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接到一个远房亲戚打来的电话,电话中这位痛苦的妈妈报告了自己5岁孩子近来的异常情况。
她的孩子小A,现在每天睡觉前要反复去关闭打开洗漱台的水龙头20次。开始几天家长没有在意,以为他在玩水。后来慢慢发现有一些没对了,孩子是在很刻意的做这些事情,如果不让他做完他就很焦躁,对着家长大喊大叫。
但去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又不说。家长问的急了他就哭,他一哭家长就越着急,催他把事情讲清楚。双方争执不下,有几次闹到很晚还不睡。
孩子妈妈打听到我在做心理咨询,打电话到我这里,希望我帮她出出主意,看看孩子这到底是怎么了。
从家长电话里的描述来看,小A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是一种仪式化动作,它通常是为了缓解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或恐惧情绪。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家长阻止小A开关水龙头,小A的焦虑情绪得不到缓解,自然就要大哭大闹了。
我在电话中先安慰了孩子妈妈,告诉她不要着急,这种情况在很多孩子身上出现过,不会造成特别危险的情况。要注意不要跟孩子对着来,孩子愿意玩水龙头就玩嘛,又不会耗费太多时间,家长要先放轻松。
其次,我们要去看到孩子强迫行为背后的情绪,孩子到底是在担心害怕什么?
但这个情况超出了家长的能力范围。
我利用一个周末的时间,去他们家和孩子一起玩了会游戏,取得他的信任后,他告诉了我这个秘密。
原来,小A担心,水龙头关不严,晚上会悄悄流出水来,这些水排不出去,积存在家里越升越高,爸爸妈妈会被淹死。
而他只要做完开关20次的动作后,就能消除这种风险。
听小A说完,我好感动。一个孩子担心爸爸妈妈的安全,一个人扛下了所有的压力,每天晚上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爸爸妈妈。
小A的担心是不必要的,但担心的背后,是孩子深爱着爸爸妈妈,以至于要用自己幼小的力量,坚定的去保护他们。
在进一步的游戏中,我探寻到了孩子形成这个强迫行为的原因。
这个家庭里焦虑的情绪倾向一直比较高,孩子的祖辈及父辈家人性格都比较急躁。
几个月前,一次奶奶洗碗时,放客厅的手机响了,她没关水就出去接电话,电话讲完回来的时候,厨房洗碗池里的水漫了出来,流得厨房地面到处都是。
爷爷看到冲了进来,不停的抱怨奶奶做事不小心,把好好的地板弄得湿哒哒的,把米箱都弄湿了。
奶奶也很委屈,辛辛苦苦洗碗还被人指责,火气一下就上来了,当即和爷爷吵了起来。
两人那天言语激烈,奶奶在吵架中质问爷爷“淹得死人不”,还摔了盘子,把坐在客厅的小A吓得大哭,却没有人顾得上安慰他。
从那以后,小A就有些害怕水龙头没关紧,怕他最亲爱的爸爸妈妈被漫出的水淹死,但他又不想其他人发现没关紧而吵架,就靠自己在那里一遍遍检查。
从小A的故事可以看出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对人的影响很大,继续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强迫症。
强迫症患者容易焦虑,他们焦虑和恐惧情绪的程度一直比较高。他们还具有一些扭曲的认知信念,这些信念和情绪互相影响,彼此加深。
他们扭曲的思维信念主要有以下几类:
1、过高估计事情的危险性和灾难性,成语“杞人忧天”描述的就是这种情况。
2、过度的完美主义,一定要尽善尽美,否则就反复检查,重复询问。
3、过度的道德感,往往和性相关,觉得自己不道德。脑中不能出现跟性相关的画面,要把念头扼杀住,连想都不能想。
4、过度的责任感,觉得自己要为很多事情负责,如果出现不好的结果,都是自己的错。
5、无法容忍不确定性,试图去控制所有事情,一定要有一个标准的、确定的答案,不然心里就不安定、不踏实,担心如果“万一”该怎么办,反复去想。
这些思维信念就好像强迫症的土壤,在这样的土壤之上,强迫症的发展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强迫思维的形成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闯入性思维,这些思维没有来由,突然就出现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的关注点在现实世界,这些闯入性的思维就像打在荷叶上的雨珠,不会留下什么痕迹。
但是,对于有强迫型认知偏差的人来说,因为他们试图去控制所有事情,包括控制自己的所有想法,这些闯入性思维对他们的影响比较大。
特别是其中一些想法,关于性,关于伤害他人,在他们过度的道德感和过度的责任感的压力下,纠缠在他们心里,成为一段反复播放的单曲循环。
这些闯入性想法,在认知偏差的影响下,导致自身出现焦虑、痛苦或恐惧的情绪,且情绪强度不断放大。
这样就形成了强迫性思维。
第二阶段——强迫行为的产生
为了缓解这种焦虑或恐惧的情绪,回避行为就产生了,如果回避行为成功的缓解了痛苦,这些行为就会得到强化,一直保持下来。
强迫思维往往具有闯入性质,所以很多引发强迫思维的情境难以真正回避,这时患者就会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方式,比如通过仪式行为,来缓解痛苦的情绪。
仪式行为是指一套个人化的、重复进行的、遵循固定程序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
比如一个人因为遭受失恋的痛苦,为了回忆以前的爱人,出门前都要摸五次门旁边的植物叶子,因为这盆植物是以前的爱人养大的。
这些仪式行为能够暂时缓解焦虑或恐惧,患者就会认为这些仪式行为是缓解痛苦的唯一的有效方法,这些仪式行为得到强化,最终形成强迫行为。
第三阶段——陷入强迫恶性循环
在实施了强迫行为之后虽然焦虑或恐惧得到暂时缓解,但患者很快就会后悔与自责,这使痛苦再次提高。
由于后悔和自责,在下一次要实施强迫行为之前,患者会极力控制和阻止,但最终失败还是实施了强迫行为,就再次陷入了后悔与自责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种激烈的内心冲突就是强迫症朋友最大的痛苦来源。
这也是一种对焦虑的焦虑。
那怎么样才可以减轻自己的强迫症呢?
目前最有效的办法是:暴露与仪式行为阻止法。(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
这个方法的核心原理就两条。
1、打破情境与负性情绪体验的错误连接
情境与情绪体验之间的联系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的体验更具适应性,有些人的体验非常僵化。
比如,有些人害怕医院的细菌,不敢接触医院的东西,去医院特别紧张;有些人怕狗传播狂犬病,看见狗非常恐惧,躲得远远的,甚至为此修改自己的出行线路。
实际上,这些疾病传播都需要极为严苛的条件,否则医生天天在医院工作,不是早就死完了吗?这就是把情境与负性情绪进行了错误的链接。
打破的方法就是,去暴露自己,让自己处在害怕的环境中。
比如:害怕医院的朋友,要求他在医院里待足够长的时间;害怕狗的朋友,要求他和狗在一起待足够长的时间。
而对于无法操作的事情,则在想象中模拟。
比如害怕门没锁好而失窃的朋友,想象家里真正失窃的情景;害怕得病的朋友,想象自己得了所害怕的疾病;害怕亲人发生意外的朋友,想象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了等等。
这样的做法就是一种暴露。
我们进行的想象并不会导致事实真的发生,暴露的目的是让我们真正去面对所恐惧的东西。
亲人是否发生意外和我们怎么想没有关系。他不会因为我们想像他平安就可以以180码的速度肆无忌惮的飙车,他也不会因为我们想象他坠机就真的坠机了。他是否发生意外和我们的想象无关,其他的也是同理。
2、打破强迫行为与缓解患者痛苦的错误连接
强迫思维让人产生痛苦,强迫行为则能暂时减少这种痛苦,从而使强迫行为得以固着和发展。
治疗的目的是打破这种强迫行为与缓解患者痛苦之间的错误连接,使患者体验到不实施强迫行为其恐惧和焦虑也能得到缓解。
强迫行为和我们焦虑缓解之间本来没有联系,是我们自己错误的联系起来的。
比如强迫性清洗,很多患者清洗的时候会数数,认为数到几就干净了。他们认为,“洗四次=洗干净了”。
事实上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真的洗干净了,只是我们觉得洗干净了。“觉得洗干净了”=“真的干净了”,这个“=”是我们自己错误的划上去的,这两者根本不相等。
再比如出门前检查门锁的时候要先往左边拧三圈,再往右边拧三圈,最后推三遍门,这样重复三遍就认为门锁被锁好了。
上面这些强迫行为和事情结果都是我们自己错误的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抑菌洗手液洗一次比自来水洗四次还干净,来回拧门锁反而可能把门锁弄坏。
重要的是,即使我们不去做这些强迫行为,我们的焦虑也会在一段时间内自动缓解。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曾有过在某些紧急时候,或者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没有进行强迫行为,后来也就过去了。
从暴露与仪式行为阻止法的原理出发,我给小A的父母布置了一个作业。
第一步,
父母温暖的陪着孩子,坐在水池前,把水龙头打开,让水流着,并不断告诉孩子,这些水可以被下水道排走,并不会蔓延。
第二步,
父母继续陪着孩子,然后把水池的洞堵住,让水满溢出来。因为这个洗手池离卫生间很近,满溢出来的水流进了厕所的下水道,也没有发生家里像趟河一样的恐怖景象。
经过这两步措施,小A的恐惧得以消除,他的强迫行为消失了。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220046 人想测
免费测试
116610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1911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16166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883775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