间管理,所以你跟孩子假如要谈话30分钟,那么要用3:1的时间去跟孩子谈,大部分时间也就是说3/4的时间都是跟孩子说优点,比如老师找你说某节课孩子说话了,那么另外5节课孩子没说话,就可以跟孩子先从那5节课谈起,然后说这节课怎么能够避免说话,这就是“批评夹在厚厚的赞美中”。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7151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4591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82928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33732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868017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