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错误,是指我们的“预期”跟“事实”不相符。
假如你觉得1+1=3,这是你的预期,事实是1+1=2,这个时候你就错了。
没人能永远正确,也没人能一直不犯错,错误是通向正确的道路,正确也可能是另一种形式的错误。
牛顿力学三定律曾是整个物理学界的根基。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创立之后,人们发现这三定律只是宏观物体在低速运动下的规律总结,当物体速度接近光速时,这三定律就完全失效了。
物体高速运动时,牛顿力学三定律就是错的。
爱因斯坦凭借相对论封神,但他顽固的坚持决定论,相信所有的物理量都是确定的,不讲概率,因此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上帝不掷骰子。
量子力学的出现打了他的脸。实验证明,微观粒子存在不确定关系,你不能同时确定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量子力学描述粒子开始使用波函数,即粒子出现在某一位置的概率。
著名的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中,箱子没有被打开之前,“猫态”是活猫和死猫纠缠的叠加态;而当人们打开箱子观察“猫态”时,这种叠加态会被打破,成为一个确定事件,也就是死猫或者活猫。
承认自己必然犯错是我们认知进步的前提。
我们人类的所有知识,都不是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而是主观感知模型和主观逻辑模型的叠加。
比如看到树叶是绿色的这件事。首先我们看到的就不是全部。可见光只占所有波长的一小部分;其次我们把特定波长的光解读为绿色,红绿色盲的人把这种波长解读为灰色。
所以颜色根本不是事实,只是一种大脑的模型建构。
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听觉、味觉……我们感知到的所有事物都不是它本来的样貌。
我们的感官有着无法克服的结构性缺陷,根本没有办法确认这个世界本身是什么,只是在大脑里形成了一个模型,我们把这个模型称为世界。
这个模型是如何进化迭代的呢?唯一的方式就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
与此相对,有一种理念认为自己永远不会犯错,错的是别人或者这个世界。
这些人实际上锁死了对世界的认知,停滞不前,自高自大,就像是挖出来的恐龙化石。
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封闭的心态让大脑神经元不再生长,不再创造更加复杂多元的链接,既限制了创造性才能的发展,也让人变得更呆板。
当这种固执发展到极致,其实是一种疾病,叫做阿尔兹海默症,又叫老年痴呆。
承认自己的错误会损伤自恋,难过的时候有一种自我破碎的感觉,这其实是很痛苦的。
因此,很多人不喜欢面对犯错的痛苦感觉,我自己也是。
但错误,其实提供了突破我们认知边界的机会,这或许是痛苦带给我们的礼物。
这些痛苦包括:
@Vol.1一是引起你反感的现象。
比如某个同学既懒惰学业又差,但毕业时签下的公司却是班上最好的,起薪也高。
痛苦赠送的礼物:
如果你能停止抱怨,顺着这个与预期不符的冲突,改进你的认知模式,可以尽快从“校园法则”调整到“社会法则”。
@Vol.2二是让你觉得不公正的感觉。比如你刚入职一家大公司,对所有同事都有求必应、勤勤恳恳,结果业绩考核却是倒数第一。
痛苦赠送的礼物:
如果你能接纳内省,就能捅破自己从婴幼儿时期习得的“公正世界假设”,对大企业KPI管理了解更深。
@Vol.3三是没有顺从自己的内心。比如当你模仿别人去践行“朋友圈里的中产生活”时,照骗的美好背后是一地的琐碎与辛酸,远不如看起来的那么光鲜。
痛苦赠送的礼物:
与人比较所带来短暂的优越感背后,是无止境的空虚和挫败感。找到自己的热爱并不断坚持,才能激发生命的活力。
面对错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永远是对的,责怪他人或抱怨社会,然后继续一成不变的看待世界。
也可以选择把这些错误看成契机,它们就像挖掘出的解释世界的新证据,你对错误的反省越深刻,你脑中的认知地图也就越精准,越能行之有效的应对更复杂、残酷的现状。
错误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对待错误才是问题。正确固然让人心喜,错误同样获益良多。害怕犯错,故步自封;掩盖错误,南辕北辙。
错误是学习的起点,犯错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固守正确才是最大的错误。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69387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830338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8284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396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40319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