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网络性骚扰吗?你遇到过吗?遇到了应该怎么办呢?
《人民日报》在2018年有过一篇文章,指出KOL影响力的核心在于“信任”。
这里的KOL是个外来词,是英文Key Opinion Leader的首字母缩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意见领袖”。在移动互联时代,数码产品少不了影星代言,文体产品少不了体育达人,医学科普也少不了“流量医生”。
然而,维系用户群和网络环境健康发展的根本是什么?上面提到了:是信任!网络是桥梁,也是天然的屏障。
当粉丝百万的网红医生,躲在这道屏障背后,频频向女粉丝发送露骨、挑逗、色情的文字和图片时,无数同行业者通过自身努力累积起来的用户信任,瞬间被泼上了一层恶臭。让我们来看看几个触目惊心的案例:
林xx,粉丝160万的网红皮肤科医生。被若干位用户举报通过微博私信、微信等方式,不断向女粉丝发送性器官图片、性骚扰信息,并在用户表示强烈反感的情况下,依旧如故。
林xx于2020年已经由于“不尊重患者”被院方处分,却依旧我行我素。
张x,某市心理医生。2020年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借助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多次发送含有暧昧、挑逗、色情信息的语句,导致其频繁出现噩梦,并在患者进行曝光揭露后,依旧联系并质疑患者为什么不通过私下方式解决。
01、再谈网络性骚扰
这里要先定义一下,什么是“网络性骚扰”。它包括了一系列通过各类网络平台(如网站、博客、社交媒体、邮件等)传播,或向受害者发送包含性信息的恶意内容,导致受害者直接或间接受到伤害的行为。
如果细化一下,可分为以下几类:
污名
违背受害者的意愿,在网络上披露他们的隐私,包括身体图片、情感经历、性特征,个人经历等等,并进行谩骂或羞辱。
棒棒糖
未经受害者(多为女性)同意,使用让其反感的称谓,例如“荡妇”或“小甜心”,并同时施加精神或物质诱惑。
非自愿性的亲密影像
未经受害者同意,发送或传播受害者的亲密影像。
色情敲诈
施暴者通过传播与受害者相关的亲密影像(如裸体或性暴露),威胁受害者以试图达到特定目的。
发送未经许可的色情制品
通过网络向受害者发送色情或暴力的图像和视频。
含有“性请求”的信息
向受害者发送含有明确或隐晦的,带有性要求、性评论和性引导的信息。
随着网络和科技的发展,网络性骚扰的模式也渐渐变得多样化。
一个惊人的数据告诉我们,据联合国的统计,全球可能有73%的女性网络使用者曾经经历过网络性暴力,而其中18-24岁之间的女性是受害风险最高的人群。
02、林xx只是在打嘴炮?
这里首先要称赞一下,那几位勇敢站出来,揭露那些披着羊皮外衣的网红医生的勇敢年轻女性们。
但是在这些医生已经受到停职处分后,我们居然还能看到一些“另类”的声音。有的在为医生说话,有的则认为这只不过是网络聊骚。
岂有此理,试问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对着你喊“荡妇”,或者当面调侃你的隐私部位,你还会将其理解成“开玩笑”吗?网络屏障,的确造就了很多迷思,是时候要破解一下了:
“开几句黄色笑话,就玻璃心了?”
受害者可能会由于遭受到网络性暴力,而直接产生恐惧、抑郁、自我怀疑等严重心理创伤,甚至可能由于要挟而产生自杀念头。
“网络是网络,生活还是生活嘛。”
由于当今的生活和网络密切相关,网络性骚扰会直接导致受害者的创伤心理,而每当接触到类似网络环境时,就容易产生“创伤重现”,工作、生活、家庭关系可能都会受到影响。
怼回去啊!跟他对骂!
盲目与骚扰者对抗,反而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兴奋,甚至进一步的侵害行为。最好的方式是不回应、拉黑。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在不回应、拉黑之后,受害人可以选择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向主管部门举报。
同时也应评估自己受到的伤害,向值得信任的朋友或心理医生倾诉,或进行进一步的干预。
“那什么都别说了咯,说什么都会被认为是性骚扰”
错。骚扰通常是指具有明显恶意、长期而反复的行为。
网民大多数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群体,完全可以对自己曾经的行为,或即将做出的行为进行合理评估。
若不确定对方的态度,最好先主动询问:“我可以这么做吗?”
根据以上两个案例中骚扰者的行为,受害者的反应,主管部门的处理等背景信息,两位“网红医生”的行为性质已经远远不是用“嘴炮”这种词能掩饰过去的了。
其实,他们二位远远不仅给几位受害者带来了精神伤害,其行为已经玷污了互联网医疗的大环境,而且抹黑了无数恪尽职守的好医生们用半生建立起来的个人形象。
03、告别伤痛,规避风险
网络绝对不是法外之地,但却是一个鱼龙混杂之地。网络与现实的交叠,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陷阱。
加拿大2018年的一项研究指出,超过一半曾经遭遇过网络性骚扰的女性,选择了沉默。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法律的某些真空地带。
但就上文的两个案例来看,我国对于网络性骚扰、性暴力的监管和处罚意识已经开始在完善,并有着重拳出击的迹象。
网络性骚扰的受害者,最常出现的4个精神症状为:抑郁、焦虑、压力(恐慌),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如果发现自己在与骚扰者沟通之后,出现了类似的情况,那么就应该立即联系家人,并及时向心理医生求助。
而在各种心理症状里,存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现象,就是「内疚感」。尤其是在向医生求助时,多数人的生理或心理状态是比较脆弱的,例如罹患疾病、迫切希望康复、自我认知低下等等。
而这些往往容易导致受害者的认知偏差,例如:
我是不是想太多了,医生也不敢给我看病了?
我要是说出来,医生会不会伤害我?
这也许本来就是我的(生理/心理)问题?
这里引用台湾医疗改革基金会的观点,良好的医患互动,必须包含下列四大必要条件:“尊重、隐私、解释、同意”。
当受害人感到内疚、困惑的时候,只需要问问自己在就医的过程中,有没有感受到以上四点,就能基本判断出医生与自己的互动是否存在有偏差的地方。
当然,几只蝼蚁的丑行,永远不可能阻挡医疗改革在互联网上的进步。
这里我们再次站在用户角度,给出几条风险防范建议。大家无需对互联网医疗咨询有草木皆兵的感觉,但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判断力,和基本的科学素养:
对方的身份明确吗?Ta的监管者是谁?
我信任Ta吗?在合理范围内,我愿意向Ta袒露什么样的信息?信息是否会被保密?
对方是否有权力使用并传播我的个人信息?
对方给我发送的信息,是否有绝对必要性?是否让我感到不愉快?
当对方信息让我感受到不适后,我有没有明确地拒绝?
在面对网络性骚扰风险时,我有哪些机制进行自我保护?我懂得哪些机制来保护我的家人(尤其是未成年人)?
“希望你记得,病人信赖你,才会让你触碰他们的灵魂和身体。”--- Perri Klass(美国儿科医生)
参考资料
1.Cripps, J., & Stermac, L. (2018). Cyber-sexual violence and negative emotional states among women in a Canadian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yber criminology, 12(1), 171-186.
2.Cyber sexual assault awareness. (2017, April 14). Mobicip.
3.Holladay, K. (2016).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cyber-sexual assault on 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dysregulation, depression,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trauma guilt.
4.人民日报评KOL现象:影响力的核心在于信任. (0827). 财经头条.
5.就醫時如何避免「性騷擾」. (2019, November 4).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87921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8694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460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8452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3227603 人想测
立即测试