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两条新闻着实吓到了我:
7月9日,广西灵山,一名女子当街被前男友强行拖拽往车里塞,她挣扎惨叫激烈反抗了将近一分钟,才在热心路人制止暴行后,得以脱险。
但不是所有遭遇暴力的女孩,都有这样的运气。
7月11日,一知名网红博主被饮酒后的运动员男友在电梯间暴打,头部长时间流血。监控视频中,女孩无助地蜷缩在地上,瑟瑟发抖。
近年来,亲密关系中的暴力伤害事件频繁曝出,不免让人产生疑问:
曾经的亲密伴侣,怎么就成了身边最危险的人?为什么有人会在分手后恼羞成怒,暴力相向?
今天的这篇文,就来剖析施暴者背后的心理根源,聊聊如何识别潜在的暴力风险。也一起看看,社会舆论除了谴责施暴者外,还能关注些什么。
为什么亲密爱人会变成暴力实施者?
先来看看什么是亲密关系暴力。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中,它会以肢体、言语、情感、性关系或综合形式的暴力出现。
可能不少人很难想象来自亲密爱人的暴力行为,但实际上,它并没有那么罕见。
2011年,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曾发布一项调查结果,我国24.7%的女性遭受过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
天津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向贤曾对1000多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约会暴力的发生率高达1/3,这一数字比婚姻暴力发生率还要高。
那么,一个亲密关系中的“暴力分子”,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首先脱不开干系的,是暴力的成长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做过一个名为“波波娃娃”的实验(Bobo doll experiments)。
他把一群孩子分成两组观看影片:
一组的影片中,成年人在殴打一个波波娃娃;另一组的影片中,则没有暴力画面。
接着,两组孩子分别去到一个放有波波娃娃的房间里玩耍。
结果,那些看过暴力示范电影的孩子,更有可能模仿成年人对娃娃实施攻击性行为,比如击打、吼叫等。
也就是说,即便只是目睹家庭成员间的施暴,长大后也更容易沾染上暴力。
而暴力行为的受害者就更是如此。
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中,心理治疗师苏珊·沃福德就提过这样一个例子:
戈登是一个有童年痛苦回忆的中年男人。
小时候,父亲为了让他“守规矩”,每周都会用皮带抽打戈登两三次。哪怕只是忘记做家务、考试考差这样的小事,也会换来一顿暴打。
长大后,戈登成了一个成功的外科整形医生,但只有妻子知道,他那控制不住的坏脾气有多可怕,经常毫不留情、突如其来的训斥,让她恐惧到离家出走。
尽管没有肢体暴力,但戈登的言语暴力也已足够严重。
很显然,这暴力的根源,来自戈登心底一直潜伏的火山,那是他对父亲的愤怒。
苏珊·沃福德在书中说:
受虐儿童的内心蓄积着强烈的愤怒。当他们被暴力虐待、侮辱、恐吓和诋毁时,又或者因为感到痛苦而遭到责骂时,他们怎么可能不愤怒?
但幼小如他们,心中的怒火往往无从发泄。于是成年之后,他们会想方设法地寻找宣泄的途径。
教育学博士布鲁斯·费希尔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
这类人从未真正学会用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愤怒,所以童年愤怒就会一点点在内心沉淀积累。这就导致,长大后,一点小事就能勾起他们的坏脾气。
当然,如果他们能够意识到成长经历对自己性格的影响,并有意识地改变,就能逐渐变好。
但要是他们特别易怒却不自知,身边人就一定要保持小心。
除了成长环境外,文化中的刚性男性气质也会激化亲密关系暴力。
性社会学博士方刚在《做全参与型好男人》中提到:暴力是建构刚性/支配趋势男性气质的重要途径。
他认为,实施亲密关系暴力的男人,在潜意识深处都充满着对“不像一个男人”的深深恐惧。所以,他们必须通过暴力来显示自己的“硬汉”形象。
前年发生在河南商丘的一起家暴事件就是如此。
2019年8月,刘女士遭到丈夫窦某某连续暴打,最后被逼从2楼跳下逃离。而可起因竟只是:
丈夫窦某某去打牌时,他的母亲去牌场辱骂他和牌友。窦某某觉得非常丢脸,回家就把气撒在了妻子身上。
再之前也发生过暴力,当时窦某某赌博输了50多万,刘女士和他争吵期间,就被打了一顿。
赌博输了被老婆骂、已经结婚的男人被母亲当众训斥,感到丢了脸面的他只好通过暴力来应对自己的男性气质焦虑。
越没有真正自信的人,越会在意自己是不是像一个男人。
如果身边有人常常斩钉截铁地说“男人就应该XXX,女人就应该XXX”,那他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也很容易带入亲密关系中。
当他们受挫、担心自己不像一个真正的男人时,就更容易通过对周围人的暴力进行消解。
所以,面对过于强调刚性男性气质的人,安全起见,女性需要多留个心眼。
小心,分手也可能引发暴力
#女子被当街暴力拖拽#事件发生后,疑似当事女子在网络上回应说:
7·2提出的分手,因为以前被暴打无数次,忍无可忍提出了分手,他不同意分手,甚至还用语言威胁我,让我害怕不敢出门。
受害者不堪忍受关系中的暴打,终于鼓起勇气结束了这段糟糕的关系。可为什么那个广西男子,即便分手了还依然紧紧咬住前任不放呢?
这可能是因为,他无法像一般人那样消化拒绝带来的自恋受损。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每个人被拒绝,都可能感受到情绪痛苦。
心理学博士盖伊·温奇在《情绪急救》中提到这样一个研究:
一名被试A,和2名陌生人(分别由研究人员B、C扮演)坐在房间里等候参与实验。
B看到桌上有一个皮球,便提议玩扔球游戏。
前面几轮里,三人都能接到球:B扔给C,C扔给A,A再扔给B。可紧接着,B、C不再将球扔给被试A。也就是说,A被刻意排斥出局了。
研究人员关心的是,被拒绝会让A感受不好吗?
你可能会觉得,不过是陌生人之间无聊的扔球游戏,有什么好介意的。
可几十例研究都发现,被排除出扔球游戏的被试,明显感受到了情绪上的痛苦。
同时,这种排斥感,还可能引发人的攻击性。
在后续的实验中,研究人员邀请了其他不知情的普通参与者参与,并允许被试向他们发送让人感觉不舒服的白噪音。
结果,与没有被拒绝过的人相比,在扔球实验中被拒绝的人,他们发送的噪音更响、持续时间也更长。
这个结果确实让人意外,原来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被拒绝也会带来伤害、导致攻击性。
盖伊·温奇还发现,亲密关系中的拒绝更是如此,它是情侣间暴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受到排斥的感觉是情侣间暴力行为的极大诱因。科学家们研究了男性杀死妻子的551个案例,发现几乎一半是因为分居或即将分居导致的。
事后,这些谋杀妻子的男性常会承认,他们无法应付自己遭受拒绝的感觉。
那为什么被拒绝会导致愤怒、带来攻击性呢?
这与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出的「自恋愤怒」有关。
被拒绝时,我们很容易产生羞耻感,自我价值感也会感到受威胁。这时,自恋愤怒就可能会产生。
如果我们能从过往的经历中习得如何应对被拒绝,就能逐渐平息令人不适的负面感受。
但那些在遭到拒绝后转而施暴的人,却只学会用看似强大的愤怒、暴力来掩盖心底强烈的羞耻感。
另外,学者还发现,一个人自恋程度越高,也就越无法忍受羞耻感,自恋愤怒也越容易被激发。
可我们都知道,愤怒带来的只会是周围人的回避和远离,而深埋内心的问题——如何修复被拒绝带来的羞耻感和低自尊,却永远掩盖在表象之下,无法得到处理。
如果你的伴侣在关系里常常无缘无故出现愤怒、攻击行为,或许ta们心里也藏着尚未被处理的深深的羞耻感。
当考虑和这类伴侣分手时,要更委婉地表达,照顾好对方的自尊心。保护ta,也是保护自己。
如何看待施暴者?
在暴力找上门前,我们几乎从未想过这样的事情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像那个酒后被男友暴打的女子所说:
这辈子,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我为什么能被自己所认识的男生打成这样。
所以,当你察觉到伴侣有前文中提到的特征却不自知时,一定要保持谨慎,重新判断ta是否真的适合成为自己的亲密对象。
而从社会层面来说,亲密关系暴力事件在网络曝光时,舆论往往一片哗然。网友们都会声讨施暴者的行为。
毕竟,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和心理安全是安心生活的最基本条件。没有谁愿意承担成为暴力受害者的风险,整天活在战战兢兢中。
也正因为如此,一旦暴力发生,社会就应该对其实施应有的惩处,这样才能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犯罪起到震慑作用。
可同时,我们也不希望每一起恶性事件都仅仅停留在对单一个体的谴责上,因为这种责问只会掩盖掉背后的问题,而这些,可能才是最初滋生暴力的温床。
亲密关系的建立、相处和结束,既没有字面上那么简单,也远不只涉及关系中的2人。
就像中国性社会学博士方刚在《和家暴创伤说“再见”》中提到的那样:
施暴者对性别关系的错误看法、不良情绪和暴力行为,是文化塑造的结果,是支配性男性气质塑造的结果,其个人应该为暴力承担责任,但同时他们也需要帮助。
但我们也绝不想为施暴者开脱。
因为虽然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面临过来自成长环境的伤害,它们也绝不能成为暴力犯罪的借口。
毕竟,作为一个成年人,不伤害他人才是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最低标准。
References:
[1](美)苏珊·福沃德博士 / (美)克雷格·巴克. 原生家庭[M].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8.
[2]方刚. 做全参与型好男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
[3](美)盖伊•温奇. 情绪急救[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5
[4] Bandura, A., Ross, D. & Ross, S.A. (1961). Transmission of aggression through imitation of aggressive model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3, 575-582.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7310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312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3956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664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56919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